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市新海小學
連雲港市新海小學
連雲港市新海小創建於2001年,學位於江蘇連雲港市新浦區。學校教育設施完善、校園環境典雅,是一所正在跨越發展的新興學校。學校現有18個教學班,920餘名學生,61名在職教師,校園佔地1050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8500平方米。十餘年來,經過不斷的探索與追求,鋪就了科學發展、特色發展之路。新海小學先後獲評全國教科研先進單位、省首屆小學科學理事單位、省健康促進銀牌學校、市文明單位、市實驗小學、市管理規範示範校等榮譽稱號。
隨著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新海小學辦學層次提升,育人質量提高,學校競爭力增強。特色學校就是在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同時,立足於全體學生學習的需求,自主發展和優化學校的個性特長,形成獨特、穩定的辦學風格和鮮明的文化特徵。
連雲港非遺文化是地方厚重的文化載體之一,是構建學校特色的“社會土壤”。基於這樣的認識和思考,也基於人文素養在人的全面發展過程中的不可或缺性,新海小學確定學校主題文化為“傳承非遺,彰顯特色”。即通過傳承非遺文化,使之成為學校的“特色名片”,為把非遺傳承打造成學校的特色項目,新海小學制定了相應的課程標準、編印教材、組織比賽,籌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室,建立非遺傳承人工作室,開展非遺夏令營等多種途徑不斷完善教育體系。利用廣播、畫廊、櫥窗等宣傳陣地和知識講座、曲目欣賞、文藝演出、圖片展覽形式,讓非遺文化在校園生根。
在積極探索非遺保護傳承的新載體工作中,新海小學特別關注非遺傳承工作室的建立和運作,使非遺傳承工作從低中高年級有序梯度開始抓起,突出學校非遺傳承和活動課程的鄉土氣息和特色文化。設立學校非遺傳承工作室是學校根據地域特點、整合資源優勢,在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上採取的一項創新舉措,學校把非遺傳承工作室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和校本課程、納入領導分工內容和相關教師工作任務、納入學校藝術教育課程和活動課表、納入學校考核評比體系,充分明確非遺傳承工作室的目標,力求做到“有隊伍、有人才、有節目、有考核”。
新海小學非遺傳承工作室主要圍繞市級以上的非遺保護項目設立,有國家級保護項目的海州五大宮調和淮海戲,有省級保護項目鍛銅藝術,有體現地方民間製造技藝的剪紙柳編以及葫蘆藝術等,學校通過活動課程來實踐非遺傳承。新海小學建立連雲港市第一家學校非遺傳承人工作室和收藏非遺傳承人代表作品的非遺展覽室,在非遺傳承人及其作品和師生零距離接觸中,通過活動課程、社團活動等有效載體,非遺傳承人工作室開設“非遺課堂”,手把手教小學生們學習剪紙、泥塑、彩繪葫蘆等民間絕活。讓這些記錄人類文明進程的“活化石”從“深閨”走進校園的每個角落,走進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課程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主題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和表徵。獨具特色的課程體系,彰顯學校特色,提升學校內涵。課程、課堂、學生是體現學校特色的核心因素。
歲月崢嶸,薪火相傳。新海小學以深厚的鄉土文化為底蘊,挖掘傳承內涵,合理開發課程,注重學科滲透,引領學生傳承非遺文化;依託本地特有的民風民俗,凝鍊校園文化,豐富社會體驗,開展社團活動,構建有效載體,使之成為新海小學的新名片,悉心呵護著祖國未來的花朵。
海州區解放西路20號
讓學生參與課程管理。
學校嚴格按照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課程、課時計劃,開齊開足課程,不定期向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研教師對課程表的執行情況,把教師在課程計劃執行中有無違規現象,納入個人學年度考核。
讓教研組成為“學習之家”。
首先,選好“家長”。其次,精心營造“學習之家”。學校為教研組提供了固定的活動場所,避免“游擊戰”式的教研活動,給教研活動在時空上有效的保證。第三,精心設計教研內容,結合教學實際,開展有實效性的活動。最近,學校還嘗試開展“自主互助式”教研活動。由校長牽頭,用新穎的活動形式吸引教師主動參與到教學研究中來。
讓制度成為習慣。
學校將每學期的公開課活動進行整合,並及時將活動安排下達到年級組,讓每位教師有計劃、有選擇、有目的地自主參與到聽課、評課活動中。另外,學校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每周例會之前均安排一位教師圍繞教學問題進行即興演講,有效鍛煉了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
讓理念轉化為行動。
學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在初步了解了課程設計的標準及理念后,積極開展多項活動,幫助老師們將理念轉化為行動。如在青年教師中開展即興演講比賽,圍繞課堂教學與管理中的熱點問題開展演講。教師現場抽題,現場準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活動有效鍛煉了青年教師的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