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成寺

果成寺

果成寺(原果成精舍),是專修專弘凈土宗的道場,始建於一九九一年,是由上果下成老法師一家為弘揚佛法,普度眾生、自籌資金苦心建立的。

大慶果成寺坐落於風景秀麗的城市森林中,環境優美,靜謐清幽。全寺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殿宇建築保留了中國古代建築風格,呈中軸線兩邊對稱布局。中軸建築包括山門、天王殿、露天地藏像、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兩廂各有鐘鼓樓、三聖殿、往生堂、齋堂、客堂和寮房等。

寺院介紹


果成寺
果成寺
果成寺(原果成精舍)—始建於一九九一年,是由上果下成老法師一家為弘揚佛法,普度眾生、自籌資金苦心建立的。是專修專弘凈土宗的道場,專一念佛誦經修行,僧眾嚴持戒律,奉持六合敬,道風純正,以慈悲為懷,冥陽兩度,救苦濟難為宗旨,盡已之力而行之。
上果下成老法師祖上幾代出家人,衍天法師繼老法師之弘業,勇擔弘法度眾生,臨終助念送往生之重任,續佛慧命。在果成老法師的帶領下,幾代人大力弘揚佛法,利國利民,造福社會,深受政府及社會的讚揚,感染眾多信眾前來聞法修道。

歷史


果成寺
果成寺
果成寺的僧眾在老法師、衍天法師的帶領下,依照彌陀的大悲大願力去行持,與阿彌陀佛同心同德同行,為臨終的蓮友助念送往生,至今為止,已送走了一百多位往生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送走的人中有上至105位老人下至57天的嬰兒。在每一位往生者臨終之際業力現前時,上果下成老法師、衍天法師就會馬上加以耐心的開示,開示他們生命的無常、六道輪迴的可怕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脫輪迴之苦的安樂,使每一位往生者在生命的最後一瞬間感受到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攝受,消除恐懼與痛苦,含笑走進七寶池,安詳往生(並且往生后全身柔軟,面色安詳,大多預知時至),得到生命的圓滿。
而且往生者家屬以前無論是否信佛,甚至有謗佛的人,在送往生過後,深感佛法不可思議,皆被度化,開始信佛、念佛。
在果成寺無論貧富、貴賤、身份高低,只有深具真心切願,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果成寺全體僧眾皆至誠相送,直至往生,托質蓮胎。上果下成老法師真心至誠感通阿彌陀佛親自授記“果成精舍——阿彌陀佛接引站”。
如今,果成寺助念送往生的行持已經推廣到全國各地。通過果成寺的弘揚,不擔推動了佛法在全國各地的發展,特別是凈土宗念佛法門、臨終關懷助念救度法門,帶動了四眾弟子的發心及各地道場助念送往生的發展,增加了大眾蓮友對西方極樂世界的信心。果成寺除助念送往生以外,每周六還定期舉辦誦《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或《佛說阿彌陀經》)法會。振興了地藏法門的冥陽兩度,使眾生真正受益,正契和我們末法眾生的根器。法會期間,使來自全國各地的許多居士,在參加法會後無不受益,都得到了佛法的加持,消除了業障,使其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身體疾病與精神痛苦得以消除,使無量的眾生獲得解脫,帶給無數的家庭吉祥與幸福。

