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河洛大鼓的結果 展開

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俗稱“說書”,河南傳統地方曲種之一。

徠河洛大鼓是一種以說、唱為藝術表演手段,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歌唱社會生活的傳統的音樂。其演唱藝術形式有十一種詞牌,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曲目有《劉公案》、《雙打擂》、《大紅袍》、《大八義》、《小八義》等。

河洛大鼓發源於河南偃師,興起於鞏義,流行於洛陽、孟津、登封等地。2006年5月20日,河洛大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12。

簡介


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
河南曲種。清光緒末年,河南洛陽一帶演唱洛陽琴書的藝人與南陽的鼓兒詞(又名“單大鼓”)藝人合夥演唱。他們結合以後,互相吸收融化,在洛陽琴書唱腔的基礎上吸收了鼓兒詞的曲調,廢棄了老式揚琴八角鼓等樂器,改以墜琴、三弦、四胡等伴奏,以書鼓、月牙鋼板擊節。由於曲調新穎動聽,受到群眾歡迎,逐漸流傳到河南各地,並繼續吸收了河南墜子山東大鼓等演唱藝術,形成了一種新的大鼓書形式。

歷史淵源


河洛大鼓,起源於清末民初,是流行在河洛地區一個較年輕的曲種,它有百年歷史。據老藝人相傳大約在1900年前後洛陽一帶流行一種琴書,只有墜琴伴奏,藝人閉目端坐,唱腔低沉,節奏緩慢,在群眾中不大普及。南陽鼓兒詞藝人李四來洛陽以後,和琴書藝人同台演出。琴書藝人吸取了鼓兒詞藝人大腔大口演唱和動作表演的優點,加之使用打擊樂、書鼓和鋼板,很能烘托氣氛,很受群眾歡迎。經過一段相當長時間的合作,改革豐富了洛陽琴書,使洛陽琴書發生了質的變化,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富有豫西地方風味,頗受群眾歡迎的新曲種——大鼓書。
河洛大鼓早期流行於農村,20世紀30年代后漸漸流傳入城市。在20世紀30年代中晚期,洛陽城區已經出現了相當穩定的曲藝市場,且藝人之間競爭激烈。自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河洛大鼓開始在洛陽及偃師的周邊地區,如宜陽等地迅速盛行。
新中國成立后,許多原先存在的曲藝人員的行會制度逐漸被國家認可、資助的文藝體系所取代。在新的政治、經濟環境下,河洛大鼓的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1950年,周恩來總理率領慰問團到朝鮮慰問抗美援朝的志願軍,偃師縣二代鼓書藝人張天培隨團演出。周總理觀看演出之後問張天培:“你演得叫什麼曲種?”張回答:“這是我們河洛地區流行的地方曲藝——大鼓書。”周總理說:“那就叫河洛大鼓吧!”根據周總理的建議,在1951年洛陽專區召開的第一次曲藝工作會議上將此種曲藝形式正式命名為“河洛大鼓”。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給全國範圍內的傳統曲藝發展帶來致命打擊,河洛大鼓也不例外,由於政治環境驟變造成的影響直接導致了洛陽幾乎所有傳統曲藝表演的中止。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許多傳統藝人成為被批判對象。洛陽地區傳統曲藝界的境遇直到1977年才開始好轉。“文革”后對傳統曲藝的“解凍”把河洛大鼓推向一次短暫的巔峰。然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河洛大鼓在城市以及一些郊縣中則漸漸被邊緣化。

