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七曜的結果 展開

七曜

七大行星的總稱

七曜,又稱七政、七緯、七耀,是七大行星的一種總稱。中國古代對日(太陽)、月(太陰)與金(太白)、木(歲星)、水(辰星)、火(熒惑)、土(填星、鎮星)等稱為七曜,源於中國人民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七政、七緯又有他指。此外,“七曜”在武術中還有特殊含義,形意拳中稱頭、手、肩、肘、胯、膝、足七個部位為七曜。

本義


兩含義
①古人對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總稱。古巴比倫曾用七曜記日,順序為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即星期日至星期六,故又稱“星期”。8世紀傳入中國使用。
②指北斗七星:遁七曜於中階。
“曜”,本義為日光,后稱日、月、星為“曜”,可理解為明亮的天體。關於“曜”一字,中國自古以來就曾有“五曜”、“七曜”、“九曜”、“十曜”、“十一曜”、“二十八正曜”等之稱,下面對其一一作簡略說明。
天文星占的意義
《書。舜典》:“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孔穎達疏:“七政,其政有七,於璣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謂日月與五星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易。繫辭》云:天垂象,見(現)吉凶,聖人象之。此日月五星,有吉凶之象,因其變動為占,七者各自異政,故為七政。得失由政,故稱政也。”
晉范寧《春秋穀梁傳序》:“陰陽為之愆度,七曜為之盈縮。”楊士勛疏:“謂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謂之曜。”
南朝宋鮑照《河清頌》:“如彼七緯,細璧重珠。”錢仲聯註:“七緯,日月五星。”
北齊章晝《新論。妄瑕》:“夫二儀七耀之聖,不能無專虧沴。
古以日、月、金、木、水、火、土為七曜。
補充:日、月、星都叫曜,日、月和火、水、木、金、土五星合稱七曜,舊時分別用來稱一個星期的七天,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其餘依此類推。

基本含義


“七曜”,古代也稱“七政”。是我國古代對“太陽”、“太陰”、“辰星”、“太白”、“熒惑”、“歲星”、“鎮星”即日、月、水、金、火、木、土七大天體的合稱。同時,由於上面曾經說到的原因,“七政”又稱“七緯”。其實,古代中國人民根據觀測認為同時在天空中運動且不同於其它恆星,於是將太陽、月亮同五大行星相提並論,稱“七曜”、“七政”、“七緯”,是古代中國人民錯把太陽、月亮也當成了行星。
從今天的天文體系來看,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恆星天體,眾行星圍繞其作公轉運動,月亮是地球的衛星,與其它行星的衛星的地位相同,可以這麼說,太陽的等級高於水、金、火、木、土五星,而月亮則低於這五行星。
日曜
即太陽。
月曜
即太陰、月亮、月球。

定義


提到“五曜”,就要談到“五緯”。“五緯”亦稱“五星”,即太陽系裡的水、金、火、木、土(此處按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排列,下同)五大行星的合稱。
中國“五星”的稱法最早大約出現在公元前四、五百年,這五大行星古稱分別為“辰星”、“太白”、“熒惑”、“歲星”、“鎮星”,後來這些漸漸成為古代中國人民對這些行星的最常用的名稱。下面分別介紹一下相應的名稱來歷:

水曜

水星,古名“辰星”。是太陽系裡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從地球上觀測“水星”時,它一般都出現在太陽的兩側,距太陽的距離總保持在三十度內。這裡的“度”,為中國古代的單位,三十度左右約為一“辰”,《新唐書·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十二辰”的說法,所以由運動距離來定“水星”名為“辰星”。
“水星”用肉眼是比較難觀測到的,因為“水星”的公轉軌道半徑最小,是地內行星,一般都是隨太陽在天空中劃過,太陽的強光蓋過了“水星”,每年只有很少的幾天的條件,才可成功用肉眼觀測到“水星”。

金曜

金星,古名“太白”。緣於其反射光為明亮的白色,是行星中最亮的一顆。其銀白色的亮光最亮時比淡藍色的“天狼星”還要耀眼。《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大東》中有;“東有啟明,西有長庚。”這裡所說的“啟明”和“長庚”似乎為兩顆不同的星,其實兩者實際上都是“金星”,當其在日出前可見時,就是所謂的“啟明”,而在日落後可見時,就是“長庚”了。(《韓詩》有證:“太白晨出東方為啟明,昏見西方為長庚。”)“金星”有厚重的大氣層,“金錶”(如果可以這樣叫的話)溫度很高,甚至可以融化一些低熔點的金屬。

