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連心橋的結果 展開

連心橋

連心橋

徠一座人馬弔橋、一座汽車弔橋同時開通,拉馬底村的老百姓從此結束了溜索過江的歷史。因此當地百姓將這兩座橋分別命名為“幸福橋”和“連心橋”。

工程簡介


2011年11月23日,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石月亮鄉拉馬底村的怒江江面上,一座人馬弔橋、一座汽車弔橋同時開通,拉馬底村的老百姓從此結束了溜索過江的歷史。當地百姓將這兩座橋分別命名為“幸福橋”和“連心橋”。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政法司司長何建中宣布“連心橋”通車。雲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俊強、“索道醫生”鄧前堆等共同揭開了“連心橋”的紅綢子。
據介紹,拉馬底索改橋項目由一座人馬弔橋、一座農用汽車弔橋和4.58公里公路連接線組成,總預算投資1704.5萬元。其中,被命名為“連心橋”的農用汽車弔橋,是為方便怒江西岸大宗農產品外運,由交通運輸部門在距離人馬弔橋3000米的地方同時修建的一座全長136米、橋面寬4.5米的汽車弔橋,設計載荷15噸。
2011年07月01日,拉馬底索改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負責項目建設的怒江公路管理總段段長桂昆告訴記者,施工期間恰逢怒江雨季江水上漲,建設環境很艱苦。1包水泥、1根鋼筋、1粒碎石都通過溜索輸送,各類施工機械通過輪渡搬運,施工效率低、安全風險大。儘管困難重重,施工部門還是在08月15日前完成了橋樑下部構造、09月10日前完成了橋樑上部結構、11月10日完成了橋面鋪裝和掃尾工作,11月17日兩座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網路橋樑


網路“連心橋”
徠網路“連心橋”通常是指領導和機關在單位或個人網頁上開設的電子信箱、博客以及論壇等。隨著信息化建設的快速推進,網路逐漸普及,通過網上“連心橋”傾聽基層呼聲、密切內部關係已經得到很多領導和機關的高度重視。
關注網上“連心橋”是新時期密切部隊內部關係的需要。領導和機關順勢而為,積極主動地建設好、利用好網上“連心橋”,就能更好地傾聽呼聲、了解“民意”,為基層解難救急,以更好地密切內部關係。
關注網上“連心橋”,首先要確保“橋”的通暢。有的單位區域網網頁很漂亮,但“領導信箱”、“網友論壇”等卻打不開、連不上,這會讓網友盡興而來、敗興而去。其次,領導和機關要像定時下基層一樣定時“觸”網,儘可能多上網當“版主”、發帖子、回郵件,確保及時傾聽到基層的呼聲和建議,避免“有去無回”,傷了網友的熱情。再次,要真心實意解決問題。群眾通過網路反映心聲,是對領導機關的高度信任,對暴露的思想問題,要以平等的身份與之進行交流、溝通,化解思想疙瘩;對反映的實際問題,屬於政策範圍內應該解決的應抓緊解決,超出政策允許不能解決的也要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對於基層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應及時採納,並要大力宣揚鼓勵。

長春觀


連心橋
連心橋
連心橋位於長春觀後山景區仙人谷內,懸架在長春觀南北山之間,連接南北山,故稱“連心橋”。是仙人谷重要旅遊景點之一。
連心橋是一座弔橋,全長30米,寬1.4米,由眾多鋼索構成橋的骨骼,橋面安置在鋼索上,簡單而又古樸,同周圍的山勢巧妙結合,渾然天成,猶如神來之筆,使得仙人谷“仙氣”更足。站在橋上,遠可觀南北山色,近可看谷內風景,可遊玩嬉戲,亦可沉吟冥想,連心橋是長春觀後山休閑旅遊的一大亮點。
橋上風光無限,橋下雲霧蕩漾。踏上橋面,使人有凌空御風之感。手扶鐵欄桿,仰視,青峰飄渺於雲靄繚繞之中;俯瞰,奇峰如筍群,仙人谷中陣陣煙嵐泛起,散而復聚。頗受遊客歡迎。同時,連心橋、同心鎖、木棧道、南山月老廟、南山撞鐘亭又將打造一條系列的愛情祈願線路,讓橋樑連接在情侶的心靈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