神經醯胺

以神經醯胺為骨架的一類磷脂

神經醯胺是由神經鞘氨醇長鏈鹼基與脂肪酸組成神經鞘氨脂質一種。神經醯胺(Ceramide)是以神經醯胺為骨架的一類磷脂,主要有神經醯胺磷酸膽鹼和神經醯胺磷酸乙醇胺,磷脂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角質層中40%~50%的皮脂由神經醯胺構成,神經醯胺是細胞間基質的主要部分,在保持角質層水分的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

基本信息


神經醯胺(Ceramides, Cers)存在於所有的真核細胞中,對細胞分化、增殖、凋亡、衰老等生命活動具有重要調節作用。神經醯胺作為皮膚角質層細胞間脂質的主要成分,不僅在鞘磷脂途徑中作為第二信使分子,還對錶皮角質層形成過程發揮重要作用,具有維持皮膚屏障、保濕、抗衰老、美白和疾病治療等作用。

主要作用


屏障作用

Grubauer等報道利用丙酮等有機溶劑處理鼠齡在1~3月雄性無毛小鼠皮膚,研究皮膚屏障功能與皮膚脂類關係,其結果表明,隨著皮膚脂質含量減少,皮膚屏障功能下降。
Holleran等採用滲入[3H]H20方式研究表皮屏障功能與神經鞘脂類合成之間關係,結果發現,當無毛小鼠皮膚經丙酮處理造成皮膚屏障功能紊亂時,其神經鞘脂類合成增高,在丙酮處理5~7 h后,神經鞘脂類合成可達170%;24 h后,皮膚屏障功能恢復正常,神經鞘脂類合成也恢復正常。由此可見,神經醯胺在維持皮膚屏障功能方面起著十分重要作用。

粘合作用

神經醯胺與細胞表面蛋白質通過酯鍵連接起到粘合細胞作用,這種相互之間聯繫被稱為“脂質一細胞一蛋白質”包裹物。Smith等曾報道可通過測定表皮角質層中神經醯胺含量判斷角化細胞之間粘著力大小,表皮角質層中神經醯胺含量減少可使角化細胞間粘著力下降,導致皮膚乾燥、脫屑、呈鱗片狀。
Pawlmgs等對乾性皮膚脫屑機理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導致皮膚乾燥主要原因是表皮角質層中神經醯胺含量減少,神經醯胺含量高低與皮膚乾燥程度直接相關。使用神經醯胺可明顯增強角化細胞之間粘著力,改善皮膚乾燥程度,減少皮膚脫屑現象。玫琳凱臻時粹顏精華油產品含有此類成分。

保濕作用

皮膚含水量約佔體重18%~20%,皮膚潤澤和彈性與表皮所含水分有密切關係,皮膚水分過量丟失會導致皮膚乾燥,甚至皸裂。Imokawa等採用有機溶劑處理去除角質層脂質,發現皮膚持續(>4天)皸裂,出現鱗片狀,皮膚電導率明顯下降。
將提取到表皮角質層脂質組分分別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局部皮膚試驗,探討哪一種脂質組分能對皮膚水分恢復有何作用。結果發現,神經醯胺局部使用可導致皮膚電導率非常明顯增高,膽固醇其次,遊離脂肪酸和膽固醇酯作用則不明顯。
神經醯胺具有很強締合水分子能力,它通過在角質層中形成網狀結構維持皮膚水分。因此,神經醯胺具有保持皮膚水分作用。

抗衰老作用

皮膚在衰老過程中,脂質合成下降,角質層中神經醯胺含量減少。皮膚衰老特徵表現為:(1)皮膚乾燥、脫屑,粗糙,失去光澤:(2)皮膚角質層變薄,皺紋增多,彈性下降。使用神經醯胺能使表皮角質層中神經醯胺含量增高,可改善皮膚乾燥、脫屑、粗糙等狀況;同時神經醯胺能增加表皮角質層厚度,提高皮膚持水能力,減少皺紋,增強皮膚彈性,延緩皮膚衰老。

細胞功能

神經醯胺存在於動、植物組織細胞膜,其分子將單糖或寡聚糖殘基暴露於細胞外空間,參與同其它細胞、抗體、細菌毒素、病毒信封式蛋白的糖脂頭部基團反應,因此神經醯胺在細胞粘合、調節細胞免疫、決定血型及作為瘤抗原方面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神經鞘苷脂(GSLs)直接參與細胞識別是通過GSL—GSL相互作用、GSL-蛋白凝集素相互作用而成。
神經鞘苷脂(如神經節苷脂GM )具有調節整合素受體功能,在跨膜信號作用中,一些特殊神經節苷脂直接調節受體、酪氨酸激酶和蛋白激酶C(PKC)活性。有些神經鞘苷脂大大促進受體激酶活性,導致MAP激酶活性增強。神經醯胺作為一些腫瘤的膜抗原起作用,也作為病毒、細菌及其毒素受體。它們是相關細胞一細胞、細胞一微生物、細胞粘合蛋白相互反應調節因子。

