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冠
通天冠
通天冠,也稱高山冠,古代中國冠飾之一。通天冠是級位僅僅次于冕冠的冠帽,其形如山,正面直豎,以鐵為冠梁。是皇帝戴的一種帽子。《後漢書·輿服志下》:“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斜)卻,乃直下為鐵卷梁,前有山、展筒、為述,乘輿所常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國后,為鞏固統一,相繼建立了各項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常服通天冠。
秦時通天冠,為乘輿所常服。漢代百官於月正朝賀時,天子戴通天冠。按通天冠自秦至明(除元代外),歷代皆有,清代廢除,亦名“捲雲冠”。參閱《東京夢華錄·駕宿太廟奉神主出室》。
通天冠
《明史》
通天冠
紗袍,深衣制。白紗內單,皂領褾襈裾。絳紗蔽膝,白假帶,方心曲領。白
襪,赤舄。其革帶、佩綬,與袞服同。
《明集禮卷三十九冠服》明集禮卷三十九
通天冠,朔日受羣臣朝及凡正旦大會、冬至大會、諸祭祀,還則服之(冠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首,施珠翠,黒介幘,
玉簪導。絳紗袍,深衣制,白紗內單,皂領褾襈裾,絳紗蔽膝,白假帶,方心曲領,其革帶劒佩綬舄與上同。若未加元
服則雙童髻,空頂黒介幘,雙玉導,加寶飾
唐代的通天冠,為二十四梁,附蟬十二首,珠翠黑介幘,加金博山,即以黑介幘承冠。組纓(一作發纓)、翠縷(纓垂余的飾),玉、犀簪導(簪即古之笄)。絳紗袍朱裹,紅羅裳,白紗中單,朱領。白裙襦,絳紗蔽膝,白羅方心曲領,白襪,黑舄。白假帶,帶用二條素帛垂之以代祭服的大帶。此外束帶、佩綬與冕服同。還祭還、冬至、朝日、臨軒、拜王公、元會、冬會、諸典禮服之。
通天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