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的結果 展開
- 科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圖書
基因的分子生物學
科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基因的分子生物學》是2009年7月在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作者是(美)沃森、(美)貝克等,譯者是楊煥明。
本書由DNA雙螺旋的發現者之一—James D.Watson及其他幾位著名學者在第五版的基礎上修訂完成。本書除了反映分子生物學領域的最新進展之外,還涉及其他諸多方面的內容。此次修訂仍保留了上一版中的許多定義和特點,而且新增了調控RNA和基因組分析以及系統生物學的內容。全書共分五篇:化學和遺傳學、基因組的維持、基因組的表達、調控以及方法。
第1篇 化學與遺傳學 | 第2篇 基因組的維持 | 第3篇 基因組的表達 |
第1章 孟德爾學派的世界觀 | 第6章 DNA和RNA的結構 | 第12章 轉錄機制 |
第2章 核酸承載遺傳信息 | 第7章 染色體、染色質和核小體 | 第13章 RNA剪接 |
第3章 弱化學作用的重要性 | 第8章 DNA的複製 | 第14章 翻譯 |
第4章 高能鍵的重要性 | 第9章 DNA的可突變性和修復 | 第15章 遺傳密碼 |
第5章 弱、強鍵決定大分子的結構 | 第10章 分子水平上的同源重組 | |
第11章 位點特異性重組和DNA轉座 | ||
第4篇 調控 | 第5篇 方法 | |
第16章 原核生物的基因調控 | 第20章 分子生物學技術 | |
第17章 真核生物的基因調控 | 第21章 模式生物 [2] | |
第18章 發育的基因調控 | 索引 | |
第19章 比較基因組學和動物多樣性進化 |
[美]J.D.沃森
James D.WATSON 1968~1993年任冷泉港實驗室主任,1994~2003年任董事長(President),現為教務長(Chancellor)。他在芝加哥大學接受大學教育,1950年獲印第安納大學博士學位。1950~1953年間在丹麥哥本哈根及英國劍橋從事博士后研究。在劍橋期間,他開始了與Crick的合作,由於這一合作才有了1953年闡明的DNA雙螺旋結構(也正是因為這個發現,Watson,Francis Crick和Maurice Wilkins在1962年獲諾貝爾獎)。1953年下半年,Watson在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工作,1955~1976年在哈佛大學從事教學以及RNA和蛋白質合成的研究工作。1989~1992年擔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國家基因組研究所的首任所長,2007年測定了他自己的基因組。Watson博士是《基因的分子生物學》一書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的作者,第四版和第五版的合著者。前五版分別於1965年、1970年、1976年、1978年和2003年出版。Watson還參與了其他兩本教科書《細胞的分子生物學》和《DNA重組》的寫作。
[美]T.A.貝克
Tania A.BAKER 現為麻省理工學院(MIT)的Whitehead教授及Howard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研究員。她在威斯康星大學(Madison)獲生化學士學位,1988年在斯坦福大學獲生化博士學位。研究生期間在Arthur Kornberg教授的實驗室工作,研究方向為DNA複製的起始機制。在NIH從事博士后研究期間,她在KiyoshiMizuuchi博士的實驗室進行DNA轉座的調控機制研究。她目前的研究是探討遺傳重組的機制和調控、酶催化的蛋白質去摺疊和依賴ATP的蛋白質降解。Baker教授曾榮獲美國微生物學會頒發的2001年Eli Lilly科技獎及MIT理學院的2000年大學生教學獎。2004年當選為美國藝術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2007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與Arthur Kornberg合著《DNA複製》一書第二版。
[美]S.P貝爾
Stephen P.BELL 現為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生物學教授及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研究員。在西北大學獲得生物化學系、分子生物學系、細胞生物學系和跨學科(Integrated Science Program)學士學位。1991年獲加利福利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生物化學博士學位。研究生期間在Robert Tjian博士的實驗室研究真核基因的轉錄。在冷泉港Bruce Stillman博士的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真核DNA複製的起始。目前專註研究真核染色體複製的調控機制。Bell教授於2001年獲ASBMB-Schering Plough科學成就獎,1998年獲MIT的大學生教學獎(EverettMoore Baker Memorial Award),2006年獲MIT理學院的教育獎。
[美]A.甘恩
Alexander GANN 現為冷泉港實驗室出版社的主任編輯及冷泉港實驗室Watson生物科學學院的在職教師。他在倫敦大學學院(UCL)獲微生物學學士學位,1989年獲愛丁堡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研究生期間在Noreen Murray實驗室研究限制性內切酶的DNA識別。博士後期間在哈佛大學Mark Ptashne實驗室研究轉錄調控,后在UCL的Ludwig腫瘤研究所Jeremy Brockes實驗室研究蠑螈肢體再生。1996~1999年任英國Lancaster大學講師,隨後來到冷泉港實驗室。與Mark Ptashne合著《基因與信號》一書(2002年)。
[美]M.萊文
Michael LEVINE 現為UC Berkeley分子及細胞生物學教授,整合基因組中心的副主任。於UC Berkeley遺傳學系獲學士學位,1981年獲耶魯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學系的博士學位,其導師為Alan Garen。1982~1984年期間,在Waler Gehring及Gerry Rubin的實驗室里從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果蠅發育的分子遺傳學。Levine教授的研究組目前的研究興趣集中在果蠅及海鞘胚胎原腸胚形成有關的基因網路。他目前是UC Berkeley的F.Williams遺傳學及發育學基金會主席。1996年被授予美國國家科學院頒發的分子生物學Monsanto獎,1996年和1998年分別當選為美國藝術科學院和國家科學院院士。
[美]R.M.洛斯克
Richard M.LOSICK 現為Maria Moors Cabot生物學教授、哈佛學院教授及哈佛大學藝術及理學院的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教授。他在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在MIT獲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剛讀完研究生,他便成為哈佛教師學會的年輕教師(Junior Fellow),開始研究RNA聚合酶及細菌基因轉錄的調控。Losick 教授曾任哈佛大學細胞及發育生物學系和分子及細胞生物學系的主任,曾獲Camille & Henry Dreyfuss教師學者獎。Losick教授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和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進步促進會(AAAS)成員、美國微生物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Micro-biology)成員、美國哲學學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成員、Phi Beta Kap-pa學會訪問學者,於2007年獲美國國家科學院Selman A.Waksman微生物學獎。
本書具有權威性,內容新穎、詳盡,堪稱此領域的經典之作。為廣大的生物愛好者及研究人員提供了分子生物學的知識框架和實驗途徑,並強調了基因科學對於整個生物領域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