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霧鎮

湖霧鎮

浙江省樂清市湖霧鎮引位於樂清的最東面,東臨樂清灣,北與溫嶺市接壤,是樂清和溫州市的東大門,面積27.3平方千米(2017年)。104國道甬台溫高速公路和省道湖江公路縱橫交錯,構築了湖霧鎮發達的交通網。鎮靠山面海,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境內除沿溪兩側和樂清灣北岸有小塊溪流沖積和海積小平原外,余均山嶺峰巒,山勢平緩。東部有岩火尖、烏岩頭、張椿岩、方山、劍岩、蓮花峰、湖霧山頭、定頭山,西部有大山頭、流水岩山、甲山、硐嶺山、白峰尖等。最高岩火尖海拔522米。主要溪流為大屋溪和湖霧溪,二溪經海頭匯合注入樂清灣。南部海塗廣闊。

轄湖霧1個居民區,新進、小球、台頭、中街、新東、興上、永豐、三界橋、赤砂、里竅、里湖、硐嶺頭、外林、大屋、海頭、隔溪、定頭1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海頭村湖江路48號。

2021年,溫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常住人口數據公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 ,湖霧鎮常住人口為12479人。

基本概況


浙江省樂清市湖霧鎮
轄湖霧1個居民區,新進、小球、台頭、中街、新東、興上、永豐、三界橋、赤砂、里竅、里湖、硐嶺頭、外林、大屋、海頭、隔溪、定頭1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海頭村湖江路48號。
【沿革】1949年10月,境域分屬樂清縣和溫嶺縣。1956年溫嶺縣大球村以西境域劃歸樂清縣,與樂清縣臨台鄉及臨溪鄉大橫浦、小橫浦合併成立湖霧鄉。1958年改為湖霧管理區,屬大荊公社。1961年撤消管理區成立湖霧公社,將大橫浦、小橫浦劃歸臨溪公社。1984年3月改湖霧鄉。1989年7月改湖霧鎮。1997年,面積29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隔溪、赤砂、里湖、里竅、外林、硐嶺頭、大山頭、嶺頭、大屋、興上、新東、中街、海頭、台頭、山井、小球、定頭17個行政村和湖霧1個居委會。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30382103:~001 123湖霧居委會 ~200 220新進村 ~201 220小球村 ~202 122台頭村 ~203 122中街村 ~204 122新東村 ~205 220興上村 ~206 220永豐村 ~207 220三界橋村 ~208 220赤砂村 ~209 220里竅村 ~210 220里湖村 ~211 220硐嶺頭村 ~212 220外林村 ~213 220大屋村 ~214 121海頭村 ~215 122隔溪村 ~216 220定頭村
1999年,湖霧鎮工農業總產值1.81億元,財政總收入390.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126元,13個村通過省小康達標驗收,97、98年連續二年獲得樂清市經濟發展較快鄉鎮的榮譽稱號。

人口


2021年,溫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常住人口數據公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 ,湖霧鎮常住人口為12479人。

建制沿革


清朝末年已形成集市,為縣東北部農副產品集散地,每逢農曆之二、七日為市日,來自台州等地趕集的約萬餘人。
1949年10月,境域分屬樂清縣和溫嶺縣。
1956年溫嶺縣大球村以西境域劃歸樂清縣,與樂清縣臨台鄉及臨溪鄉大橫浦、小橫浦合併成立湖霧鄉。
1958年改為湖霧管理區,屬大荊公社。
1961年撤消管理區成立湖霧公社,將大橫浦、小橫浦劃歸臨溪公社。
1984年3月政社分設復置湖霧鄉。
1989年7月改為湖霧鎮。鎮政府駐海頭村湖江路。

經濟發展


農業

湖霧鎮的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種水稻、番薯。1990年有糧地8119畝,畝產517公斤,農業產值1079.6萬元。林業用地27582畝,有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水果以蜜橘為著名,躍進塘及山地所產溫州蜜橘為名優特產。灘塗面積3497畝,海水養殖歷史悠久,有縊蟶、牡蠣、對蝦、毛蚶、什色蚶等。定頭村的牡蠣體大質優,人稱“定頭蠣肉”,向來聞名全省。
湖霧鎮的牡蠣、盤菜享譽各地。98年,水產品總產量達1100噸,里竅村盤菜基地、大山頭藥材基地、小球村葡萄基地都收到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工業

金屬製品是湖霧鎮的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形成了車木、工藝草編、金屬製品、飲料等行業並舉的工業新格局。1990年,湖霧鎮有鄉村企業47家,農村工業總產值570萬元。主要有飛渡飲料廠。嶺頭村石板礦,興上村磨石礦,產品質量均優,特產磨刀石。

風景名勝


羊角洞為雁盪山八大風景區之一。
羊角洞
羊角洞
羊角洞是雁盪山斜逸旁出的一個支脈。在歸宗雁盪以前,它以自己的名字——方山,久為世人所知,且有自己的開山祖師。那位祖師是一位羽士。它的一系列洞府和其他建築因而充滿了道教和巫風的氣息,是雁盪山八大景區中最具中國民間宗教文化色彩的地方。這一景區由羊角洞和雙龍谷兩部分組成,合計不過3平方公里,是雁盪山面積最小的一個景區,然而峰、嶂、洞、瀑、潭、湖一應俱全,又最近大海,俯仰呼吸之間,儘是天風海雨潮聲蜃影,恰好應了某當代作家的一句名言:雖小卻好,雖好卻小。但是有了雁盪山,羊角洞只能虛懷避席,做雁盪山的一個精緻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