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抗日根據地
由劉少奇等將領建立的戰略要地
蘇北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由劉少奇、陳毅、粟裕等將領在淮(陰)海(州)、鹽(城)阜(寧)等地區建立的抗日據點。它是聯結華北八路軍和南方新四軍的重要樞紐。蘇北抗日根據地是華中敵後抗戰最有利、最能發展的地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蘇北抗日根據地
蘇北抗日根據地位於江蘇省、安徽省、山東省、河南省省市之間,向任何一方都可進攻的戰略要地。
1938年11月,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確定了“鞏固華北、發展華中”的戰略方針,並設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劉少奇任書記,以加強黨對華中工作的領導。1939年12月至1940年2月,中原局連續召開三次會議,討論發展華中的戰略方向、根據地建設和統一戰線等問題,並建議中央派一部分八路軍主力部隊南下,協同北上的江南新四軍,支援江北新四軍,大力發展蘇北抗日游擊戰爭。
1940年1月19日,中共中央發出指示,要求新四軍大江南北部隊應在現地區力求發展,江南陳毅處應努力向蘇北發展。5月4日,中共中央再次要求東南局,向一切敵人佔領區域發展,獨立自主地擴大軍隊,建立抗日政權。6月,蘇南新四軍擊退國民黨軍隊的阻攔,積極部署渡江北上,執行建立蘇北抗日根據地的戰略任務。7月中旬,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改稱蘇北指揮部,陳毅任指揮兼政治委員,粟裕任副指揮,下轄3個縱隊9個團,共7000餘人。
1940年5月,黃克誠奉命率八路軍第二縱隊第三四四旅和新編第二旅共1.2萬餘人,由冀魯豫根據地南下,配合新四軍開闢蘇北抗日根據地。6月下旬,黃克誠率部在皖北渦陽縣與彭雪楓率領的新四軍第六支隊會合。七八月間,八路軍第二縱隊和新四軍第六支隊,以及1939年5月南下創建皖東北根據地的八路軍第一一五師蘇魯豫支隊、10月進入皖東北根據地的原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南進支隊等部,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第五兩個縱隊。第四縱隊由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留在豫皖蘇地區執行向西防禦的任務。第五縱隊由黃克誠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配合已經渡過長江北上的陳毅、粟裕所部,東進淮海,開闢蘇北根據地。10月10日,由黃克誠率領的八路軍第五縱隊南下佔領鹽城,新四軍陳毅部北上進抵東台,兩軍的先頭部隊在鹽城、東台之間的白駒鎮勝利會師,這使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蘇北敵後抗日根據地聯成一片,八路軍和新四軍聯成一片,開闢了華中最大的一塊抗日根據地。
1940年11月17日,為統一對華中八路軍和新四軍的領導,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在蘇北海安成立,葉挺任總指揮,劉少奇任政治委員,陳毅任副總指揮(葉挺抵達蘇北前由陳毅代理總指揮)。這標誌著華中抗日根據地領導核心的形成。隨後,華中總指揮部遷到鹽城,鹽阜地區成為華中抗戰指揮機關所在地。
皖南事變發生后,1941年1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蘇北鹽城重建,陳毅任代理軍長,劉少奇任政治委員。八路軍第五縱隊編為新四軍第三師,黃克誠任師長兼政治委員,主要任務是保衛和建設淮海、鹽阜兩塊抗日根據地。隨後成立了中共鹽阜區黨委、鹽阜軍區、中共淮海區黨委、淮海軍區和淮海、鹽阜區行政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