火曜

火星,古名“熒惑”。由於“火星”表面的土壤及岩石都為紅色,所以其反射光為淡淡的火紅色,類似於熒光;另外,“火星”是第一顆地外行星,它與地球的相對運動,使其在地球上自視的運動方向會產生變化,令人迷惑,《後漢書·志第十一·天文中》就有“熒惑逆行”的記載,所以古代中國人民稱其為“熒惑”。“火星”是“類地行星”中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最 近,“火星”曾達到距離地球相當近的距離,給對其的觀測提供了良機。

木曜

木星,古時又名“歲星”。因其在黃道帶里每年經過一個“星次”(即歲行一“次”)而得名。我國古代天文觀測認為“木星”的運行周期是十二年,如果將黃道帶分成十二個部分,每個部分稱為“次”,那麼“木星”每年經過一個“次”,即上面所謂的“歲行一‘次’”。這裡的“十二次”分別為:星紀、玄枵、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木星”為目前已知的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其“木星大紅斑”曾經是天文界一項著名的謎題。

土曜

土星,古名“鎮星”。“土星”古代中國人民測其約二十八年繞天一周。平均每年行經“二十八宿”之一,好象輪流駐紮於“二十八宿”,即稱“歲鎮一宿”,所以稱“土星”為“鎮星”。另外,也稱“土星”為“填星”,其中“填”同“鎮”,應為通假字。“土星”最初令人驚異的,就是它的“環”,從地球上觀測,似乎長了兩個“耳朵”一樣。
《史記·天官書》中記載:“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以將“五行”分別與五顆星相配,即為沿用至今的水、金、火、木、土的名字。因為這五大行星在天空中均衡向劃過,類似於緯線,所以古合稱“五緯”。“五緯”、“五星”也就稱作“五曜”。

應用


“七曜”,在古代所使用此合稱,也比較廣泛,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大獵賦並序》中就有寫道:“文章森乎七曜兮,製作參乎兩儀,括眾妙而為師。”《晉書·卷十一·志第一》中為:“然則三皇邁德,七曜順軌,日月無簿蝕之變,星辰靡錯亂之妖。”
在國外,“七曜”也是相當出名的,很多地域以“七曜”代表一個星期的七日。月神主管星期一,所以星期一稱“月曜日”;火神主管星期二,即稱“火曜日”;水神主管星期三,即稱“水曜日”;木神主管星期四,即稱“木曜日”;金神主管星期五,即稱“金曜日”;土神主管星期六,即稱“土曜日”;太陽神主管星期日,即稱“日曜日”。
“七曜日”分別代表一周七天的叫法最早出現於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公元前七百年左右,古巴比倫出現了一個星期分為七天的制度,四星期合為一個月。古巴比倫人建造七星壇祭祀星神。七星壇分七層,每層有一個星神,從上到下依次為日、月、火、水、木、金、土七個神。
七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個神,每天都以一個神來命名。所以,西方每星期是以星期日開始計算的,同中國以星期一開始的習慣不同。“七曜日”的稱法在日本被普遍的使用著,相信很多玩過日本遊戲,看過日本動漫的人都有所發現吧。

九曜

我國古天文學上,所指的“九曜”,即在“七曜”之外,再引入“羅睺”、“計都”兩“隱曜”,是為“九曜”,羅睺、計都源自於古代印度天文學,唐代經過佛教諸經傳入中國。

羅睺計都

西天竺的《七曜攘災決》,是在公元九百年左右被翻譯傳入中國的,此書中具體介紹了“羅睺”、“計都”兩隱曜為:“羅睺,遏羅師者,一名黃幡,一名蝕神頭,一名復,一名太陽首。常隱行不見,逢日月則蝕,朔望逢之必蝕,與日月相對亦蝕……計都,遏邏師,一名豹尾,一名蝕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陽首,常隱行不見。”
在中國,“羅睺”之名普遍認為最早出現於公元七百一十八年所譯的《九執歷》中,所謂“九執”即是指“九曜”。“羅睺”、“計都”在唐末、以至五代時已漸為我國天文學家所重視。那“羅睺”、“計都”為何稱為“隱曜”?具體在我國古代天文學中又指代為何呢?所謂“隱曜”,就是指人的視覺中無法看到的星曜,同行星及恆星的目視可見不同,實質上,“隱曜”是古天文學上的軌道術語,“在天只有氣而無形”就是描述“隱曜”相當準確的說法。中國古代天文中的“隱曜”,大多數與日、月所被觀測的運動有關,要提到“羅睺”、“計都”在天文學上的指代,就要先簡單談談天文學上所說的“黃道”與“白道”。
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相對的,從地球上看起來太陽就會在天球上進行移動。移動的軌跡就稱為“黃道”,《宋書·志第十三·天文一》中有:“黃道,日之所行也。”而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稱為“白道”。“黃道”和“白道”相交於兩點,分別稱為“月北交”和“月南交”。普通來講,在中國“羅睺”和“計都”知道的是“黃道”和“白道”的交點。

