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學原理

文學學原理

《文學學原理》是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正文


文學學原理 內容簡介

本教材包括緒論、文學特質論、文學構成論、文學系統論、文學關係論、文學演化論五章內容。

文學學原理 本書前言

序 一般認為1897年上海南洋公學辦師範院為中國師範教育的開始。1902年中國現代學制第一個章程――《欽定學堂章程》確定與中學堂平行的師資培養機構為“師範學堂”,即相當於“中等師範學校”,與高等學堂平行的師資培養機構為“師範館”,即相當於“高等師範學校”。1904年1月13日正式頒布的《奏定學堂章程》確定與中學堂平行的師範學校為“初級師範學堂”,與高等學堂平行的師範學校為“優級師範學堂”。由中等師範學校和高等師範學校共同培養中小學教師的體系從那時建立起來。長期以來,中國的小學教師主要由中等師範學校培養。現代師範教育經歷了一個世紀后,專門培養本科學歷小學教師的小學教育專業終於被納入中國高等教育體系。我們為這一歷史性的重大跨越而興奮,這一重要成就同時成為中國師範教育世紀性轉換的重要標誌。培養本科學歷小學教師的小學教育專業被正式納入中國高等教育體系,既是中國師範教育發展的歷史必然,也是中國師範教育工作者深入推進師範教育改革的成果。1997年4月,教育部師範教育司將“培養本、專科學歷小學教師的專業建設研究”項目委託給上海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牽頭進行研究,由上海市教委張民生副主任為課題組長,上海師範大學校長楊德廣教授和本人為副組長。參與者有北京、浙江、遼寧、吉林、廣東等省市師範教育專家、教師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員。課題組成員在三年時間裡耗費了大量的精力研究歷史與現狀,研究文獻資料,借鑒海內外經驗,討論現代師範教育及其課程建設思想,並且經過實驗和實踐探索,使中國自己的本科層次小學教師的培養工作逐步發展起來。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 1.從理論上論證小學教育本科專業進入中國高等教育體系的必然性、可能性和合理性。小學教師的高學歷化,是世界師範教育發展的趨勢,這在經濟發迭國家已經成為現實。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是中國畢竟是一個經濟和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國家,三級師範教育體系(包括中等師範學校、高等師範專科學校、高等師範本科院校)幾乎存在了一個世紀。而這種三級師範教育體系賴以存在的基礎是,小學和學前教師由中等師範學校來培養,初中教師由高等師範專科學校來培養,高中教師由高等師範本科院校來培養。如果要提升小學和學前教師的學歷,那麼中國的師範教育體系就必然地要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在世紀之交,在中國師範教育發展的世紀之交發生了。這是因為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迅速發展,為中國師範教育體系的變革奠定了基礎。經過改革開放以來20多年的努力,中國普及了初等教育,到2000年,中國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地區達到了85%以上。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中等師範學歷小學教師的基本飽和狀態,以及進一步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要求,必然要求提高小學教師的學歷層次。1984年江蘇南通師範學校試驗以五年制師範教育方式培養專科學歷的小學教師,此後這種方式在全國推廣開來。此外,以函授或自學考試等方式對小學教師進行繼續教育,也大面積提高了小學教師的學歷層次。社會經濟、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發展的現實表明,在中國經濟發達地區或大城市,已經有了培養本科學歷小學教師的要求,也具備了相應的培養本科學歷小學教師的條件。中國經濟發達地區不僅是全國經濟發展的先導,也是教育發展的先導。小學教育本科專業進入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不僅是必要的、可能的,也是合理的。 2.研製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課程方案。課程是人才培養的中心環節,課程方案又是課程建設的基礎。參與課題研究的南京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單位,從各自不同的研究視角,對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課程進行了研究,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課程方案。其中南京師範大學和上海師範大學研製的課程方案,強調課程的“綜合性”和“專業性”,即以“文、理兼通”為底蘊,以“小學教育”為特色。 3.試辦本科小學教育專業,在實踐中探索培養道路。……

文學學原理 本書目錄

緒 論第一節 文學學的學科闡釋第二節 《文學學原理》概說第一章 文學特質論第一節 文論史上關於文學特質的有關認識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文學本質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