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聲
廣東音樂教研會會長
雷雨聲,1932年出生於重慶市長壽區,中國著名作曲家。
現任廣東省音樂教研會會長;廣東省教育學會音樂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代表作有歌曲《迎賓曲》、《光榮啊,中國共青團》和器樂曲《春天來了》等。
雷雨聲
從藝經歷
20世紀40年代末雷雨聲在重慶巴蜀中學讀書時,曾創作反內戰歌曲。1951年考入魯迅文藝學院(瀋陽音樂學院前身)學習音樂,1953年在該院作曲系研究生班學習,1956年留校任教。1960年調遼寧歌劇院工作,現任華南師大音樂系教授。
雷雨聲
機會,我寫下了一首古箏獨奏曲,這讓李劫夫十分驚訝,他可能沒想到不在作曲系的學生也能寫得這麼好,之後他經常邀請我去他家裡研討音樂。”再後來,雷老的一位老師建議他轉去作曲系,“當時系裡不同意,還是這位老師力排眾議,最終讓作曲系的一位同學過來‘換’我,我才最終如願。”進入作曲系后,雷老與李劫夫的關係更密切起來,“不光教我作曲,他還帶著我寫歌劇,我們一起去海邊,回來寫下《海魂》……”雷雨聲表示,正因為有著在沈音的難忘經歷,他才能夠在音樂的道路上走到今天。
高胡、古箏三重奏《春天來了》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金質獎;創作有《情人》、《瓊花》等10餘部歌劇。《光榮啊!中國共青團》(定為團歌)、《迎賓曲》多首歌曲獲國家級或省級獎。電影、電視劇音樂有《李冰》、《客從何來》、《少帥春秋》等20多部。出版有《雷雨聲作品選》等。
主編並執筆編寫沿海地區版中小學音樂教材一套,獲廣東省“教育創新成果”一等獎。
雷雨聲作曲的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歌
此曲原為高胡和兩架古箏演奏的三重奏,形式新穎,色彩華麗。也可用高胡、古箏、揚琴構成三重奏形式來演奏此曲。作品充分發揮了這些樂器特有的音色——明亮、華美,以及擅長於表現歡樂情緒的特點。此改編曲較好地表現了大自然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意境。
全曲音樂格調明快流暢,具有一氣呵氣的效果。
當時,遼寧歌劇院的作曲家雷雨聲應邀為長影的一部反映廣交會的影片《客從何來》配樂。音樂完成後,廠方要求再創作兩個電影插曲,於是他請老搭檔劉文玉一起完成這個任務。在趕赴長春的火車上,雷雨聲為劉文玉講述了影片內容,又哼唱著自己的構思旋律,劉文玉開始打腹稿。到了長影看了毛片后,導演要求他倆10天內完成創作,結果他倆只用了3天就寫出了《迎賓曲》。
“當時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我就想作品中必須有一些新潮元素,我當時就想到了‘迪斯科’,特意託人從香港給我帶回來一些相關資料,熟悉后就開始創作。作品出來了,一些人聽后覺得好,夠新潮;而更多的人覺得太新潮了,反而把我們傳統的東西丟了……”陷入兩難的雷老,腦海里突然浮現出周總理去越南訪問時當地播放的歡迎曲,既有中國特色,更不失越南音樂的底蘊,“我一下就開竅了,東西再‘洋’,骨子裡還得是中國的,不然就變了味了!”雷老於是重新創作了《迎賓曲》,在保留廣東音樂韻味的基礎上,適當增添美國、東南亞等國外音樂的元素,“劉文玉的歌詞特別好,像‘以誠相待’這樣的提法,在當時是很少有的。”
1980年的春晚,李谷一演唱了這首歌曲,一下子紅遍全國。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歌作曲
《光榮啊!中國共青團》(定為團歌)、《迎賓曲》多首歌曲獲國家級或省級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