流行地區


河洛大鼓的流行區域,主要在洛陽、偃師、鞏義、孟津、登封等地區。

藝術特點


表演形式
河洛大鼓除了在園子里(如曲藝廳等)有舞台外,在村鎮鄉野,大都是一桌、數椅、一茶就可以開書了。演唱工具主要有書鼓、鋼板(也稱鴛鴦板,月牙鋼飛)、醒木、摺扇等,也有的加配簡板。其演唱方式主要有一人單唱不加弦子伴奏的(“單大鼓”)和自拉自唱這兩種 。每場書一般說三大段,每一段一個小時左右,稱為一板書(濟源一帶稱為一關書)。每一板書開頭一般都要加一個書帽,其作用主要是為了調節氣氛,變換口味 。
河洛大鼓最常見的表演形式為:主唱者左手打鋼板,右手敲擊平鼓,另有樂師以墜胡伴奏。演唱風格歡快活潑、氣氛熱烈,常以說書的方式,在鄉村庭院表演。 
唱腔特點
河洛大鼓的唱腔屬於板腔體,即以對稱的上下句作為基本單位,通過對節奏、速度進行改變,形成不同板式。唱詞中的奇數句為上句,偶數句為下句。演唱者通過上下句的反覆或變化反覆構成一段唱腔,這便是河洛大鼓的唱腔結構的基礎特點。 
河洛大鼓主要唱腔板式是“平板”,又名“二八板”,其他常用唱腔板式有:“引腔”、“起腔”、“墜子口”、“三字緊”、“落板”、“五字垛”、“十字句”、“飛板”、“嘆腔”、“鳳凰三點頭”、“垛板”、“滾口白”、“武板”等十幾種板式。這些豐富的唱腔在敘述故事情節、描寫人物性格與心理時,都各具獨特的效果。 
徠河洛大鼓唱腔吸納了河南地方各曲種的精華,融為一體,唱腔變化大,演唱風格新穎,開門見山進戲快,氣氛活躍,便於和聽眾交流感情。道白質樸,情以感人,以語氣傳神,以動作喻勢。主唱腔的抑、揚、頓、挫和手、眼、身、法、步等表演程式的運用。 
主要樂器
河洛大鼓主要樂器有書鼓、月牙板、鼓棰、墜琴、警堂木、扇子等。 

代表曲目


河洛大鼓的演唱內容非常廣泛,從內容上講,有勸家書、逗笑書、言情書、公案袍帶書、朝歌書和武俠書等;從形式上論,有短篇書帽、中篇書段和長篇大書。書帽分為墊場書帽和開板書帽;中篇書段主要有勸家書、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 
形式類型代表劇目
短篇書帽墊場書帽耍笑逗趣類《小二姐做夢》、《小女婿抬水》、《小姨子哭棉褲》、《傻女婿拜壽》、《王婆罵雞》、《對藥名》、《對哆羅》、《縣長查青》、《偷石榴》、《大換房》、《蘭老漢拾錢》、《彭祖誇壽》、《俞二姐祈子》等。
開板書帽自述體書帽《黃河兩岸渡春秋》、《提起這事好心凄》等。
說書引子《俺拿啥書送明公》、《不小心跨進了說書院中》等。
笑話類《爭熱坑》、《寡婦改嫁》等。
繞口令《八個兒子都有名》、《一點墨與白石灰》等。
說反語《大年三十月光明》等。
說實話《正月里來過罷年》等。
對歌類《什麼下山出溜溜》等。
誇張類《胖姑娘》、《錯嬌娥》等。
荒誕類《短命郎》、《閑下無事上正南》等。
寓言類《猛虎學藝》等。
勸世文類《老翁觀花》、《蜜蜂採花》、《為財好比殺人刀》、《識不足》等。
中篇書段勸家書《搬龍角》、《白海棠割肝敬母》、《王祥卧冰》、《郭舉埋兒》、《老還小》、《後悔葯》、《鞭打蘆花》、《三人哭活紫荊樹》、《揪老虎》、《小姑賢》、《潭香哭瓜》、《合家樂》、《蘇州買刀》、《喜遇》等。
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羅成算卦》、《韓信算卦》、《馬棚封宮》、《劉秀唱麥仁》、《馬前潑水》、《姜子牙賣面》、《李志安拜年》、《王慶賣藝》、《武藝砸會》、《拳打鎮關西》、《單刀赴會》、《三英戰呂布》等。
還願書《十上香》、《五上香》、《十根拐棍》等。
長篇大書言情家務書《金鐲玉環記》、《金錢記》、《破鏡記》、《珍珠汗衫記》、《雙鎖櫃》等。
公案袍帶書《劉公案》系列、《包公案》系列、《施公案》、《海公案》、《狄公案》、《俞公案》、《蒯公案》等。
朝閣野史演義書《金鞭記》、《呼家將》、《回龍傳》、《王華買父》、《困龍傳》、《響馬傳》、《五女興唐傳》等。
武俠書《大宋劍俠三寶三寶、《英雄會》、《俠女英雄傳》等。

