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全

林俊全

林俊全(Lin Jiun-Chuan),台灣大學教授。英國倫敦大學地理學博士。1991年回到台灣大學地理系任教。早期主要從事有關邊坡沖蝕的研究,後來從事小流域的沖蝕特性、環境監測以及災害方面的研究。

研究方向


早期主要從事有關邊坡沖蝕的研究,包括火炎山礫岩邊坡沖蝕與泥岩的沖蝕現象之研究。研究的工具主要是野外觀測與實驗。早期利用資料記錄器與感測器,長期觀測邊坡的沖蝕現象。有關研究工具的研究,近年則發展至監控的研究。後來參與台灣“國科會”長期生態研究群,1996年開始從事福山的小集水區的泥沙沖蝕觀測研究,瞭解小集水區的沖蝕特性與颱風的關係。有關環境監測的研究,則是十多年來沒有間斷的。
一部份工作是提倡地景保育工作,希望能喚起對生態棲地與地景的保育的關注,定期培訓台灣當局部門有關承辦人員,出版地景保育通訊半年刊達24期(12年),同時有多項海報等宣導成果。目前地景保育的課題,也已經納入台灣高中地理課程的一部份,希望能繼續引起更多的重視。另外在推動地景保育工作上,也希望能繼續推動地質公園的經營、管理。
災害的研究部分,主要源自1996年的賀伯颱風風災,以及1999年的九二一地震。這些研究慢慢引導邊坡沖蝕、集水區沖蝕的研究,到更多以災害為導向的研究,尤其是以陳有蘭溪大甲溪大漢溪的研究區為主。研究方法上,也廣泛利用遙測航空攝影測量方法,希望能建立長期研究的基礎。
與島外的合作方面,主要是英國、德國、日本、義大利與中國大陸。英國方面主要有三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 Durham University, Bath Spa University。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崩塌的研究與航測技術的研發。與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合作,主要是台灣高山冰川與古氣候的研究。同時也在南湖大山上設立一個高山氣候觀測站。為來將繼續三年的合作,處理有關高山的氣候變遷與泥沙輸沙及地形變遷的研究。與日本(神戶大學東京大學京都大學金澤大學)、義大利(Padova University, Modena University)、中國大陸(南京大學雲南大學成都理工大學) 方面,主要都是透過研討會、互訪以及個人的接觸,進行有關議題的合作研究與討論。

學術經歷


英國倫敦大學地理學系博士 (1991)
台灣大學地理系碩士 (1986)
台灣大學地理系學士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