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戲

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主要流行於江蘇北部的連雲港市、宿遷市及淮安市、鹽城市的北部城鄉。源出於沭陽吳集鎮的“拉魂腔”,因以板三弦伴奏,又稱“三刮調”。早期是沿門說唱民間故事的“門頭詞”,清道光十年(1830)后,藝人自由結班發展成為打地攤演出的小戲。清光緒六年(1880)后,曾與徽劇、京劇、淮海戲。淮海戲以沭陽方言為標準音,並結合兼顧附近的泗陽、海州鄉音。

2008年6月,江蘇省淮安市、連雲港市聯合申報的“淮海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104。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江蘇省淮海劇團、連雲港市淮海劇團有限公司獲得“淮海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發展歷程


正式定名

淮海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楊派創始人楊秀英
淮海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楊派創始人楊秀英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55年正式定名淮海戲。

老藝人傳說

表演技巧據淮海和安徽泗州的老藝人傳說,清乾隆年間海州一帶流行[太平歌]、[獵戶腔],后衍變為說唱民間故事的"射門頭詞",因以三弦伴奏,又名"三刮調"。至道光年間,開始打地攤演出"對子戲"、"三小戲",女角均由男藝人扮演。
"隨身衣,就腳鞋",化妝十分簡陋。後來,逐漸增添了一些本頭戲;伴奏除三弦外,又增加了大鑼小鑼、鐃鈸等打擊樂;唱腔上形成了剛勁粗獷的男腔[金風調]、高亢遠揚的女腔[二泛子];表演上,丑腳脫胎於農村生活,創造了"雞刨塘"、"麻雀跳"等步法身段;旦腳註重蹺功,在"扭"中形成了"耍手巾"、"耍扇子"、"推衫"、"投跟"等表演技巧。

光緒六年

1880年後,徽、京劇先後流入淮海地區,在交流中,迅速豐富和提高了小戲的表演藝術,出現了一大批一家班、同庄班、師徒班等班社,流傳地區不斷擴大,除淮海地區的10多個縣、市外,並延伸至皖東北一帶,吸收了劇目,革新了唱腔,豐富了表演。光緒二十六年,出現了第一代女藝人,藝術上也有了新的發展。至抗日戰爭前夕,行當已齊全,分五腳生(小生、文堂生、老生、奸白、勾角)和五腳旦(奶小旦、花旦、青衣、彩旦、老旦)兩類10行;服裝、化妝、臉譜均由京劇引進;伴奏的皮三弦改為板三弦;劇目除自己原有的以外,又從京劇、徽劇、僮子戲、工鼓鑼、小唱本移植改編,有了極大的豐富,號稱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單出"。

兩大表演流派

形成東北和西南兩大表演流派,東北藝人多以唱工聞名,西南藝人則以做工見佳。單維禮將剛勁的[金風調]轉入低音區演唱,又吸收徽劇[哭腔]而衍變為[悲調];葛兆田仿效工鼓鑼唱法,創造了[小滾板]、[一掛鞭],一氣能唱二三十句;女藝人王大娘改女腔[二泛子]為[嗨嗨調],把琴書、地方小調、工鼓鑼等因素都融化於中,受到觀眾喜愛。同時表演動作也有了極大豐富與發展,女藝人趙大娘(賽蝴蝶)、谷大娘(白蝴蝶)及葛殿林之妻花蝴蝶,因動作花哨優美,被群眾譽為"三蝴蝶"。

成立了淮海劇團

1940年,中國共產黨建立淮海區抗日民主根據地,先後組織了"藝人救國會"及實驗小組,編演了《柴米河畔》、《三星落》、《反內戰》等現代戲。1947年,成立了大眾淮海劇團,從此小戲正式搬上舞台演出,並定名為"淮海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沭陽、灌雲等10多個縣、市先後成立了淮海劇團;1956年,大眾淮海劇團更名為江蘇省淮海劇團,繼而泗陽、灌南漣水、宿遷、濱海、連雲港等十多個縣、市也先後成立了專業劇團。50年代中,部分地、市、縣還辦起了戲校和培訓班,為淮海戲培養了一批新秀。在"推陳出新"方針指引下,挖掘了一批為群眾所喜愛的傳統劇目,其中《催租》、《三拜堂》、《皮秀英四告》等,分別被越劇湘劇黔劇、粵劇、評劇黃梅戲等兄弟劇種所移植;同時創作了大量現代戲,其中《姑嫂看畫》、《借驢》,《海花》等在群眾中較有影響。隨著劇目的豐富,淮海戲的唱腔與伴奏也迅速得到發展。如谷廣發等在[金風調]基礎上,發展創造了男基本唱腔[東方調];楊雲發等創造了[小丑調];女腔基本調[好風光]形成多種板式;古老的[二泛子]經過創新,已成為淮海戲另一個主要女唱腔。樂隊在增添了琵琶、板胡、嗩吶、板鼓、大鼓、堂鼓等樂器外,還創作了有特色的淮海高胡。行當方面又有突破,分為正旦、小旦、彩旦、老旦、刀馬旦、老生、正生、小生、武生、老丑、大乙丑、小耍丑、奶丑、武丑、大花、黑花、紅花等。演出地區也不斷擴大,北上山東諸城、臨沂,南下無錫、蘇州和上海。