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在河洛大鼓傳承過程中,先後出現過許多知名的藝人。第二代傳人有"說書狀元"之稱的張天倍,在洛陽幾乎家喻戶曉;第三代傳人程文和,享譽豫西,並曾代表河南參加全國首屆曲代會,一曲《趙雲截江》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讚賞;第四代傳人段介平,以及原河南省曲藝團團長王小岳等,都曾獨樹一幟,聞名遐邇。
然而,隨著電視的普及,河洛大鼓的聽眾人數逐年下降,年輕人已無人聽更無人學,特別是年事已高的老藝人大多已謝世,藝人只減不增,所以藝人已不到20人,年齡均在五、六十歲以上,並且大部分已不再從事表演活動。除了新媒體的崛起外,農村社會生活的改變也使得河洛大鼓曲藝傳統的留存變得更為困難。隨著洛陽周邊地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原先的河洛大鼓的儀式性和娛樂性演出場合漸漸消失。河洛大鼓的生存狀況已跌入令人擔憂的境地。 

保護措施

1、河洛大鼓保護措施(4張)偃師市由文化局牽頭,組建了“河洛大鼓保護髮展領導小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為骨幹的河洛大鼓普查工作組,對河洛大鼓項目進行了普查。
2、從2010年開始,非遺申報中心與洛陽電視台合作,經常在“河洛書場”欄目介紹河洛大鼓,每年的春節晚會都有河洛大鼓節目,並使河洛大鼓融入了歌舞表演等新元素和多種表演形式。還與洛陽市的報社和新聞網積極合作,組織關於洛陽市非遺項目的保護與傳承工作訪談,並在中央電視台的《天地洛陽》節目里推出河洛大鼓的優秀傳承人。
3、洛陽市非遺中心在2008年和2013年與《神舟》雜誌社合作,每個月刊登兩篇報道關於河洛大鼓的文章,主要講述河洛大鼓傳承和保護工作,提高群眾認識河洛大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並舉辦各種活動,引導群眾欣賞河洛大鼓藝術。
4、2014年7月,洛陽市文化館成立了“河洛大鼓傳習所”,供人們學習、交流河洛大鼓。傳習所成立后,舉辦了一系列宣傳活動,如河洛大鼓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等活動,邀請著名河洛大鼓藝人為喜愛河洛大鼓的群眾獻上精彩表演,群眾可免費欣賞。還面向社會免費招收學員,邀請知名老藝人在這裡向年輕人傳授技藝,也讓更多中老年人有地方欣賞他們記憶中原汁原味的河洛大鼓。 

傳承人物

陸四輩
陸四輩藝名“陸杏林”,男,漢族,1942年2月生,河南省洛陽市偃師縣亡嶺鄉東蔡庄村人。2006年5月,河洛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曲藝類,項目編號V一12。2008年2月,陸四輩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洛陽市申報。10歲起跟隨父親學藝,后師從河洛大鼓大師張天倍,為河洛第四代藝人。1958年,憑藉著一段《民兵營長》,陸四輩很快在偃師縣走紅,隨後他又被調到了偃師市文化館曲藝隊。陸四輩唱腔洪亮,動作大方,調門運用恰當。伴奏尤為出眾,陸四輩還對河洛大鼓的伴奏體制進行了改革,在傳統樂器墜胡、三弦之外,增加了二胡、板胡和琵琶等,豐富了河洛大鼓的伴奏音樂。1967年,陸四輩和師兄段介平合作,先後創作了《平原槍聲》、《黃河激浪》等名篇名段。20世紀70年代由段介平演唱、陸四輩伴奏的河洛大鼓,三度晉京參加全國曲藝會演,並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展播。陸四輩正在整理記錄河洛大鼓曲目,已整理出20多本手稿,書帽兒50餘個、中篇段子40餘個、長篇大書《劉公案》、《哭紅燈》、《回杯記》等7部。 
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河南省洛陽市申報的“河洛大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洛陽市文化館(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河洛大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不拘場地大小,或田間村頭、劇場舞台均可,不要化妝、不要道具,全憑演唱者一人用語言來敘事寫人。表演時,演唱者站在桌前,一手搖響鋼板(銅板),一手敲響書鼓,伴奏者有一人、兩人、三人、四人不等,樂器以墜胡為主,伴以琵琶、二胡、三弦,在那鄉村山野之間,清風明月之下,戰鼓咚咚,琴弦 錚錚,鋼板叮叮,讓人銷魂。

