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縣

詞語

宮縣,漢語詞語,意思是古代鐘磬等樂器懸掛在架上,其形制因用樂者身份地位不同而有別。帝王懸掛四面,象徵宮室四面的牆壁,故名“宮縣”。

詞語出處


《周禮·春官·小胥》:“正樂縣之位:王宮縣,諸侯軒縣,卿大夫判縣,士特縣。”
鄭玄注引鄭司農云:“宮縣,四面縣,軒縣去其一面,判縣又去其一面,特縣又去其一面。四面象宮室,四面有牆,故謂之宮縣。”
《宋書·樂志一》:“大明中,即以宮縣合和《鞞》《拂》,節數雖會,慮乖雅體。”
清·姚鼐《奉答朱竹君用前韻見贈》:“漿酒藿肉獨鄙夷,金奏宮縣羞啽哢。”
譚獻《<明詩錄>序》:“獨其為詩,三百年間,作者蔚然雲興,噍殺淫哇之響,一見於宣德景泰,而玉振於弘正,再出於啟禎之間,而宮縣之音不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