十曜

這裡提及“十曜”頗有些外傳的性質,因為“十曜”一般是相對少見的,不過,既然《幽城幻劍錄》中曾有“時輪宮”和“時輪尊者”的出現,那麼,在這裡簡單的寫一寫“十曜”還是有必要的。“時輪歷”中在“七曜”之外,還有兩個假想的天體,即“羅睺”、“劫火”(“羅睺尾”,此處未得詳細考證,不過筆者猜測為“計都”),再加“長尾彗星”,合稱為“十曜”。

十一曜

在“羅睺”、“計都”之上復加“月孛”、“紫炁”兩“隱曜”,合稱“四餘”,再與“七政”一起,稱“七政四餘”。“七政”及“四餘”中的“羅睺”、“計都”之外,“月孛”及“紫炁”兩曜,傳入我國的時間相對晚一些。明代天文學家邢雲路指出,“四餘”應出自於《都賴聿斯經》,此書中所提及“十一星”就是指“七政”、“四餘”,又合稱為“十一曜”。

月孛 紫炁

根據傳說,即使普通公認“四餘”是肉眼不可見的星曜,即“隱曜”,但特殊的情形下,卻仍然認為可同“七曜”這樣的可觀天體一樣能夠進行觀測。例如“羅睺”、“計都”掩住日、月的光線形成日食和月食,所以在發生食相時就可以測得。
古代中國人民認為當有妖孽出現時“月孛”也可以憑視覺觀見,“其星為彗星之屬”,但不同的是光芒四齣,不同於一般只有一條慧尾的彗星,《春秋》中就曾經有這樣的記載:“孛見大辰”、“孛入北斗”。“王者德至於天”時,“紫炁”也可看見,形狀如同半月,通常出現於陰曆月未至月初,“助月為明”,這就是常說的“景星”或“德星”,《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中就有:“景星者,德星也,其狀無常,常出於有道之國。”
“十一曜”,即“七政四餘”中的“四餘”星曜“羅睺”、“計都”、“月孛”、“紫炁”在我國天文上同時提及的話,有說法認為形成以下指代:月球沿白道由黃道南過升交點入北時,稱“羅睺”;再由黃道北過降交點入南時,稱為“計都”;月球沿白道運行至遠地點稱為“月孛”;運行至近地點時稱為“紫炁”。“四餘”“隱曜”都和月行軌道相關。

二十八正曜

中國古代曾列出二十八“主星”,這裡的“主星”也稱“正曜”,即為“二十八正曜”,具體各“正曜”為:紫微、天機、太陽、武曲、天同、廉貞、天府、太陰、貪狼、巨門、天相、天梁、七殺、破軍、祿存、天馬、左輔、右弼、文昌、文曲、天魁、天鉞、火星、鈴星、擎羊、陀羅、天空、地劫。這個源於中國古代算命術。

星期或禮拜


以七曜為一周的曆法觀念是由印度傳入中國,與歐洲的星期概念似乎都是源自於同為月陰曆法的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文明(日曜日一定是英文的Sunday、月曜日一定是Monday,更明確的是無論是哪一天的名稱、拉丁文與漢文所指的星球都是同一顆),七為希臘與兩河流域文明常用數字,也是該地區的吉數。但學界對目前起源仍有爭議。該概念在中國唐朝時期獲得發展,將7日結合七曜謂之曜日,其後再傳入日本,至清末以前皆如此,到了民國以後改為星期,以數字替代星名,之後被廣泛採用。東亞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實施則是到歐洲殖民浪潮以後重新引入西方的星期制度。惟現今中文已成星期,日本與朝鮮半島則繼續使用古稱、台灣於日治時期曾使用七政,現改為星期。
七政與星期對照
星期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七政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