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花地榆

大白花地榆

大白花地榆(學名:Sanguisorba sitchensis)是薔薇科地榆屬的植物。產吉林、遼寧。生山地、山谷、濕地、疏林下及林緣,海拔1400-2300米。蘇聯、朝鮮、日本及北美均有分佈。

形態特徵


大白花地榆
大白花地榆
多年生草本。
根粗壯,深長,疏散地長出若干細根。
莖高35-80厘米,光滑。
葉為羽狀複葉,有小葉4-6對,葉柄有棱,無毛,小葉有柄,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基部心形至深心形,稀微心形,頂端圓形,邊緣有粗大缺刻狀急尖鋸齒,上面暗綠色,下面綠色,無毛,莖生葉2-4,與基生葉相似,惟向上小葉對數逐漸減少;基生葉托葉膜質,黃褐色,無毛,莖生葉托葉草質,綠色,卵形,邊緣有缺刻狀鋸齒。
穗狀花序直立,從基部向上逐漸開放,花序梗無毛;苞片狹帶形,無毛或外被疏柔毛,與萼片近等長;萼片4,橢圓卵形,無毛;雄蕊4枚,花絲從中部開始擴大,比萼片長2-3倍。
大白花地榆
大白花地榆
果被疏柔毛,萼片宿存。
大白花地榆
大白花地榆
花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山地、山谷、濕地、疏林下及林緣,海拔1400-2300米。

分佈範圍


大白花地榆
大白花地榆
產吉林、遼寧。蘇聯、朝鮮、日本及北美均有分佈。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用途

根入葯,有收斂、止血,消炎作用;含鞣質18-21%,用途同於地榆
根含鞣質18-21%,根入葯,用途同地榆。
薔薇科(Rosaceae)植物大白花地榆Sanguisorba sitchensis C.A.Mey.的乾燥嫩莖和葉。根可做烤膠原料。
根含澱粉4.87%,可做釀酒原料。
蜜源植物。

性味歸經

味苦、酸,性微寒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用於咯血,吐血,便血,尿血,痔瘡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白帶,痢疾,慢性胃腸炎。

用法用量

10~15克。外用煎水濕敷或研末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