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紅脖子的結果 展開

紅脖子

人種

“紅脖子”是一個歷史性辭彙,專門用來指南部那些低教育的窮困白人農民。比如在喬治亞和佛羅里達等地叫cracker,在阿巴拉契亞地區叫hillbilly。考察其詞源,都有強烈的貶義。有時人們乾脆叫他們“白垃圾”(white trash)。這些名稱既折射出強烈的地域和階級偏見,也反映了深刻的社會現實。

簡介


美國紅脖子是指美國南方從事體力活受教育程度低的白人。紅脖子政治理念是美國立國之初的古典自由主義,不相信政府,骨子裡鄙視大政府主義那一套。堅決捍衛公民持槍權,當州與州之間的矛盾無法調和時,那麼就脫離聯邦獨立。紅脖子為他們祖先曾參加南方邦聯軍隊而驕傲。紅脖子最初是指美國中西部地區那些農莊主們。因為他們整天在田裡幹活,脖子曬得紅紅的。目前這個說法引伸為那些保守的共和黨人。

起源


自殖民地時代起,南部和新英格蘭地區的白人社會就有著強烈的不同。在新英格蘭特別是馬薩諸塞,是典型的“五月花”清教徒地區。教科書上的故事雖然過分浪漫化、理想化,但在新英格蘭落腳的白人,即使不是單純的朝聖者,至少也屬於文化教養比較高的階層,而且多是拖家帶口的移民。這裡很少有巨富,主要是自耕農社會,大家比較平等,清教徒那種勤儉奮鬥的精神也大體是社會主流。相反,在南方的弗吉尼亞地區,除了少數大農場主外,就是大量的賣身奴,即把自己的個人自由出賣若干年,讓主人出旅費移民而來的白人。另外就是一些黑奴。總之,這裡的社會分化從一開始就比較大。儘管日後二百多年經歷了南北戰爭、民權運動等巨變,南北白人中這種文化上的不同依然在美國社會中有著深刻的印記。美國對黑人的奴役和歧視,可謂血跡斑斑,如今已經路人皆知。不過,美國對下層白人的歧視和迫害,則往往從人們的記憶中淡去。還是要感謝普林斯頓大學的美國史的黑人女教授Nell Irvin Painter在2010年出版的《白人的歷史》,揭出了其中的一段血淚史。
發展19世紀,達爾文的表弟Francis Galton開創了優生學研究,頃刻間優生熱橫掃大西洋兩岸。年輕時代的丘吉爾、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經濟學家凱恩斯、文學家蕭伯納、美國總統柯立芝,還有罪惡昭彰的希特勒等都對之充滿熱情。優生學在美國的信徒立即加以發揮,並很快就付諸行動。那時盎格魯薩克遜是美國的統治種族,其他民族多被認為是劣等。不過,這個統治種族並不完全被自己的優越感所遮蔽。他們深知,在愈演愈烈的種族競爭中,對自己要求不嚴格就可能被“適者生存”規矩所淘汰。他們不能不面臨一個事實:許多明明是盎格魯薩克遜種族的白人,陷入世代貧困,行為也非常墮落。怎麼解釋這樣的現象?最終,他們得出了“退化家族”的結論。再優異的種族也會有敗類。這些人雖然屬於盎格魯薩克遜種族,但因為各種原因,其家族基因已經開始退化。比如,當年從英國移民美國的人,當然有乘“五月花”而來的清教徒,多屬於“上帝的選民”。但後來又有許多英國政府送來的囚犯或者賣身奴。這些人中,許多屬於當時社會中的“渣滓”,卻被傾倒在北美殖民地,並且不停地繁衍,成為白人社會中的負擔。早在1783年,就有位叫Anthony Stokes的人稱這些“crackers”席捲了西弗吉尼亞和北卡羅來納等地區。按照“適者生存”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進化規則,這些盎格魯薩克遜的“渣滓”早晚要被淘汰。但是,社會富裕後生存越來越容易,況且還有越來越慷慨的慈善救濟。更重要的是,這些社會“渣滓”被本能驅動,無法剋制自己的性慾,到處亂交,繁衍得比體面家庭還快得多。如果不加控制,他們在人口中的比例就會不斷擴大,最後喧賓奪主,把盎格魯薩克遜種族給毀掉。所以,到20世紀初,對“劣等白人”進行清洗就在優生學的名義下開始:凡是被鎖定為“退化家族”的,被強制進行絕育。弗吉尼亞州於1924年通過了第一個絕育法案,旨在根絕“退化家族”。第一個受害者是位叫Carrie Buck的18歲的白人女孩兒。她沒有犯任何法,但被描述為是一位未婚而孕、弱智的女孩兒。她媽媽則同樣是為未婚、弱智的女人。最後美國最高法院以八比一的優勢裁決,認同弗吉尼亞州的立場:“三代低能已經足夠了”,支持對她進行強制絕育。當時投票支持的大法官,有前總統、首席大法官塔夫脫和大名鼎鼎的布蘭代斯。到了30年代,大批窮人被鎖定為“退化家族”而被強制絕育。其中那些婚外生子的婦女,不管是什麼種族,都很容易成為強制絕育的目標。到1968年為止,大約有6.5萬美國人被強制絕育。弗吉尼亞的絕育法案到1974年才廢止。其第一個受害者Carrie Buck在1983年才去世。2011年底《紐約時報》的長篇報道,從一位62歲的單身男子Charles Holt的故事講起。他就是年輕時因為智商測試為73分(中等智商應該是100),在北卡羅來納被強制絕育。該州在1933-1977年間奉行優生計劃,為了消除貧困、消減福利規模,背後的推手是工業家Clarence Gamble和James Hanes,最終製造了將近7600個受害者。如今估計仍然1500到2000名受害者還健在。州政府已經核實出72位受害者,並決定給予賠償。誰應該為這一血淋淋的歷史負責?保守派和自由派互相指責。保守派稱進步主義的左翼在納粹之前就通過了一系列絕育法案,是保守的天主教會站起來反抗。自由派則指出智商決定論直到今天還是保守派最鍾情的學說。在我看來,這一罪責雙方都逃不到。這裡只有一點需要指出:“劣種白人”的血淚史一直延續到70年代。對這麼近的歷史長期視而不見,多少說明美國社會對弱勢白人的忽視。這種忽視,和“憤怒的白人”的產生以及當今美國的政治格局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