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陳沛的結果 展開

陳沛

中搜網路董事長兼總裁

陳沛,中搜網路董事長兼總裁,中國著名搜索引擎專家、第三代搜索引擎的主設計師、搜商概念的提出者;同時擔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客座教授等學術職務。

人物簡介


中搜網總裁兼CEO 陳沛
中搜網總裁兼CEO 陳沛
陳沛,中搜CEO,中國著名搜索引擎技術專家,第三代搜索引擎的主設計師,搜商 概念的提出者。
陳沛是國內著名的搜索引擎技術專家,研究成果涉及全文檢索、信息挖掘、人工智慧等領域,於1998年發明全文檢索與大型數據無縫對接技術。
2014年,陳沛被評為“新三板最具影響力人物”
2002年,在國內首推大型中文檢索引擎並於2003年推出全球第一款中文新聞搜索引擎,為新浪、搜狐等國內知名網站提供搜索引擎技術,並為超過5000家搜索聯盟網站提供搜索引擎技術。
2008年,陳沛帶領團隊,實現了搜索引擎技術與電子商務應用的全面融合。
2011年,在陳沛的帶領下,中搜成功推出了第三代搜索引擎平台,首創把人類知識與搜索技術的融合。
陳沛16歲考進浙江大學數學系。1987年到北京大學進修人工智慧研究生,後進入總參某部計算中心。
陳沛從事大數據量信息的處理工作。研究成果涉及人工智慧、專家系統、機器翻譯等;

人物經歷


陳沛
陳沛
1995年率先將人工智慧技術引進中文全文檢索領域,推出智能中文全文檢索系統I-SERARCH;
1998年,與IBM合作完成第一套中文全文檢索與關係型資料庫無縫對接產品I-SEARCH FOR DB2,后被新華社採用;
1999年,提出“後門戶時代”信息技術和服務理念,並開始致力於基於Internet的信息獲取、篩選、傳播等技術的研究;2002年,全面開發搜索引擎技術,首次推出的新聞搜索引擎,被新浪網全面採用;2002年9月25日,發起成立“中國搜索聯盟”,建立起國內最大的跨平台、跨區域、跨行業的搜索引擎服務平台;2003年8月,率先推出“第三代中文智能搜索引擎”,並被新浪、搜狐、網易、TOM四大門戶同時採用,國內搜索引擎市場格局發生改變,陳沛也被媒體廣泛譽為“中國搜索引擎第一人”;
陳沛
陳沛
2003年12月23日,成立並出任CEO。2004年2月26日,提出“個性化信息門戶”全新理念,並推出國內第一款桌面軟體“網路豬”;
2004年2月,提出未來的搜索將在桌面上進行的全新理念,並推出全球第一款桌面搜索軟體——網路豬;
2005年,公司快速發展,相繼推出網路豬3.0和網路豬4.0。帶領中搜團隊成功完成股份改造,開始中搜新的歷程;
2006年4月,中搜網路豬更名為IG(Internet Gateway)。IG作為新一代的門戶,完成了網際網路從搜索到門戶的又一次回歸,使中搜從搜索引擎的挑戰者轉變成個人門戶的領導者。
2007年9月,提出網際網路破碎和重組觀點,第一次提出“微件”概念。2008年4月,中搜推出向行業服務的品牌“行業中國”,為合作夥伴提供運營網際網路的平台;
2008年10月,中搜攜手海龍集團,共同拓展BTOC領域;
2008年9月,中搜攜手寧波市政府共同推出“中國行業網站總部基地”,打造中國百強行業網站;
中搜還與方正、大久寶、卓越網、中華網、財經網等很多公司合作,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的“2009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上,中搜榮獲“2009中國信息產業年度影響力企業”稱號,成為首家獲得此項殊榮的網際網路公司。
移動船票。包括企業專屬APP、企業移動門戶、企業社交平台及後續運營、技術支持在內的整體解決方案。

個人成就


陳沛
陳沛
2011年10月,主持推出開放的第三代搜索引擎平台。陳沛主持推出開放的第三代搜索引擎平台。
2007年9月,中搜個人門戶3.0上線,帶領中搜駛進個人門戶領域快車道。陳沛帶領中搜個人門戶3.0上線,帶領中搜駛進個人門戶領域快車道。
2003年8月,推出“第三代中文智能搜索引擎”,為新浪、搜狐、網易、tom、中華網等國內知名網站提供搜索引擎技術,並為中國搜索聯盟超過5000家聯盟網站提供搜索引擎技術,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參與活動


2013年5月11日;中搜總裁陳沛受邀出席騰訊網主辦的“2013年網際網路創業大會”;
2013年9月26日,中搜總裁陳沛受邀出席“新青年創業領袖高峰論壇。
中搜網陳沛在會上的發言截屏
中搜網陳沛在會上的發言截屏
2013年10月2日,中搜參加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2013年中國開發者大會”,中搜CEO陳沛先生作為大會開場主講嘉賓出席,發表以《移動搜索的技術與產品變革》為主的演講。
現場,陳總率先和與會3000多名產品研發人員探討了移動搜索的變革與發展防線,他認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習慣了App簡單明了的服務后,不願再通過超鏈接的形式,點擊后再閱讀想要的信息,他們更願意被Service,直接的獲取更為豐富的內容。
換言之,瀏覽器的移動搜索功能或逐漸削弱,而呈現在App中的移動搜索引擎,將迎來新的機遇。而這個機遇,對每個開發者而言,都是平等,中搜將在個性化服務、開放平台等領域做的更好。

