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炎
乳房炎
乳房炎,又稱乳癰、奶黃、奶腫,是由於瘀血毒氣凝結於乳房而成為癰腫,乳房出現硬、腫、熱、痛,病牛拒絕幼畜吃奶或人工擠奶的一種疾病,多見於產後哺乳期的母牛,特別是泌乳期的奶牛更為多見。據統計,乳房炎占奶牛總發病的21%一23%。因其造成奶量下降,病乳廢棄,甚至由於乳區化膿、壞疽、萎縮以至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導致奶牛淘汰,給奶牛業帶來了很大損失。每年因乳房炎而被淘汰的奶牛佔總淘汰率的9%~10%。
由機械性損傷和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乳腺實質或間質炎症。家畜中多見於奶牛和乳用山羊;馬和綿羊也有發生。它不僅使乳的產量和質量下降,甚至造成無乳;母畜的發情期也可因而延遲。乳房損傷多因擠奶方法不當、乳房皮膚為銳物擦傷或劃破所致。畜舍、牛床和乳巾與盛奶器的污染,則常成為微生物感染的媒介。常見的病原微生物有停乳鏈球菌、獸疫鏈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結核桿菌、綠膿假單胞菌和化膿棒狀桿菌,有時還有霉形體或星形諾卡氏菌等。自發性乳汁停滯與瀦留也可為乳房原先存在的無乳鏈球菌創造感染條件。凍、燙或化學物質的刺激也可引起乳房炎。
乳房炎有兩種分類方法。一是按乳房癥狀及乳汁變化分為隱性型、非臨床型、亞臨床型和臨床型4種類型,這種分類有助於乳房炎的早期診斷,對防止乳房炎的進一步發展也有參考價值。一是按炎症的性質分為6類,即漿液性、粘液性(卡他性)、纖維蛋白性、出血性、化膿性和特殊性,這種分類對乳房炎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但臨床上遇到的多不是典型病例,因一類乳房炎往往會向另一類乳房炎過渡;也可併發。主要癥狀為乳房紅、腫、熱、痛,乳汁發生變化。病原菌不同,乳汁的變化也各異:由停乳鏈球菌感染時乳汁中含薄片和凝塊;由溶血性葡萄球菌感染時乳汁中有黃色均勻的膿液;由大腸桿菌感染時乳汁徹清,有血清樣分泌物;由綠膿假單胞菌和酵母菌感染時,乳房堅實而乳區增大。
本病發生的原因比較複雜,或因久卧濕地,濕熱毒氣上蒸侵犯乳房,致使乳絡不暢,氣血凝滯而引起;或因平時餵養過剩,乳汁過於濃稠,阻塞乳管,乳汁排出不暢,以及泌乳過多,幼畜吸吮不完,或乳牛人工擠奶不完全,產後幼畜死亡,乳汁未能消散,停留乳房,久而化為熱毒所致;或因母畜使役負重太過,奔走太急,致使胃熱壅盛,胃脈受阻,乳房經氣阻塞而致;或因乳頭受到咬傷、壓傷、踢傷、打傷、邪毒經傷口而入所致;受驚、失子等因素導致肝氣鬱結,亦可誘發本病。此外,子宮炎等疾病也可繼發本病。
肉眼觀察乳汁和局部乳房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實驗室診斷法包括化學檢驗法、物理檢驗法和血漿中細菌內毒素檢測法。其中乳汁的化學檢驗法對隱性乳房炎的檢出具有重要意義,常用的方法有溴麝香草酚藍法、過氧化氫玻片法、苛性鈉凝乳法以及乳中或血清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測定等。物理檢驗法有乳的導電性檢測法和計算機診斷法等。治療宜及時,同時限制飲水,減少精料及多汁飼料。最常用的療法是從乳頭孔插入洗滌管或乳導管,用生理鹽水沖洗患病乳區,然後注入抗生素或磺胺類藥液。急性乳房炎患牛宜同時肌肉注射抗生素等藥物。預防應採取綜合措施,包括正確組織擠奶工作,講求擠奶衛生,防止乳房損傷和保持廄舍清潔、乾燥等。於乳牛最後一次擠奶結束時,經乳頭孔注入抗菌藥物油劑或免疫增強劑左旋咪唑,對預防有效。
根據本病的發展過程,可將其分為初期、成膿期和破潰期三個階段。病症初期,腫脹明顯,但尚未成膿,應以消腫散瘀為主,成膿期,膿已形成,當採取方法,促使膿汁排出;破潰期,應促使膿汁排盡,使傷口早日癒合。具體治療原則和方法是,熱毒壅盛型,初期,治宜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可內服方1~方10,用方15~方18外敷或洗浴患部乳房,亦可用方19乳房內灌注;成膿期,治宜托里排膿,可內服方11、12,並應選擇腫脹處波動最明顯部位切開,使膿汁排出,破潰期,治宜補正排膿,可內服方12、13,並用方21沖洗已破潰的瘡面。氣血瘀滯型,未破潰前,治宜疏肝解郁、祛瘀散結,可內服方14,用方20塗敷患處;破潰后,亦應補正排膿,治療同熱毒壅盛型。
一、改變飲食習慣。採用低脂高纖的飲食,食用穀類(全麥)、蔬菜及豆類的纖維。
二、經常按摩乳房。輕輕按摩乳房,可使過量的體液再回到淋巴系統。按摩時,先將肥皂液塗在乳房上,沿著乳房表面旋轉手指,約一個硬幣大小的圓。然後用手將乳房壓入再彈起,這對防止乳房不適症有極大的好處。
三、穿穩固的胸罩。胸罩除了防止乳房下垂外,更重要的作用是防止已受壓迫的乳房神經進一步受到壓迫,消除不適。細心的姐妹會發現,那些慢跑運動員穿戴穩固的胸罩就是這個保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