布局


天王殿

果成寺
果成寺
穿過山門,走進天王殿,殿內正中為彌勒菩薩。兩側站著四大天王,他們個個圓目怒睜,虎視眈眈,大有滅盡天下一切邪惡之勢。持珠握蛇者為廣目天王,他以站得高、看得遠而得名;手持紅色寶傘者是多聞天王,他以聞多識廣著稱;持寶劍者是增長天王,他希望世間善良的心、善良的根增長;懷抱琵琶的是持國天王,他彈奏著八方樂曲,護持著萬國和平。彌勒像背後為韋陀菩薩像,因常於東西南三洲巡遊,守護佛法,世稱韋馱菩薩。
天王殿於 2004年6月3日舉行奠基典禮。屬(清)雙檐歇山頂式建築,高度為14.5米,面闊24.20米,進深 14.10米,建築面積為458.64平方米,彩繪為(清)旋子金線大點金。殿中供奉彌勒菩薩坐像,金剛座高1.2米,蓮花座高0.8米,佛身高2.6米。身後為韋馱菩薩立像,身高3.5米,座高0.32米。兩側為坐式四大天王像,高3.8米。採用傳統生漆脫胎彩繪、“七麻七灰”工藝。殿四周為一層福建莆田綠石欄,石欄石雕畫面優美,巧奪天工。

鐘鼓樓

果成寺
果成寺
鐘鼓樓於 2005年農曆3月 24 日舉行奠基典禮,屬歇山三重檐頂閣樓式建築,高度為15.3米,建築面積 343 平方米,彩繪為(清)蘇式彩繪,“箍頭”回紋立體層深,“找頭”小景別緻,“包袱”、山水人物,古色古香,單層石欄,在須彌座映襯下,好似天上雲閣。鐘樓大鐘高2.52米,直徑1.6米,重2.8噸。鼓樓大鼓直徑2.2米,厚1.9米,中心直徑2.7米。鐘鼓樓一樓安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伽藍菩薩像,天花板為二龍戲珠圖案更顯得錯落有致,精巧秀氣。

地藏王菩薩的露天雕像

走出天王殿,映入眼帘的是地藏王菩薩的露天雕像,精雕細刻之間盡顯殊勝。
果成寺
果成寺
這也是果成寺弘揚凈土宗念佛法門、臨終關懷助念救度法門和振興地藏法門的標誌。

大雄寶殿

果成寺的正中為大雄寶殿,屋頂雕龍描鳳,圖案精美,殿堂金碧輝煌、巍峨壯觀,充滿著莊嚴肅穆的氣氛。大殿正中供奉著貼金毗盧遮那佛,面容和藹慈祥、莊嚴肅穆。大殿兩旁分別排列著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及龍天護法善神等像,尊尊動人,個個傳神,栩栩如生,無一雷同。主佛的背後,為一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佛像比例勻稱,紋飾細膩,繪色絢麗,生動地表現了觀世音菩薩的表情和神采,透出佛國的莊嚴。

藏經樓

大雄寶殿的後面是巍峨的藏經樓。藏經樓坐北朝南,位於寺院中軸線的最北邊。建造三層,總建築面積8442.4平方米,第一層是法堂,第二層是念佛堂,第三層是藏經閣,同時建有地下室。藏經樓在果成寺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是法寶的存放之處,是僧眾閱讀經書的場所,也是弘法利生的源泉。
果成寺佛像
果成寺佛像

三聖殿和助念堂

三聖殿和助念堂位於寺院的西廂,坐西朝東,是大眾修行之地。三聖殿供奉著阿彌
果成寺
果成寺
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像,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世界之教主,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為阿彌陀佛之脅侍,輔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此一佛二菩薩,世稱西方三聖,三聖像全身古銅色,莊嚴無比。三聖殿也是果成寺舉辦地藏法會和三時繫念法會的重要場所。

大事記


2003年

果成法師
果成法師
果成寺在2003年6月正式起建。2004年是寺院大部分主體工程起建時期,但在百忙之中的上果下成老法師,衍天法師也沒有忘記為苦難的眾生誦經超度。果成寺安排每周六都有誦《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兩部《阿彌陀經》一部的法會並迴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助念堂內每天念佛24小時不間斷。並且在公曆的5月1日——6月30日舉辦兩個月的誦《地藏經》法會,8月21日——9月13日誦21天的《地藏經》法會。每期結束的最後一天都有金剛蒙山法會及為一切眾生授幽冥戒法會。而且在地藏七法會之後的每周誦經法會上,衍天法師都有為一切眾生授三皈及幽冥戒。

