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村

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平林村

平林村委會位於南雄市油山鎮北部,總面積19.9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4236畝,山地面積31215畝,有林面積24289.5畝,其中竹山217畝。林木有松、衫、竹等。轄16個村民小組,自然村13個。

平林村位於南雄市東北約40千米油山鎮東南面,雅亮袖珍的油山盆地腹部,勢雄態尊的油山西南面,北-南-西三面為油山余脈緊密圍繞,源於西北端的太源水上游平林河從村北側流經。群峰爭翠,眾坡流鮮,清波洗石,田疇虯疊,風光純雅,清·孔毓炎《油山聳翠》詩讚之:“油山如畫翠連天,樹染青雲草染煙。百尺松杉倚屏列,一庭佳氣蔭階前。

地方簡介


據史料載,孔子第38代孫曾任嶺南節度使三子 孔溫憲於唐憲宗元和年間定居的平林村,坐西北向東南,以上門祠堂(詩禮堂)、下門祠堂(南)和下門祠堂(北)為核心構成倒“品”字村模,朝四面呈章魚形平穩拓展,有序繁衍,和氣盎然,壯宏可嘉。位居村東北隅的詩禮堂,坐西北朝東南,據《重修詩祠堂記》載,思祖伯道公建祠,是為後人敬祖思源,弘揚聖祖文化,發揚光大。
平林村[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平林村]
平林村[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平林村]
平林村[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平林村]
平林村[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平林村]
前後由二幢青磚砌二面坡硬山頂,馬頭牆,覆黛瓦,花崗石鑲角建築構成。正面木板牆,鼓形石礎,圓木檐梁、金柱,橫樑,紅砂岩抱鼓石,南側存“高山仰止”,勢雄態壯。內二井三進,鼓形或棱形石礎撐柱,花岩石築沿,全石天門阿公,隔牆額懸“詩禮堂”匾,雕花挑手,整體偉岸端莊。南側二幢東西毗鄰的花崗石鑲角,青磚砌二面坡硬山頂,馬頭牆,覆黛瓦民房,房西南隅為孔林書院原址(據清《南雄縣誌》載:“孔林書院,在平林村。進士孔閏(874-964年)創辦,是南雄第一間書院,今廢。”據清《直隸南雄州志。註釋》載:“孔子四十一代孫孔閏於宋建隆三年(962年)傾家資創辦於平林村。書院佔地面積約八百平方米,三進,設大成門、大成殿、孔子塑像。有田五十五畝。是為 嶺南第一所書院。廢於宋末。”為嶺南培育103名進士,對南雄及嶺南文化作出巨大貢獻。書院原址東北方存一口紅砂岩甃0·3米高沿圓唐井,水質甘冽,仍用。井西南方為下門祠堂,由前後二幢花崗石基礎,青磚砌二面坡硬山頂、覆黛瓦,高翹馬頭牆建築構成,中間開方門,花崗石築框,檻和抱鼓石,鋪檐階,兩側方窗,窗兩側築拱形門;花崗石礎,青磚砌方形檐柱,木牛軛形橫樑。內二井三進,兩側石礎木撐柱,築騎樓式走廊;木質神龕,懸一塊木匾(字跡難認)。下門祠堂北側為另一幢損毀嚴重的祠堂,東北角存一口紅砂岩甃沿井,已枯。西北隅的下門祠堂(北)(友恭堂)為花崗石鑲角,青磚砌牆,二面坡硬山頂,覆黛瓦建築,木正牆,格紋窗,弧形棚,紅砂岩礎木檐柱,牛軛形橫樑,二級斗拱。紅砂岩築檐基,卵石鋪坪。內二井三進,兩側石礎木撐柱,築八角形藻井,存光道十九年《重修友恭堂》碑。損毀嚴重。
平林村[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平林村]
平林村[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平林村]
屹矗於村東北角50米的 惜字塔(屬功能塔),明末孔伯道卜居平林時建塔,初衷以焚燒廢字紙為務,故名。塔坐東北向西南,北側有太源水支脈柔順地東西流經,古拱橋橫卧北陲,遙對天表雄俊的油山,卵石古道東貫。平面3層6角,高約9米,花崗岩砌基礎,身凈用規格0.32×0.14×0.04米青磚砌樓閣式塔。首層邊長1.08米,壁厚0.35米,0.8米高處花崗岩築南北貫通,0.4米寬,高0.6米灶形小門,用於扔廢紙,底部留一方形口供放柴火焚紙,是古人酷愛讀書,珍惜生態環境的生動體現。首層與次層相接處以挑檐磚疊澀出檐,次層塔身六面均開梅花形窗。第三層相接處以挑檐磚和菱角牙磚間澀出檐;第三層六面均開圓形方孔錢形窗。塔巔覆灰筒瓦和板瓦,0.5米高葫蘆形剎與高翹垂吻,造型憨朴,狀態仁厚,生機勃勃,令人欽服,1984年列為南雄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林村[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平林村]
平林村[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平林村]
橫卧平林河的四座古橋仍繼續為村民效力:南橋約建於宋末元初,南傍惜字塔,單孔橋,長12米,寬3米,孔徑約5米,寬3米。均石灰岩石條砌,面平整,形態雄壯,古樸清明。中橋單孔橋,長10米,寬3米,孔徑約4米,寬3米。橋面分4級上,有古道北通江西。北橋單孔,長5米,寬2米,孔徑約4米,寬2米,橋面坦蕩。最北面橋最小,外貌也其他三座橋同。有條卵石築沿,兩側鋪1米寬小路,1米寬的渠從西北隅導平林河水曲繞村南穿流,有座花崗石拱橋凌架其上。
平林村[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平林村]
平林村[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平林村]
平林村[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平林村]
平林村[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平林村]
平林村[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平林村]
平林村[廣東省南雄市油山鎮平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