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安清的結果 展開

安清

畫家

安清,字至善,即是僧人,也是有名的畫家,清朝江蘇常熟人。《虞山畫志》說他“工寫枯筆山水”。同時,還有另一位同名的人,字世高。安息國太子。原來他已經繼承了王位,但為了能回到中原來,就將王位讓給他的叔叔,出家為僧,信奉佛教。精通梵語,念經修行。於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國河南洛陽來宣傳佛教。定居下來后,為了傳教的需要,他又攻讀漢語,通曉漢語,譯梵本為漢語,譯《修行道地經》等30餘部,皆屬小乘。

人物生平


安清字世高。安息國王正後之太子也。幼以孝行見稱。加又志業聰敏。克意好學。外國典籍。及七曜五行醫方異術。乃至鳥獸之聲。無不綜達。嘗行見群燕。忽謂伴曰。燕雲應有送食者。頃之果有致焉。眾咸奇之。故俊異之聲。早被西域。高雖在居家。而奉戒精峻。王薨便嗣大位。乃深惟苦空。厭離形器。行服既畢。遂讓國與叔出家修道。博曉經藏。尤精阿毗曇學。諷持禪經。略盡其妙。既而遊方弘化。遍歷諸國。以漢桓之初。始到中夏。才悟機敏一聞能達。至止未久。即通習華言。於是宣譯眾經改胡為漢。出安般守意陰持入大小十二門及百六十品。初外國三藏。眾護撰述經要為二十七章。高乃剖析護所集七章譯為漢文。即道地經是也。其先後所出經論。凡三十九部。義理明析。文字允正。辯而不華。質而不野。凡在讀者皆亹亹而不倦焉。高窮理盡性。自識緣業。多有神跡世莫能量。初高自稱。先身已經出家。有一同學。多瞋。分衛值施主不稱。每輒懟恨。高屢加訶諫終不悛改。如此二十餘年。乃與同學辭訣雲。我當往廣州畢宿世之對。卿明經精勤不在吾后。而性多瞋怒。命過當受惡形。

成就及榮譽


我若得道必當相度。既而遂適廣州值寇賊大亂。行路逢一少年。唾手拔刃曰。真得汝矣。高笑曰。我宿命負卿故遠來相償。卿之忿怒故是前世時意也。遂申頸受刃。容無懼色。賊遂殺之。觀者填陌。莫不駭其奇異。既而神識。還為安息王太子。即今時世高身是也。高游化中國宣經事畢。值靈帝之末關雒擾亂。乃振錫江南。雲我當過廬山度昔同學。行達[邱-丘+共]亭湖廟。此廟舊有靈威。商旅祈禱乃分風上下各無留滯。嘗有乞神竹者。未許輒取。舫即覆沒。竹還本處。自是舟人敬憚莫不懾影。高同旅三十餘船奉牲請福。神乃降祝曰。船有沙門可便呼上。客咸驚愕。請高入廟。神告高曰。吾昔外國與子俱出家學道。好行布施。而性多瞋怒。今為[邱-丘+共]亭廟神周回千里並吾所治。以布施故珍玩甚豐。以瞋恚故墮此神報。今見同學悲欣可言。壽盡旦夕。而丑形長大。若於此捨命穢污江湖。當度山西澤中。此身滅后恐墮地獄。吾有絹千匹並雜寶物。可為立法營塔使生善處也。高曰。故來相度何不出形。神曰。形甚丑異眾人必懼。高曰。但出眾人不怪也。神從床后出頭。乃是大蟒。

個人作品


不知尾之長短。至高膝邊。高向之梵語數番讚唄數契。蟒悲淚如雨須臾還隱。高即取絹物辭別而去。舟侶揚帆。蟒復出身登山而望。眾人舉手然後乃滅。倏忽之頃便達豫章。即以廟物造東寺。高去后神即命過。暮有一少年。上船長跪高前受其咒願。忽然不見。高謂船人曰。向之少年。即[邱-丘+共]亭廟神。得離惡形矣。於是廟神歇末無復靈驗。後人于山西澤中見一死蟒。頭尾數里。今潯陽郡蛇村是也。高后復到廣州。尋其前世害己少年。時少年尚在。高經至其家。說昔日償對之事。並敘宿緣。歡喜相向雲。吾猶有餘報。今當往會稽畢對。廣州客悟高非凡。豁然意解追悔前愆。

個人其它信息


厚相資供。隨高東遊遂達會稽。至便入市。正值市中有亂。相打者誤著高頭應時隕命。廣州客頻驗二報。遂精勤佛法具說事緣。遠近聞知莫不悲慟。明三世之有徵也。高既王種西域賓旅。皆呼為安侯。至今猶為號焉。天竺國自稱書為天書。語為天語。音訓詭蹇與漢殊異。先後傳譯多致謬濫。唯高所出為群譯之首。安公以為。若及面稟不異見聖。列代明德咸贊而思焉。余訪尋眾錄。紀載高公互有出沒。將以權跡隱顯應廢多端。或由傳者紕繆致成乖角。輒備列眾異。庶或可論。案釋道安經錄雲。安世高漢桓帝建和二年至靈帝建寧中二十餘年譯出三十餘部經。又別傳雲。晉太康末。有安[色-巴+(廠@矢)]道人。來至桑垣。出經竟封一函於寺雲后四年可開之。吳末行至楊州。使人貨一箱物以買一奴。名福善。雲是我善知識。仍將奴適豫章。度[邱-丘+共]亭廟神。為立寺竟。福善以刀刺安侯脅。於是而終。

社會評價


桑垣人乃發其所封函財理自成字雲。尊吾道者居士陳慧。傳禪經者比丘僧會。是日正四年也。又庾仲雍荊州記雲。晉初有沙門安世高度[邱-丘+共]亭廟神。得財物立白馬寺於荊城東南隅。宋臨川康王宣驗記雲。蟒死於吳末。曇宗塔寺記雲。丹陽瓦官寺。晉哀帝時沙門慧力所立。後有沙門安世高。以[邱-丘+共]亭廟余物治之。然道安法師。既校閱群經詮錄傳譯。必不應謬。從漢桓建和二年。至晉太康末。凡經一百四十餘年。若高公長壽或能如此。而事不應然。何者。案如康僧會注安般守意經序雲。此經世高所出。久之沉翳。會有南陽韓林、潁川文業、會稽陳慧。此三賢者通道篤密。

史料記載


會共請受。乃陳慧義。余助斟酌。尋僧會以晉太康元年乃死。而已雲此經出后久之沉翳。又世高封函之字雲。尊吾道者居士陳慧。傳禪經者比丘僧會。然安般所明盛說禪業。是知封函之記。信非虛作。既雲二人方傳吾道。豈容與共同世。且別傳自雲。傳禪經者比丘僧會。會已太康初死。何容太康之末方有安侯道人。首尾之言自為矛盾。正當隨有一書謬指晉初。於是后諸作者。或道太康。或言吳末。雷同奔競無以校焉。既晉初之說尚已難安。而曇宗記雲。晉哀帝時。世高方復治寺。其為謬說過乃懸矣。
[歷代名僧辭典-顧偉康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