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東鎮

湖南省洞口縣水東鎮

水東鎮轄鎮內景點:水東風雨橋,永樂寺,蔡鍔將軍出生地水東大壩上,長難山,岐石寨,周德橋,黃泥江濕地,黃泥江特大橋,忠烈祠,楊氏宗祠,李氏宗祠,來子坳抗日烈士墓,來子坳獅子山,水東園藝場等。

簡介


水東鎮,因境內清朝所建的古老木橋“水東風雨橋”而得名(水東古橋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著名護國將領蔡鍔將軍的出生地。
水東鎮是洞口縣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集市經濟發達,是洞口縣的優質稻、雪峰蜜桔出口、食用菌生產加工基地,素有“雪峰蜜桔之鄉”的美譽,雪峰蜜桔等水果享譽海內外。

地理氣候


水東鎮位於洞口縣東北部,距縣城22公里,距滬昆高速僅17公里。西北連山門鎮,東北鄰醪田鎮,東接隆回縣橫板橋鎮,南臨石江鎮,西抵竹市鎮,境內山水、金醪、石水3條公路彙集,懷邵衡鐵路穿境而過,使水東成為一個交通樞紐地帶。
黃泥江流經全境,地處典型南部丘陵區,地勢較平坦,北高南低。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光照充足,雨水豐沛,降雨量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5月最多。

行政區域


全鎮面積37平方公里,現轄楊灣、水東、高坡3個社區及劉樟、庄聯、興文、角田、四橋、官沖、轉龍、曹家、高坡、新鋪9個行政村,182個村民小組,5731戶,全鎮總人口21636人。水田面積17100畝,旱土4525.8畝,林地19645畝。

歷史沿革


水東鎮民國年間屬武岡縣治平鄉;新中國建立初屬武岡縣五區;1950年3月屬武岡縣六區;1951年6月屬武岡縣十區;1952年春建洞口縣后,屬第六區,包括楊灣、轉龍、官沖、大塘、塘下、譚家、興文、荷花等村;1956年並為水東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體制縮小,仍保留原名;1984年改為水東鄉;2014年2月經省民政廳批准撤鄉建水東鎮。

文化傳承


水東鎮文化資源豐富,歷史文脈清晰:水東風雨橋始建於1613年,橋式古樸,共有九柱八孔,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永樂寺逢康乾盛世重建,規模空前,聞名瑕邇;風雨橋頭一座紀念先烈的英烈館(又名武安宮)正在興建當中;楊灣村大壩上,系蔡鍔將軍出生地;癩子坳革命烈士墓,屬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將軍閣為人民緬懷紀念蔡鍔將軍修建;李家祠堂修建於1928年,設計古樸,圖案精美。

經濟


農業產業

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積極打造“一鎮一品”。全鎮境內現有柑橘面積1600畝;高坡村巴西菇(學名姬松茸)種植面積達10萬平方米;“洞口縣新農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洞口縣三寶菇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兩家專業合作社,發展會員320戶;新鋪村烤煙種植面積達300畝;曹家村種植百合面積達50畝;規模養牛、養豬專業戶達21家。

招商引資

形成以“四大中心”為核心向周邊輻射的特色化招商引資項目,招商引資成果顯著。以新鋪村為中心開辦電子產品加工廠;以楊萬村為中心開辦制衣廠;以高坡村為中心開辦食用菌農產品深加工廠;以水東村為中心開辦商品超市。

社會發展


全鎮3個社區、9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90%以上的農戶用上自來水,鎮內有電力代辦點1處,郵政網點1個,農村商業合作銀行1所,電信、移動均有網點,分別建有信號發射基站,100%的農戶通電,通訊信號覆蓋全鎮,開通了光纖寬頻網際網路,村村通有線電視和廣播,村村通遠程教育網路。
全鎮現有鎮中學1所,鎮中心小學、水東完小、新鋪完小、文田完小4所完小,在校生910人,專任教師151人,初中、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家高標準公立幼兒園1所。水東鎮教學水平一直名列全縣前茅,為全縣各高中輸送了一大批優秀學生。
衛生體系健全,轄內鎮衛生院1所,高標準門診樓一棟,固定資產數百萬元。專業衛生人員9人。
黃泥江穿越水東境內,水利條件較好,地形較平坦,是糧食生產主區。氣候涼爽,土壤肥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品種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紅薯、油菜等。
水東有“水果之鄉”的美稱,柑桔是其拳頭產品,加工儲藏技術獨到,有自己的包裝,味美質量好。還出產葡萄、桃、梨子等水果。境內有豐富的礦山資源,適用開採碎石,辦碎石加工廠。
雪峰山下,水秀溢春華,睿智創新,合力同築強鎮夢;黃泥江畔,東風吹地暖,厚德守信,齊心共步小康程。近年來水東鎮黨委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努力加快水東發展,全面推進‘六縣’建設”的奮鬥目標,以加快發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作風建設為保障,全面推進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紮實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潔行動,穩步加快新農村建設,搶抓發展機遇,狠抓工作落實,努力實現了全鎮經濟社會穩中快進的良好發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