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博物館
皖西博物館
安徽省皖西博物館屬市級綜合性博物館,是全國重點博物館,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始建於1980年,佔地1.3萬平方米,系仿徽派建築。建築面積近4500平方米,其中展廳1500平方米,文物庫房1150平方米,環境幽雅,景色宜人。內設陳列部、保管部、保衛部、辦公室。在職職工26人,其中本科5人,大專12人;副高3人,中級11人。
六安是皋陶後裔的封地,商為六國。春秋時成為楚的屬地,是吳楚百年之爭的古戰場。漢代九江王,淮南王英布,六安王劉長、劉慶均建都於此。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工農紅軍的搖籃之一。六安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現有地面文物1700多處,館藏文物2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300件。有全國歷史文化名城1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0處和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38處。境內出土的文物數量多、品種全、級別高,楚大鼎、越王劍、鄂君啟金節等珍貴文物全國罕見,2006年發掘的雙墩一號漢墓更是名震海內外,被評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皖西博物館新館坐落於六安市政務新區市行政中心東側,規劃總用地面積2.7萬㎡,地上3層,地下1層,總建築面積1.2萬㎡。建築設計獨特、結構新穎,以三層主殿為中心,南面為兩層東、西耳房,背面為凹字型兩層后樓。形體採用宮廷加庭院式布局,以漢代建築的演化結合傳統徽派民居院落空間,整體體現漢代建築風格。
皖西博物館展館共有9個展廳,6800平方米,現館藏文物標本近萬件,雖為中型地方史志性綜合博物館,但館藏量居全省博物館第二。它由六安歷史文物精品和皖西革命為基本陳列內容的《走進皖西》和《皖西廬劇藝術》、《皖西民風民俗》、《元亨紀念館》3個專題陳列館組成,相對自成系統,具備文物收藏、保護、展示、教育和研究的功能。“走進皖西”包括“皋陶魂”、“古代英傑”、“紅旗漫卷”三大部分。以青銅文化、陶瓷文化、葬制文化、紅色文化為主題,以文物、文獻、歷史圖片為載體,結合館藏實際,通過場景、模型、數字技術、圖文等多種輔助手段,展示皖西在中華民族文明史、中國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貢獻。專題陳列分為“皖西廬劇藝術陳列”、“皖西民風民俗陳列”、“元亨療馬”。
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8145件/套,其中珍貴文物3142件/套,參觀人數18.1萬人次。
唐壽州窯四系盤口壺
高32cm、口徑11.5cm、底經12cm,1981年六安丁集新塘徵集。壺,是古代盛水器,各式各樣。瓷壺一直是各地窯口生產的大宗產品。盤口壺是東漢至唐代較為盛行的一種瓷製品。西漢時,有的喇叭口壺已在口頸交接處做出一條稜線,東漢前期,稜線更加突出,口頸外斜,初具盤口的樣子,到了東漢中期即演變成盤口壺。它的外型也由矮小逐漸發展到高大,盤口逐漸高起,頸部由短到長,腹部由圓發展到橢圓,系由環形演變為橋形,后又變成條狀。盤口壺以四系居多,這件壽州窯四系盤口壺的重心在下,盤口深,長頸、鼓腹、平底、肩部飾四系。雖然器體高大,但比例協調線條柔和,造型較為優美。
漢漆皮彩繪陶鍾
漢漆皮彩繪陶鍾高34.6cm,口徑12cm,腹圍84cm,底徑17cm。泥質灰硬陶。侈口,束頸,溜肩,扁球腹,圜底近平,圈足外侈。肩部帖附對稱的鋪首銜環兩隻,肩、腹部各有凸寬頻紋一周。器表均施褐色漆皮,自口沿以下至腹部用紅白兩色相間繪寬頻紋、三角紋、蕉葉紋和雲鳥紋,圈足部以紅彩繪寬頻紋和波浪紋。
漢陶灶
1995年4月4日城東開發區223號墓出土。泥質細灰陶。灶台近船形,後端立煙囪。檯面上有三個圓形灶口。灶壁豎直,側、後壁均高出檯面,前壁開半圓形柴草口。中間灶口上置釜,釜上置甑,釜前後灶口上分別放置一盆一罐。
清窯變穿帶瓶
國家文物商店總店撥交高29.9cm,口長11cm,寬8.8cm,腹長19cm,寬17cm:足長12.3cm,寬9.3cm,景德鎮官窯製品。長方形直口,方唇,溜肩,弧腹,長方圈足。口、頸四角內窩,頸兩側帖附兩個長方貫耳。腹前後壁各有一片雞心狀凸起。器壁厚重,內外滿釉。器表以銅紅釉為主,在四棱、兩耳、兩側腹壁等處間有青、黑兩色釉。底部有“大清光緒年制”六字三行篆書青花款。
元.雕花人物銀盞與托盤
盞與盤組合。盞敞口、鼓腹。矮圈足,對稱式人物豎耳,中心膝坐一童子玩弄一花球,兩耳即為兩個頭扎雙髻,身著長衫的少女,站在蓮花上,雙手扶著盞沿,凝視盞內男童。盞外通體飾凸起的折枝花卉。托盤平折卷沿,淺腹,平底。沿飾忍冬花,盤口飾牡丹花,四周花叢中兩對童子,各手持折枝花卉作舞蹈狀,形象逼真,花朵怒放,人物生動可愛。
