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

北大保安

張國強,男,河南汝陽人,北大保安隊副隊長,當初從農村到北大時,只有初中文化,通過十幾年的刻苦學習,成了擁有多個學歷證書的保安,用知識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簡介


學歷證書最多的保安
學歷證書最多的保安
張國強,男,北大保安隊副隊長,從“保安哥哥”到“保安叔叔”,從普通小兵到副大隊長,在北大的17年,是張國強從農村走向城市的奮鬥史,也是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學習史。他是北大保安隊里學歷證書最多的保安,他說:“其實學習還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證書


張國強剛到北大當保安時,只有初中學歷,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考取了:北大法律自考專科證書、清華大學法學本科畢業證、中央黨校經濟管理本科畢業證、律師執業資格證、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證等。中隊長戲稱他是“學歷哥”,張國強趕忙否認:“我學習可不是為了考證。”

學習史


1994年年初,他19歲,原本在工地里打工,因被一家保安公司選中,離開家鄉河南汝陽到北京接受保安培訓。
1994年4月24日,一輛大巴車載著他和隊友們從西側門駛入北大,3天後,他被分到北大的留學生公寓勺園,他認為這裡並不屬於自己,不會在這裡干長,他有自己的理想:當兩三年保安后,找機會做生意,多賺點錢。
那時,他在勺園值夜班,負責巡邏、防火、防盜。白天有空時,就去大鐘寺的蔬菜市場轉悠,琢磨著自己能不能弄個攤位賣菜,後來跑到中國農業大學了解種植項目,想學習養豬,還報了個修電器的培訓班,想以後開個家電維修站。那時的他一定不會想到,10多年後,他用“有很強的小農意識”來形容自己的那段歲月。
用知識改變命運的願望從何時萌發,他自己也說不清楚。在北大的時間越長,他越喜歡這個地方。他剛來時口音重,普通話說不好,留學生用英語向他問路,他壓根聽不懂,但沒有人笑話他。他覺得這裡的老師和學生都很禮貌,“說起話來也好聽”,學生們親切地叫他“保安哥哥”。學校領導過年過節發了東西,還會給保安隊送來。他還聽說,北大學生畢業后每個月起薪最少1000元,而自己在工地上一個月才賺100元。
他越來越羨慕這裡的學生,每天早上6點出操跑步時,總是忍不住多瞅幾眼在未名湖畔背單詞的同齡。2006年的一個晚上,10點半,到了下自習的時間,數不清的學生從教學樓和圖書館里湧出,那一刻,他突然覺得,“學習是這麼美好的事情”。
“我想學習”,張國強徹底被感染了。可是他不知道該從何學起。1997年下半年,聽說隊里有人參加了自學考試,他也動了心思。“小學時我學得挺好的,可上的是村小,初中時到了鄉里上學,有不會的題也不敢問,結果高中考得不理想,一賭氣,就出來打工了。”張國強形容自己“自卑且自尊心強”,所以,決定參加自考時,怕考不上被人笑話,就拿要學一個函授當掩護,不敢告訴任何人自己真正想考的其實是北大。
他選擇的專業是法學,第一門考法理學,他連字都認不全,弄了本字典,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查,使勁背,結果第一次考試就考了60分,剛好過線。到自考辦拿成績單那天,他“簡直樂瘋了”,覺得自己是塊學習的料。
接下來的兩年,他學得很拚命。如果不在崗上當值且沒被安排其他任務,他就“啃”書本。就算是坐火車回老家時,他也拿著書在看。他最集中的學習時間是早上起床后、晚上臨睡前,他寫了張“每天必須學習4個小時”的字條壓在桌子上的玻璃板底下。有時,看到周圍的隊友業餘時間在看電視、打籃球,他也心裡痒痒的,但一想起自己在水泥廠打工時,背著麻袋裝的行李走在路上,路人都躲著他走,就會咬牙學下去。夏天太熱了,他晚上跑到勺園的路燈下看書,路過的老教授說“小張真不錯,好好加油”,他就覺得像打了強心針一般。
那段時間,他喜歡看《讀者》、《青年文摘》一類的雜誌。一次,在《演講與口才》上看到雜誌社徵集讀者對人生的感悟,他就寫了一句話寄了過去:“所處位置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前進的方向。”他沒有想到,這句感言很快就被刊發。“一下子很轟動,很多中學生給我寫信,有一厚摞子。”他用手比畫著。
若不是大學語文的“拖累”,張國強能更早地完成自考。“很多文言文,讀起來很難。第一次沒考過。”2011年,當他終於考過了大學語文時,他完成了自考的所有科目,拿到了大專文憑。“那個年頭,大專還是可以的。”張國強覺得,他一直以來的自卑感被征服了。
就是在那個時候,他晉陞為北大保安隊的中隊長,他覺得自己應該更進步一些,決定參加成人高考,考本科。他報考了中央黨校的經濟管理專業和清華大學的法學專升本,結果兩個都考上了,他憑著毅力把兩個本科學位都學了下來。隨後,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司法考試,他覺得這個考試很來勁,“是和本科生在一個層面競爭,都是高手”。考了3年,他把司法考試攻了下來,最近,又拿到了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證。
知道張國強的人越來越多了。幾年前他就被中國教育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等媒體報道過,最近北大17年來“飛”出300多名大學生的新聞成為焦點,他又成了不少媒體追逐的“典型”。走在北大校園裡,有學生認出他:“你不就是那個學歷最多的保安!”在他的家鄉,他也小有名氣,老家的領導來到北京也要找他聚一聚。
雖然是“學習”讓他擁有了這些,可他很不喜歡別人說他只知道學習,他不斷強調工作是才第一位的,“不能因為學習耽誤工作,這是我的原則”。做保安17年,他被北京市保安總公司兩次授予二等功,被評為河南省外出先進務工創業青年,從一個保安小兵,一路升為北大保安隊中隊長、副大隊長。“倒不是說我做了少驚天動地的事,我是踏踏實實地干出來的。”
如今總有人問他:“你現在學歷高了,為啥還當保安,怎麼不做點有價值的工作?”他不認可這樣的說法:“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工作和實現價值,社會越進步,人對安全的需求就越大,這個行業有發展,我要用我的學識在這個行業里好好發展。而且,北大的老師和學生,哪個不是國家的人才,保護好他們,怎麼能說沒有價值?”
讓他滿足的不只是職業上的成就感。這幾年,他的妻子也來到北大打工;每年放假,他留守在家的兩個孩子就會來北大“度假”;老家有人要打官司,會打電話向他諮詢;北大保安隊學習氛圍很濃,隊友們請教學習上的問題總是愛找他。這些都讓他感覺很享受。回想過去,他說唯一的遺憾是,“當年沒有機會正規地念書念上去”。在他心裡,能從小學一路讀到大學,“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