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華

山東省民俗學會秘書長

齊魯師範學院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博士。在山東大學取得民俗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學位,山東大學中國近現代史方向博士后(在站)。主要研究方向為鄉土社會與社區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民俗旅遊等。教授《民俗學概論》《文化人類學概論》《民俗學與中國民俗史》《民俗旅遊》《中國傳統文化》等課程。近5年,先後獲得“山東省學會先進工作者”(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社科聯),“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主要學術兼職:山東省民俗學會秘書長;中國民俗學會理事;《節日研究》編輯部主任。

目錄

正文


朱振華,齊魯師範學院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在山東大學取得民俗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學位,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近現代史方向博士后(在站)。主要研究方向為鄉土社會與社區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民俗旅遊等。開設有《民俗學概論》《文化人類學概論》《民俗學與中國民俗史》《民俗旅遊》《中國傳統文化》等課程。近5年,先後獲得“山東省學會先進工作者”(山東省委宣傳部、省社科聯),“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主要學術兼職:山東省民俗學會秘書長;中國民俗學會理事;《節日研究》編輯部主任。
一、論文:
1.《以民眾為本位:當代節日誌的價值旨歸與實踐追求》,《民俗研究》,(2018年第1期)(獨立)
2.《村落語境中的藝術表演與自治機制——以魯中地區三德范村扮玩為例》,《民俗研究》(2017年第2期)(獨立)
3.《武與藝:村落武術傳統的變遷》,《齊魯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第5期)(獨立)
4.《儺火送瘟:穣祟納祥的節日設置》,《中國山地民族研究集刊》(2016年第1期),朱振華(獨立)
5.《村落語境中的藝術表演與自治邏輯——以魯中地區三德范村為例》,《山東社會科學研究·2016》(獨立),林建寧、周忠高主編,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
6.《節日狂歡與藝術表達——河北省武安市姚家峧村“大進駕”儀式的田野考察》,《中國山地民族研究集刊》(2015年卷第1期)(2/2)
7.《走進田野:區域社會史研究理念的學術實踐》,《齊魯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獨立)
8.《國家治理下的城鄉民俗文化發展動態》,《中國民俗文化發展報告:2014》,(2015年),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9.《中國城鎮化:社會轉型與文化多樣性》,《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獨立)
10.《泰山皮影戲:城市語境下民間精英的文化博弈》,《泰山東嶽廟會國際論壇論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版。(獨立)
11.《齊魯文化視域下的山東皮影戲——以泰山皮影戲為個案的探討 》,《齊魯藝苑》(2011年第4期)(獨立)
二、著作:
1.專著:《山東村落研究叢書·三德范》,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成果之一。
2.合著(1/4):《社火儺韻——冀南地區民間社火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8年3月,文化部基本科研項目成果之一。
3.參編:《山東省志·民俗志》,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第1版。
三、主持課題:
1.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子課題,2018):《中國節日影像志·山東三德范元宵節》
2.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2018年度項目:“青年學者重點培養計劃研究專項”,《鄉村自治能力現代化與實踐創新機制研究》
3.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舞蹈類保護規劃編製試點》
4.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山東民間扮玩藝術傳承現狀與發展前景研究》
5.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祈雨習俗與山東古代地域文化研究》
四、參與課題:
1.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建設(培育)項目:
《中國民俗文化發展報告》:(項目號:11JBgp050)(2013-2020)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
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3.山東省旅遊局年度重點項目:
《培育好客山東賀年會47項民俗節會活動旅遊產品體系》(2013)
4. 2019年度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服務決策專項):
《風近鄒魯:齊魯禮儀之邦的當代價值與引領路徑研究》(2019)
五、獲得榮譽:
1. 齊魯師範學院2013年度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賽,理科組二等獎(2013年度)
2. 齊魯師範學院第九屆課堂教學大獎賽,文科組一等獎(2017年度)
3. 山東省省委宣傳部、山東省社科聯:山東省學會先進工作者(2012年度,2017年度)
4. 齊魯師範學院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基於歷史學專業能力範式轉換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2017年度)
5. 齊魯師範學院校級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山東村落研究叢書·三德范》(2018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