六安市位於安徽西部,大別山北麓,俗稱“皖西”,是大別山區域中心城市。現轄金安、裕安兩區和壽縣、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縣,以及省級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全市159個鄉鎮、8個街道、85個城市社區、2846個村民委員會。總面積17976平方公里。2007年總人口698萬人。有29個民族,以漢族人口為主,少數民族佔0.7%,以回族居多。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生產總值(GDP)完成439.83億元,其中一產112.11億元、二產158.86億元、三產168.86億元;財政收入32.9億元。
遠在新石器時代,六安就有人類活動。上古時,這裡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動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於六(音lù)。禹封其少子於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稱“皋城”。至西周,境內形成英、六、蓼、群舒諸方國。春秋、戰國時期屬楚。秦屬九江郡。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國,“六安”之名沿襲至今。三國時由魏控制。兩晉時,分屬豫周的安豐郡,揚州的淮南郡、廬江郡。隋時,分屬淮南郡和廬江郡。唐時,分屬壽州和廬州,其間置舒城縣和盛唐縣。兩宋時,大致與唐相當。元末,始設六安州。明時,北屬壽州、南屬六安州。清初,屬江南行省右布政使司所轄的壽州和六安州。江南行省改為江蘇、安徽兩省后,屬安徽省鳳潁六泗道的六安州。中華民國初年,壽縣、霍邱屬安徽省淮泗道,其餘縣區屬安徽省安慶道。1931年,六安、霍山(含今金寨縣一部分)和英山、羅田、商城五縣成立工農民主政權,曾稱“五星縣”。1940年,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1947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1949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地區專員公署,隸屬皖北行署。1952年,皖北行署與皖南行署合併為安徽省。此後,廬江縣一度划入六安專區,后劃歸巢湖專區;肥西縣曾兩度划入六安專區,后劃歸合肥市。1978年,以六安縣城關及近郊組建縣級六安市。1992年12月,六安市與六安縣合併,稱六安市(縣級)。1999年9月,國務院批准六安撤地設市,原縣級六安市分設為金安區、裕安區。2000年3月,省轄六安市成立。
六安歷史上是戰略要地。古詩讚曰:“屏障東南水陸通,六安不與別州同。山環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發生在這裡的不少重大歷史事件,對中國的歷史進程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戰國後期,楚考烈王遷都壽春,使壽春成為楚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公元383年10月,東晉迎戰前秦,在壽陽(今壽縣)淝水取得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的勝利,改變了北強南弱的局面,開始了南北朝對峙。辛亥革命時期,壽州崛起的淮上軍,成為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一支勁旅,先後光復了六安、霍邱、潁上、阜陽等23個州縣,推動了江淮地區的革命發展,在近代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六安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早在1920年,以辛亥革命老戰士朱蘊山為代表的六安進步知識分子,就組織了“中國革命小組”,從事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和反帝反封建活動。1923年,壽縣小甸集成立中國共產黨特別支部,直屬黨中央領導,是安徽建立最早的黨組織。1929年,相繼爆發了立夏節起義和六霍起義,誕生了紅十一軍三十二、三十三師,創建了皖西革命根據地。皖西成為紅軍的搖籃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2年3月,徐向前在這裡指揮了歷時48個日日夜夜的蘇家埠戰役,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第三次圍剿”,取得了鄂豫皖蘇區空前的大勝利。抗戰初期,六安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度成為安徽省首府,國共兩黨的重要機構設駐於此。1938年2月,安徽省抗日民眾總動員委員會在六安成立,董必武曾在這裡指導和推動抗日救亡運動。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成為中國革命戰爭中的重大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