發展歷程


總理命名

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
1900年前後,偃師、洛陽一帶流行著一種琴書,琴書藝人坐在那裡閉目演唱,聲音低沉,節奏緩慢,很難引起聽眾的興趣。恰在這時,南陽一位唱鼓兒詞的藝人李四來到洛陽,與琴書藝人同台競藝。南陽鼓兒詞藝人用的是鼓和鋼板,唱腔高昂奔放,且帶有動作表演,很能吸引觀眾。但南陽鼓兒詞沒有弦樂伴奏,讓人覺得單調乏味。經過一段相當長時間的取長補短,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富有地方風味的新曲種,暫稱“大鼓書”。
大鼓書演唱方式簡單,不用舞檯燈光,更不需化妝,一桌一椅而已,有自拉自唱的,有一人演唱一人或數人伴奏的。伴奏樂器以專用的說書墜胡為主,兼配二胡、三弦、秦琴、小提琴等。演唱工具有小書鼓、鋼板、醒木等,這些工具既能擊節,烘托氣氛,也可做道具。每當夜晚降臨,書場客滿,雖沒有錦幕低垂,景色變幻,而說書人舌綻蓮花,以一當十,虛中求實,鋼板、鼓點伴隨著悠揚的墜胡,演述今古,敘事狀物,別有韻致。
經過一兩代藝人的努力,大鼓書廣泛流行起來。1951年,二代藝人的領軍人物張天培帶著大鼓書曲目赴朝慰問演出,經周恩來總理建議,正式命名為“河洛大鼓”。

輝煌時代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因電視尚未普及,網路更是沒有,河洛大鼓這種曲藝如魚得水,發展得紅紅火火,達到歷史上的頂峰,特別是在廣闊的農村。那時,河洛大鼓與河南墜子、大調曲、三弦書一起,成為中原地區流行的曲藝形式。現任鞏義市曲藝協會主席的尚繼業回憶那時的輝煌說:“那個時候,天一黑,老百姓聚在一起就是哼唱河洛大鼓,不管唱腔如何。一聽說哪個村裡有說唱河洛大鼓的,人們結伴摸黑走上七八里山路去聽。台下黑壓壓的一大片,有上千人,那掌聲可以說震耳欲聾。
中國曲協理事、河南省曲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慶遂增說:“河南是曲藝大省,河洛大鼓是河南曲藝大家族中的主要成員,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在我國曲藝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後繼乏人

河洛大鼓藝人李新芳、朱小芝、鄧建峽表演河洛大鼓。表演場地設在自家宅院前的空地處,前來觀看的村民有上百人,這些觀眾的年齡多為年事較高的村民。據當地文化館長魏鐵信介紹,逢紅白喜事不請“響器”(吹打樂器)請“願書”,是當地村民已沿襲多年的習俗。求一家平安請書叫“平安書”;娶媳婦請書叫“紅書”;毛娃過生日待客請書叫“面書”;老人做壽請“壽書”;還有“掛鞭書”、“立碑書”等名目繁多的各種書場,河洛大鼓成了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所以當地從事河洛大鼓的藝人很多,鼎盛時期就有一、二百餘人。
近年來隨著電視的普及,現代的文化娛樂方式多種多樣,祖輩們以聽大鼓為主的文化娛樂方式,已不被當代的年輕人所接受。各種新潮的文化娛樂方式已替代了當年的“願書”,河洛大鼓的市場需求逐年下降;另外,繁榮的市場經濟,拓寬了年輕人擇業的渠道,提高了年輕人的經濟收入,所以,即使是河洛大鼓世家的後代,也不願意繼承父輩的事業,而去尋求更能體現自身價值的其他職業,如河洛大鼓世家陸四輩的兩個兒子,一個是軍官、一個是國家幹部。由於從業藝人越來越少,河洛大鼓正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考驗。

瀕危狀態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洛陽市有關部門對河洛大鼓進行了發掘和收集整理,但仍然存在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曲藝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普及和市場化經濟的發展,電視或多媒體已進入百姓家中,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審美需求隨之提高,一些傳統民俗日益淡化,對曲藝的興趣愈來愈淡。(二)師承藝人愈來愈少。民間藝人靠走街串巷難為生計,紛紛改行。一些頗有造詣的老藝人相繼謝世或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後繼無人,絕技難以傳承。而年青的藝人在技藝上能夠獨樹一幟,在其行當中享有威望的極少。(三)政府部門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缺乏相應的投入和扶持,使河洛大鼓的發展舉步維艱,瀕危狀況難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