恢復建制

淮海戲
淮海戲
"文化大革命"期間,劇團或被撤銷,或與其他劇種合併為文工團。許多主要演員被揪斗,不少中青年演員被迫改行。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后,省、市、縣各淮海劇團先後恢復建制。除恢復上演傳統劇目外,還創作了《春回糧倉》、《十里香》、《兒女情》、《果園風情》等現代戲。各市、縣戲校和培訓班,已培養了一批學員,基本解決了淮海戲藝術接班人的問題。
1987年,全省有淮海劇團7個,其中省級1個、市級1個、縣級5個,除省淮海劇團為全民所有制性質,市、縣淮海劇團均為集體所有制。是年,全省淮海劇團創作演齣劇目4個,上演劇(節)目40台,演出1852場次,觀眾142萬人次,約一半是在農村演出。全年演出收入52.6萬元。

歷史意義

民國29年(1940年),中國共產黨在淮海地區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各縣先後將流散的小戲藝人組織起來學習、整頓,並成立"民間藝人抗日救國會"和"淮海戲實驗小組"。藝人們與新文藝工作者一起,積極宣傳,鼓動抗日,編排了近百出現代戲,在群眾中影響很大。解放戰爭中,部分藝人隨軍轉戰南北,"肩背步槍驅敵寇,手提三弦唱英雄"。民國37年,兩個"大眾淮海劇團"(分屬於淮海區第三中心縣委和淮陰專區)和學校、農村的業餘劇團一起編演現代戲,深受廣大軍民歡迎。通過排演大量現代戲,淮海戲的音樂、表演有了很大的改革和發展,伴奏增加了二胡、笛子、月琴等樂器;湧現了不少新唱腔,如湯增桐、呂文橋在《柴米河畔》中改編設計的[好風光調],後來成為淮海戲女腔的基本調。

藝術特色


淮海戲長期紮根於人民群眾中,不但能適應舞台演出,也能在街頭、鄉村“擺地攤”。它的音樂唱腔非常豐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群眾喜聞樂見,城鄉民眾在行路、幹活、休憩時都要哼唱淮海戲,已成為本地群眾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它的表演藝術有極其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豐富的民間色彩,具有獨特藝術價值,如豬吊腰、雞刨塘、野雞溜、驢打滾、狗拜年、鱉爬走、腳尖走、膝蓋走、鬼扯轉、穿8字、矮步蹬等藝術表演形式,極其生動有趣。淮海戲的劇目生產和劇目創作非常便捷,它不受陳規老套和清規戒律的約束,創作上演反映農村和現實生活題材的現代戲,為現實生活服務,廣受群眾歡迎。

唱腔曲調


淮海戲的名稱在發展中幾經變更,在沿門說唱“射門頭詞”時期稱“三副調”;后稱“拉魂腔”,也叫“肘鼓子”;形成戲曲后又稱“小戲”,抗日戰爭時期稱“淮海小戲”;1954年淮海戲參加華東地區戲曲會演,由江蘇省文化局定名為“淮海戲”。
淮海戲的唱腔大體為男女同弦異腔,男女主要曲調分別是“東方調”和“好風光調”。這種曲調,可塑性大,風格性強,有各自的功能,各為其多種行當演唱。組腔時,“好風光”調唱法變化多樣,可構成大、小唱段。“東方調”中間數唱自由,可變換多種感情,形成長短不一的完整唱段。其他輔助調有‘二泛子”、“彩調”、“金風調”等等。它們各有個性,格調鮮明,表現敘述、抒情、悲憤、歡樂等感情和情緒各有所長。

服裝


淮海戲的活形式早期比較簡單,既沒有旋轉多變的五彩燈光,也沒有艷麗配套的行頭服裝,更沒有音部齊全的樂隊。常見的,是地上放一張蘆席作為舞台,一條長凳樂隊坐著,觀眾圍在四周。演出時,一人可擔任幾個角色;
淮海戲手巾、扇子作為道具,女的穿長裙,男的穿大褂,戴上自製的鬍子,這些便是演員的全部扮裝。樂隊僅有三弦和大鑼。建國后,才根據劇目需要,製作燈光、布景、道具,演出也逐漸走上正軌,淮海戲的傳統劇目甚多,素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單出"之稱。如《樊梨花》、《皮秀英四告》、《大金鐲》等32大本和《罵雞》、《催租》等64單出。現代戲有、《葵花路》《孫明芝》、《月牙樓》等。