調節細胞

調節細胞生長變異作用
用C 一神經醯胺或其它水溶性衍生物處理HL一60白血病細胞,能誘導這些細胞變異。外源性神經醯胺對HL-60細胞具有與ZNFot、1,25一二羥基VD3、一干擾素相同作用。C 一神經醯胺(1 m)及同系物具有特殊抗HL一60細胞增殖作用,且具有抗其它白血病細胞、組織培養中惡性細胞活性;神經醯胺可調節神經細胞生長和變異。womeiba

誘導細胞凋亡

神經醯胺是細胞內細胞毒素調節劑。在骨髓和淋巴細胞中,神經醯胺衍生物引起早期特殊核小體間DNA破碎,這是細胞凋亡外部特徵。神經醯胺能調節TNFot細胞凋亡作用,參與凋亡細胞其它過程。轉錄因子AP一1是HL一60細胞凋亡關鍵,神經醯胺通過激活AP一1 ,調節信號轉錄,引起細胞凋亡。

主要應用


日化方面

使用含神經醯胺的活膚精華化妝品,能加強皮膚抗衰老功能,令肌膚保持彈性,光滑細緻,減少面部皺紋形成。

醫學方面

神經醯胺在多種細胞因子、維生素D3、Fas及CD28配體等誘導生物效應中起重要信使作用,其介導細胞凋亡作用El益受到關注;同時神經醯胺也參與細胞分化等多種生理及病理過程。在表皮角質形成細胞培養過程中,神經醯胺可誘導凋亡發生。神經醯胺是生物膜雙層中鞘磷脂分解產物,是公認第二信使;且在細胞的生長、增殖、分化、凋亡和損傷過程中,神經醯胺發揮廣泛而重要作用

技術指標

指標項目指標要求
外觀淺棕色液體
氣味特異的麥片味
PH值4.5-6.5
密度(g/ml)0.9000-1.3000
細菌總數(CFU/g)≤100
致病菌不得檢出
水分(%)≤95.0

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不少針對於此的保濕產品,但研究發現添加的種類、濃度及與其他油脂的比例都會影響到效果,甚至比例錯誤的話反而會讓原有皮膚的保濕功能下降(來源:邱品齊醫師,『神經醯胺 ( Ceramide ) 真相大公開』,SkinDoc Chiu's 化妝品嚴選菁華版,2009/02/12)

化妝品

應用於化妝品中:
神經醯胺是近年來開發出的最新一代保濕劑,是一種水溶性脂質物質,它和構成皮膚角質層的物質結構相近,能很快滲透進皮膚,和角質層中的水結合,形成一種網狀結構,鎖住水分。
神經醯胺是存在於人體皮膚最外側的角質層細胞間類脂體的主要構成成分(>50%)起著防止水分散發及對外部刺激有防護功能的重要作用,承擔著保護皮膚和滋潤、保濕功能。也有許多研究報告指出,可以通過使用含神經醯胺的外用膏類產品,達到防止過敏性皮膚病的目的和抑制黑色素褐斑的效果。
隨著年齡加大和進入老年期,人體皮膚中存在的神經醯胺會漸漸減少,乾性皮膚和粗糙皮膚型等皮膚異常癥狀的出現也是由於神經醯胺量減少所致。因此要防止這類皮膚異常,補充神經醯胺是較理想的辦法。

食品工業

已利用神經醯胺一些生理功能開發出許多保健食品,此類功能有抑制血壓上升、活化免疫、阻礙脂肪酶活性、抑制癌細胞增殖等作用。植物性神經醯胺製品也與1998年正式商品化推向市場。迄今為止,其商品主要是功能性飲料、片劑等營養補助劑和保健食品,實際感到有效的商品還不多

製備方法


神經醯胺的獲取方式主要有三種:
1.天然提取法
天然提取的神經醯胺來源於動物和植物。動物中來源於有致病風險的動物腦部,所以不可應用於化妝品中。植物提取方法受植物生長周期和季節的限制,產量較低。
2.化學合成法
化學合成的主要是擬神經醯胺,其結構與神經醯胺相似,功能相似,可應用於化妝品中,已有多種擬神經醯胺成功合成。
3.微生物發酵法
微生物發酵法是近年來的常用製備神經醯胺的方法,即應用雪氏畢赤酵母(Pichiaciferrii)或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一定環境下發酵得到四乙醯植物鞘氨醇(TAPS)再對其去乙醯化得到植物鞘氨醇,加入脂肪酸合成神經醯胺等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