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詞條
登錄/註冊
海南枇杷
海南枇杷
海南枇杷學名叫
欖仁樹
。在充足空間下,
枇杷樹
可生長成近似
木棉
的平衡分層樹冠,是理想的觀葉
喬木
。因此,在三亞河東、河西路兩岸,隨處可看到作為行道景觀的枇杷樹。
目錄
1
形態特徵
2
分佈範圍
3
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海南枇杷
落葉喬木
,株高約 3-10 公尺,側枝輪生,呈水平開展干直立,樹冠傘形,遮陽性良好。葉叢生枝端,倒卵形,先端有小凸尖,全緣,基部常有密槽一對,秋季落葉前常變為紫紅色。
分佈範圍
分佈於南台灣海岸、
蘭嶼
、印度及
馬來西亞
。
主要價值
花白色,呈穗狀,花期夏季。
核果
扁圓形,樹皮及果皮具鞣質,可作染料。
種仁富含油脂,可榨油食用。據傳將自然落地的葉片曬乾泡荼,可治
肝病
。
適作園景樹、
遮蔭
樹、行道樹,或
防風林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海南枇杷
外文名
Indian Almond
別名
大葉欖仁、雨傘樹
拉丁學名
Terminalia catappa Linn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
薔薇亞綱(Rosidae)
目
桃金娘目(Myrtales)
科
使君子科
種
海南枇杷
分布區域
東南亞
目錄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