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1條詞條名為新發村的結果 展開
- 安徽省郎溪縣新發鎮轄村
- 貴州省威寧縣玉龍鄉下轄村
- 湖北省孝感市雲夢縣伍洛鎮新發村
- 雲南宜良縣北古城鎮新發村
- 雲南省宣威市來賓鎮新發村
- 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芳華鎮新發村
- 雲南省會澤縣待補鎮新發村
- 雲南省宣威市田壩鎮新發村
- 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盤江鎮新發村
- 雲南省曲靖市馬龍縣納章鎮新發村
- 雲南省宣威市落水鎮
- 樟木鎮新發村
- 雲南省紅河彌勒縣新哨鎮新發村
- 雲南省祿勸縣轉龍鎮下轄村
- 雲南省宣威市務德鎮新發村
- 雲南彌渡縣寅街鎮下轄村
- 雲南省昆明安寧市連然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長底布依族鄉新發村
- 雲南省宣威市龍潭鎮新發村
- 雲南省宣威市龍場鎮新發村
- 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河西鄉新發村
- 雲南省曲靖市馬龍縣大庄鄉新發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老廠鄉新發村
- 雲南富民縣新發村
- 雲南富源縣黃泥河鎮新發村
- 貴州省威寧縣岔河鄉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老廠鄉新發村
- 雲南省巍山縣永建鎮下轄村
- 山東利津縣新發村
- 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崗烏鎮新發村
- 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滇源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馬龍縣王家莊鎮新發村
- 雲南富源縣富村鎮新發村
- 雲南省尋甸縣聯合鄉下轄村
- 黑龍江嘉蔭縣新發村
- 雲南省昆明東川區湯丹鎮新發村委會
- 雲南省尋甸縣鳳儀鄉下轄村
- 雲南省祿勸縣茂山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十八連山鄉新發村
- 黑龍江延壽縣新發村
- 雲南箇舊市新發村
- 貴州省納雍縣鍋圈岩鄉新發村
- 貴州省威寧縣草海鎮下轄村
- 黑龍江肇源縣新發村
- 雲南石林縣新發村
- 雲南省文山西疇縣法斗鄉小灣
- 雲南會澤縣上村鄉新發村
- 雲南省宣威市得祿鄉新發村
- 雲南省尋甸縣六哨鄉下轄村
- 雲南省尋甸縣金所鄉下轄村
- 雲南會澤縣迤車鎮新發村
- 雲南省普洱墨江縣聯珠鎮新發村委會
- 華寧縣青龍鎮下轄村
- 雲南省祿勸縣烏東德鎮下轄村
- 雲南省尋甸縣甸沙鄉下轄村
-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二站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富樂鎮新發村
- 雲南宜良縣匡遠鎮新發村
- 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炎方鄉新發村
- 雲南省尋甸縣河口鄉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菱角鄉新發村
- 雲南省尋甸縣柯渡鎮下轄村
- 雲南富源縣中安鎮新發村
- 雲南曲靖麒麟區沿江鄉轄村
- 雲南省麒麟區東山鎮下轄村
- 元江縣咪哩鄉甘岔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海北頭鄉下轄村
- 貴州畢節市納雍縣寨樂鎮新發村
- 貴州畢節市納雍縣鍋圈岩鄉新發村
- 江蘇省興化市海南鎮新發村
- 昆明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羊街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阿崗鎮新發村
- 雲南富源縣營上鎮新發村
- 貴州畢節市大方縣理化鄉新發村
- 尋甸回族塘子鎮易隆村委會下轄村
- 雲南曲靖馬龍區轄村
- 雲南省昆明官渡區大板橋新發村委會
- 貴州畢節市大方縣鼎新鄉新發村
-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埠子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沿江鄉下轄村
- 雲南省尋甸縣羊街鎮下轄村
新發村
湖北省孝感市雲夢縣伍洛鎮新發村
村域位於伍洛鎮東部,緊鄰孝感城區,距孝感5公里,雲夢12公里,316國道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3 個村自然灣,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13人,勞力843個,耕地面積998畝,主要作物以水稻為主,兼種棉花、油菜等經濟作物。
新發村緊鄰縣河,村內河道交錯,塘堰眾多,全村可養殖水面200 畝,其中精養漁池98畝,藜蒿種植面積460畝,占伍洛藜蒿基地面積的25%。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路燈。全村人口全部通用自來水,太陽能,電,有線電視,固定電話,行動電話。該村到鎮政府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為柏油路;到2010年底,全村共擁有汽車98輛,拖拉機85輛,摩托車1022輛。 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86戶;建有小水窖80口,已基本實現了小康。
2008年全村實現經濟收入75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6869元,全村85%以上的勞力常年在外務工,主要集中在東北、江浙、廣東一帶從事建築業、服務業等,打工收入佔到農民總收入的90%以上,是典型的勞務外出務工型村
該村有農戶117戶,共鄉村人口421人,其中男性215人,女性206人。其中農業人口410人,勞動力226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29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人,占人口總數的3.7%;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85人,參合率 95.77 %;享受低保6人。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發小學,中學生就讀到伍洛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1公里,距離中學18.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5人,其中小學生96人,中學生63人。
新發村是個華中小村,面積 佔全國總面積的千萬分之一。窯頭村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原則,努力發揚“艱苦奮鬥,團結奮鬥,服從分配,實績到位”窯頭村精神,走共同富裕之路。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全村產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的小康村,基本實現了農村城鎮化,農業工業化,農民知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