2004年

衍天法師
衍天法師
2004年6月3日又一重大工程——天王殿即將在9:00時舉行奠基典禮,眾多的僧眾居士從全國各地,市區的四面八方湧來,各個法喜充滿,臉上帶著笑容,都來共襄盛舉。道場上空彩旗,綵球飄揚,一聲聲彌陀聖號,攝入人心。隨著典禮的開始,一捧捧鮮花,五顏六色代表著一方眾生對諸佛菩薩,對道場,對師父的敬仰,獻給真心至誠為佛法為眾生,放下世間榮華富貴,來建立道場,安僧辦道,弘揚彌陀本願,冥陽兩度,普化群蒙的上果下成老法師,衍天法師。
2004年果成寺共送往生者30位,並且這30位往生者當中有來自吉林省的,山東省的,廣東省的,本省內各市縣,轄區的求往生者,各個都得以順利往生,且瑞相殊勝。令在場參加送往生的蓮友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更有信心,修學更加精進。往生者家人不論之前是否信佛,自此後皆得度化。
2004年6月5日天王殿奠基同時起建,月日念佛堂奠基,同時起建。8月1日助念堂——阿彌陀佛接引站奠基同時起建。
現助念堂——阿彌陀佛接引站內一樓四尊阿彌陀佛像主體已完成,香樟木雕刻製造,尚未貼金;二樓地藏王菩薩主體已完成,香樟木雕刻製造,尚未貼金;念佛堂建築主體已完成,助念往生堂建築主體已完成,天王殿建築主體已完成。

弘揚佛法


賑災扶貧
果成寺還積極弘揚佛法,廣印經書,經常舉辦念佛七、放生、賑災扶貧等活動。祈禱世界和平,社會安定,人民和樂。望廣大善信蓮友發心護持。
各地許多的大德居士、善修蓮友,都先後到果成寺來參訪,深深感到果成寺有種親切如家一樣的感受,並在各地也相繼興起了助念送往生,這正是果成寺師父們的心愿。願人人都能放大心量來成就眾生成佛。這一切都是彌陀悲心愿力加持,才使眾生離苦,諸佛歡喜。而且上果下成老法師、衍天法師有大願:果成寺為每一位在本寺往生的求往生者,及其歷劫眷屬、冤親債主、殺生債主布施超度,以助求往生者往生西方,蓮增上品。
提供清凈修學場所
由於果成寺原址地方窄小,送往生又不十分便利,衍天法師為使臨終助念送往生有保障,發心建助念往生堂、念佛堂,並創建安養院及有特色的凈土宗佛學院。經過三年多的努力,終於徵得大慶市各級領導的支持及多方面的護持。在二零零二年末,經批准在城市森林內來重建彌陀親自授記的阿彌陀佛接引站。重建后的果成寺必將更加以正法住持,為一切眾生奉獻無怨無悔。也為更加饒益廣大眾生、迎送更多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使全國各地的蓮友們來到這裡能有比家中更加溫暖祥和的求往生環境,以達到真正的解脫。另外,也為了廣大善信蓮友提供了清凈修學的場所,以便造福社會、凈化人心,普利十方信眾、同修道友共修精進,同往西方。
發揚愛國愛教的精神
果成寺不但為弘揚佛法、光大法門積極努力,而且還積極發揚愛國愛教的精神,十幾年來,果成寺放生近幾十萬元,無數個生命得到解脫,為使國泰民安,為維護自然生態環境作出貢獻。1998年8月抗洪救災中,上果下成老法師、衍天法師多次分批率眾帶著二十多萬元的抗洪物資、果品、衣物、阿彌陀佛胸章、經書佛像等趕赴抗洪第一線,親手把救援物資送到戰士們的手中,把佛胸章帶到官兵們身上,令他們十分感動,還同蓮友們一起念佛,之後官兵們又投入到抗洪搶險的戰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