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1條詞條名為新發村的結果 展開
- 安徽省郎溪縣新發鎮轄村
- 雲南省昆明安寧市連然鎮下轄村
- 貴州省威寧縣玉龍鄉下轄村
- 湖北省孝感市雲夢縣伍洛鎮新發村
- 雲南宜良縣北古城鎮新發村
- 雲南省會澤縣待補鎮新發村
- 雲南省宣威市來賓鎮新發村
- 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芳華鎮新發村
- 雲南省宣威市田壩鎮新發村
- 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盤江鎮新發村
- 雲南省曲靖市馬龍縣納章鎮新發村
- 雲南省宣威市落水鎮
- 樟木鎮新發村
- 雲南省紅河彌勒縣新哨鎮新發村
- 雲南省祿勸縣轉龍鎮下轄村
- 雲南省宣威市務德鎮新發村
- 雲南彌渡縣寅街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長底布依族鄉新發村
- 雲南省宣威市龍潭鎮新發村
- 雲南省宣威市龍場鎮新發村
- 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河西鄉新發村
- 雲南省曲靖市馬龍縣大庄鄉新發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老廠鄉新發村
- 雲南富民縣新發村
- 雲南富源縣黃泥河鎮新發村
- 貴州省威寧縣岔河鄉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老廠鄉新發村
- 雲南省巍山縣永建鎮下轄村
- 山東利津縣新發村
- 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崗烏鎮新發村
- 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滇源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馬龍縣王家莊鎮新發村
- 雲南富源縣富村鎮新發村
- 雲南省尋甸縣聯合鄉下轄村
- 黑龍江嘉蔭縣新發村
- 雲南省昆明東川區湯丹鎮新發村委會
- 雲南省尋甸縣鳳儀鄉下轄村
- 雲南省祿勸縣茂山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十八連山鄉新發村
- 黑龍江延壽縣新發村
- 雲南箇舊市新發村
- 貴州省納雍縣鍋圈岩鄉新發村
- 貴州省威寧縣草海鎮下轄村
- 黑龍江肇源縣新發村
- 雲南石林縣新發村
- 雲南省文山西疇縣法斗鄉小灣
- 雲南會澤縣上村鄉新發村
- 雲南省宣威市得祿鄉新發村
- 雲南省尋甸縣六哨鄉下轄村
- 雲南省尋甸縣金所鄉下轄村
- 雲南會澤縣迤車鎮新發村
- 雲南省普洱墨江縣聯珠鎮新發村委會
- 華寧縣青龍鎮下轄村
- 雲南省祿勸縣烏東德鎮下轄村
- 雲南省尋甸縣甸沙鄉下轄村
-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二站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富樂鎮新發村
- 雲南宜良縣匡遠鎮新發村
- 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炎方鄉新發村
- 雲南省尋甸縣河口鄉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菱角鄉新發村
- 雲南省尋甸縣柯渡鎮下轄村
- 雲南富源縣中安鎮新發村
- 雲南省曲靖麒麟區沿江鄉新發村委會
- 雲南省麒麟區東山鎮下轄村
- 元江縣咪哩鄉甘岔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海北頭鄉下轄村
- 貴州畢節市納雍縣寨樂鎮新發村
- 貴州畢節市納雍縣鍋圈岩鄉新發村
- 江蘇省興化市海南鎮新發村
- 昆明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羊街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阿崗鎮新發村
- 雲南富源縣營上鎮新發村
- 貴州畢節市大方縣理化鄉新發村
- 尋甸回族塘子鎮易隆村委會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馬龍區新發村
- 雲南省昆明官渡區大板橋新發村委會
- 貴州畢節市大方縣鼎新鄉新發村
-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埠子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沿江鄉下轄村
- 雲南省尋甸縣羊街鎮下轄村
新發村
雲南省會澤縣待補鎮新發村
轄安家村一村、彭家村、安家村二村、新發村、王家灣、尹家沙壩6組、尹家沙壩7組、尹家沙壩8組、尹家腦包、譚家沙壩、李麻子溝、胡家村、徐家村、大海子、晏家小橋等1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962戶,有鄉村人口4013人,其中農業人口4013人,勞動力271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63人。
全村國土面積14.82平方公里,海拔2350米,年平均氣溫10℃,年降水量1074毫米,適合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611.1畝,人均耕地 0.42 畝,林地556.45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85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來源於畜牧業。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11.1畝,其中:旱地1611.1畝,人均耕地0.42畝,主要種植馬鈴薯、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56.45 畝;荒山荒地20062.45畝。
通電工程
該村到待補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10輛,摩托車90輛。