個人語錄


陳沛語出驚人
陳沛語出驚人
“我希望未來的網際網路服務應該是這樣的:一個普通用戶,當他打開自己的計算機的
時候,他看到了他想要的所有的東西,而他不需要的東西沒有出現,他不關心它們來自哪裡,因為他關心內容本身,他也不關心它們是怎樣來的,是收藏夾,是朋友推薦,還是搜索引擎,因為他們已經來了”
如果我們相信網際網路會有百年,如果相信網際網路會長存,我們就應該看到只有10多年歷史的搜索引擎就像一個幼稚的孩子,它註定會發生巨大的令人震驚的改變創新從藐視權威開始;
搜索的未來在桌面;只有把人的知識融入到搜索中才會使搜索結果發生實質性改變;
中搜希望通過自己的成功,來喚回中國人應有的民族自信;對待人生的態度:選擇財富的人,不一定會收穫財富;選擇理想的人,終有一天會夢想成真;
一個成功企業家必須具備的四點品質:遠見與洞察力、勇氣與決斷力、忍耐與持久力、良好的表達能力
人最重要的三種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贏得信任的能力

個人著作


搜商:人類的第三種能力
搜商:人類的第三種能力
《搜商:人類的第三種能力》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陳沛除了智商、情商,在信息爆炸的21世紀,面對海量信息包圍的困境,決定人生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是什麼?是搜商——人類一種通過工具獲取知識的能力。
本書高屋建瓴,寓完備的理論於妙趣橫生的故事之中,深入淺出地闡析了作為人類第三種能力的搜商的
概念、功能及其在現代生活中的作用,說明了掌握獲取知識的能力比掌握知識更為重要的觀點。此外,書中還提供了搜索工具運用技巧小貼士,方便讀者參考學習。本書可以說是現代人樹立全新知識觀念,快速獲取成功的導航器。人類有一種未被認識的能力叫搜商,是人們藉助工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即搜索智力。我想,搜商概念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人類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
搜商作為搜索智力,人類古已有之。從問路、查地圖、翻閱資料到使用搜索引擎都是人類搜商的體現。但到了信息爆炸的今天,隨著數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網際網路和搜索引擎的誕生,人們獲取知識的能力在現代科技的放大作用下產生了顯著的差異,所以搜商就應運而生了……

個人愛好


圍棋:陳沛學習圍棋自六歲起,起因還在於樓上住著圍棋啟蒙老師。那時一到寒暑假,老師就把院里的小孩召集起來,在體校辦個圍棋學習班。現在想來,其實參加那個學習班就是接受科班培訓了。
此後的10年間,陳沛把相當多的業餘時間給了圍棋。上大學后拿了兩屆的圍棋冠軍,後來參軍到了四川,又代表部隊參加全軍的團體比賽。再後來,陳沛到了北京參加比賽,成為圍棋業餘五段。
數學:作家徐遲寫出了一個《歌德巴赫猜想》,讓陳沛知道了中國還有一個數學家,叫陳景潤;正是因為這個叫陳景潤的數學家解破了數學難題,被全世界尊重,才激發了陳沛學數學的強烈興趣,儘管那個時候他其實並不知道數學有多難,也並不知道今後的出路在哪裡。
陳沛憑藉其超高的數學天賦,16歲考取浙江大學數學系,被人們譽為數學神童。成為了浙大數學系1982級本科生。與勵建書、管鵬飛、史玉柱成為了校友。
陳沛
陳沛
武術:陳沛習武自13歲起,並一直為之堅持了長達八年的時間,在這八年裡,陳沛“不分春夏秋冬,不論颳風下雨,無所阻擋”。但這之後,陳沛因忙碌的工作停止了這項高強度的體育運動。
羽毛球:羽毛球也是陳沛喜歡的運動之一,並且經常會和高水平選手交流。 2012 年底,中搜總裁陳沛和世界冠軍、即刻搜索總經理鄧亞萍來了一場羽毛球交流,以球會友,一起交流對搜索技術和行業發展的看法。

搜商理論


搜商,是一種與智商、情商相併列的人類能力,是人類通過 某種手段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它強調的是你所獲得的知識與所花費時間的比值,是智商和情商懸而未決的遺留問題—效率問題。
搜商和一個人運用搜索引擎的熟練程度、對不同搜索引擎的特點了解程度以及自身掌握知識面的廣度都有莫大的關係。舉個例子:請問“混賬”一詞的由來與哪個民族有關?你選擇搜索“混賬的由來”還是“混賬一詞的由來”得出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結果。

最新動態


陳沛[著名搜索引擎技術專家]
陳沛[著名搜索引擎技術專家]
2014年1月25日晚間訊, 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格鬥饕餮盛宴《崑崙決世界極限格鬥系列賽事》在泰國曼谷激戰正酣。同時,首席解說嘉賓——中搜總裁陳沛“這就是男人的夢想之戰”的精彩點評,更是向億萬觀眾展示了這位網際網路大佬鮮為人知的硬漢形象。
賽前,記者曾對陳沛做了簡短的跟蹤採訪,沒有了當年部隊的“戎裝”,在黑色休閑裝扮下的陳沛依舊英姿颯爽。儘管眉宇間透露著少有的緊張,但面對記者的鏡頭時,陳沛仍是以往招牌式的“費玉清”笑容。
楊建平和張立鵬均向記者表示,作為解說嘉賓的陳沛,將成為《崑崙決》賽場上的一大亮點。當然,事實也足以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