傳統劇目


淮海戲傳統劇目有《樊梨花點兵》、《皮秀英四告》、《羅鞋記》、《金刀記》、《催租》、《罵雞》等32整本,64單出。先後編演的現代戲有《大後方》、《小板凳》、《拾稖頭》、《春回糧倉》、《十里香》、《生死怨》等。淮海戲唱腔明快豪爽,鄉土氣息濃厚,以板式唱腔為主,兼唱部分民間小調。男女同弦異腔,女腔以〔好風光〕為基本調,男腔以〔東方調〕為基本調。此外還有:女腔〔二泛子〕、〔串十字〕、〔雙起腔〕、〔彩腔〕、〔八句子〕;男腔〔金風調〕、〔龍門調〕、〔小丑調〕、〔僮子調〕及各種形式的彈唱等。伴奏樂器以板三弦和淮海高胡為主。名演員有單維禮谷廣發、劉長珍、陳玉梅、朱桂州、楊雲發、楊秀英、范珍美、魏佳寧、許亞玲等。

劇目類型


淮海戲劇目類型有民間生活小戲《催租》《罵雞》《站花牆》等,家庭倫理戲《皮秀英四告》《鮮花記》《大書館》《孝燈記》等,男女情愛戲《三拜堂》《小隔簾》《小玉環》《訪友》等,反映愛國主義題材的戲《樊梨花點兵》《夜戰北平關》等,公案戲《井泉記》等,新編劇《生死怨》《兒女情》《果園風情》《陳毅三會韓德勤》《小鎮有口甜水井》《代代鄉長》《草包村長》《臨時爸爸》等。

發展現狀


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淮海戲活躍和輝煌時期,自90年代開始,由於電視網路等現代傳媒的普及,特別是港台及西方文化的衝擊,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日益多元化,對淮海戲的興趣也逐漸淡泊,尤其在年輕人中少有聽眾。並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人們忙於生產經營,生活節奏加快,聽眾越來越少,年老的藝人難以繼續演唱,年輕藝人紛紛改行,出現後繼乏人、瀕臨滅亡的危險。淮海戲已經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搶救和保護承載著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的淮海戲,對研究、傳承和發展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改革開放20多年來,各淮海劇團創立了不少反映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成果、文明新事的現代淮海戲,在觀眾中產生很大影響。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淮海戲大量的劇目內容直接來源於平民生活,其中保留著許多當地歷史進化和社會發展的文化信息,對研究淮海地區社會人文史具有彌足珍貴的輔助價值。
淮海戲的唱詞結構與聲腔變化豐富多樣,且獨具特色,這對於研究探討中國戲曲唱詞與曲調的關係,以及聲腔中的情感內涵,有著一定的實證意義。特別是在它的部分聲腔中,還保留著五個入聲韻類,這對研究中國漢語言的分佈和衍變有著特殊的價值。
淮海戲的表演藝術有極其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豐富的民間色彩,具有獨特藝術價值,如豬吊腰、雞刨塘、野雞溜、驢打滾、狗拜年、鱉爬走、腳尖走、膝蓋走、鬼扯轉、穿八字、矮步蹬等藝術表演形式,極其生動有趣。
傳承人物
楊秀英,女,1941年4月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淮海戲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淮安市申報,代表項目:淮海戲。
霍一君,女。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淮海戲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連雲港市申報,代表項目:淮海戲。
保護措施
2008年3月16日,連雲港市文化局出台政策:市藝術學校開設“淮海戲”少年班,一期免費培養30名“國遺”傳承人。
2013年12月26日,淮安舉辦淮海戲傳承與發展研討會,來自連雲港、宿遷、鹽城及淮安等地80餘名淮海戲藝術家及淮海戲研究工作者就淮海戲劇種的傳承與發展進行研討與交流。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07年11月11日,連雲港市淮海戲藝術愛好者協會正式成立,並進行首場演出。
2009年6月26日,淮海戲《扁擔會》,經過多次修改打磨,在連雲港市新浦區大禮堂亮相演出。
2013年10月30日晚,作為2013淮安周信芳戲劇節重要組成部分,由江西省戲劇家協會、市文廣新局、淮海戲研究會主辦,江西省淮海劇團承辦的首屆江蘇省淮海戲演唱大賽,經過兩天共計四場的精彩角逐,在淮安荷芳劇院落下帷幕。
2014年6月24日晚,大型現代淮海戲《鄉村好人》在宿遷文化藝術中心劇場成功上演,並接受省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專家組驗收。
2015年11月22日晚,第二屆江蘇省淮海戲演唱大賽經過三天共五場次的精彩角逐,在江蘇省淮海劇團落下帷幕。
2017年12月20日晚7:30,宿遷市沭陽縣文化藝術中心唱響了爽朗明快、清新生動的淮海戲,江蘇省藝術基金2016年度資助項目——大型淮海戲《胖嬸當官》在這裡舉行首場演出。
2018年5月15日,首部淮海戲戲曲電影《皮秀英四告》在宜興市江南影視中心基地正式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