到2006年底,全村有1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5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6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6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32.1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9萬元,佔總收入的38.34%;畜牧業收入 139.35萬元,佔總收入的60.0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4 16頭,肉牛197頭,肉羊280頭;;林業收入3.8萬元,佔總收入的1.64%;工資性收入109.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00元,農民收入以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9.2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60 人,占勞動力的37.6%,在省內務工960人。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畜牧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劃加大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輸出力度發展勞務產業。
該村現有農戶946戶,共鄉村人口3795人,其中男性2065人,女性1730人。其中農業人口3795人,勞動力 2553人。該村以彝族和漢族為主,是彝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33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108人,參合率81.9%。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4公里。
2010年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 94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1611.1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學校全景
該村建有黨支部 6個,共有黨員70 人,少數民族黨員5人,其中男黨員8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5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共有團員78人。
通過“整鄉推進”扶貧開發試點,使全村15個村民小組1010戶4416名群眾得到全面扶持,系統性整體脫貧,實現收入大幅度增加,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公共服務明顯改善,發展後勁明顯增強;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綜合素質有新提高;基層民主政治更加健全,社會和諧基礎更加穩固,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全縣率先實現小康打下堅實基礎。
具體目標
通過實施“整鄉推進”扶貧開發,使新發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比實施前增長15%以上,其中:農民人均年純收入2500元以上的達到95%以上,3500元以上的達到60%以上,4000元以上的達到30%以上;人均有糧350公斤以上;基礎產業得到夯實,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基本素質明顯提高,基本保障初步建立,基本隊伍堅強有力,實現戶“八有”、自然村“六有”、行政村“六有”。
(1)戶“八有”:有一幢瓦頂白牆、具有抗震能力、人畜分居、整潔實用的安居房,有一眼節能灶,有一個衛生廁和衛生廄,有一個生產性小水窖或小水池,人均有一畝年產400公斤以上糧食的基本農田(地),人均分別有一畝特色高效經濟林果和經濟作物,年人均有一頭(只)商品畜出售,有一個勞動力掌握一門脫貧致富技術。
(2)自然村“六有”:有進村入組的簡易公路,村內有整潔暢通的硬化道路,有安全衛生的飲用水,有進村入戶的通電條件,有廣播電視、電話信號覆蓋,有一批勞動力受到培訓和轉移輸出。
(3)行政村“六有”:有進村公路和行道樹,有合格的村委會辦公用房、支部活動室、衛生室、文化室、獸醫室,有群眾信任、團結幹事、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好班子,有切合本村實際的未來五年發展好規劃,有可持續增收的好路子,有維護群眾利益的好制度。
著力使基礎產業得到夯實,有1—2個特色產業,初步形成主導產業突出、規模發展迅速、帶動增收明顯、覆蓋貧困農戶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基礎設施顯著改善,中低產田改造基本完成,生產生活用水困難得到解決,建制村公路、電、通訊設施、廣播電視實現村村通,戶戶有符合要求的抗震安居房。基本素質明顯提高,有一批勞動力受到農業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並實現轉移就業,有良好的村規民約,戶均有1人以上達到新型農民要求。基本保障初步建立,有合格的村衛生所、衛生室和村醫,逐步實現農民有法律保障,群眾有醫療保障,困難農戶有生活保障,軍烈屬有救助保障,老年人有養老保障。基本隊伍堅強有力,村委會有辦公用房和科技文化活動綜合場所,兩委班子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健全,社會秩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