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桃仁
山桃仁
山桃仁為薔薇科植物山毛桃的乾燥成熟種子的名稱,又稱榹桃、山毛桃、野桃、花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原名桃核仁,列為下品。它對氣候條件要求不嚴,除極熱極冷地區,但以冷涼溫和氣候生長最佳,可以入葯,主治活血祛痰,潤腸通便。用於經閉,痛經,跌扑損傷,腸燥便秘。
山桃仁
桃對氣候條件要求不嚴,除極熱極冷地區,但以冷涼溫和氣候生長最佳。
山桃仁
桃為一古老栽培植物,原產我國溫帶地區,現廣植於南北各省區和全世界各大洲。山桃仁分佈於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四川等省。山桃仁主產於陝西延安、渭河、山西黎城、壺關、河北承德、易縣、山東泰安、安丘、四川三台、敘永、宜賓、雲南昭通、文山、河南洛陽、新鄉及北京密雲、懷柔、新疆和田、西藏。
味苦、甘,性平。歸心、肝、大腸經。活血祛痰,潤腸通便。用於經閉,痛經,癜瘕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秘。功用:歸心、肝、大腸經。活血祛痰,潤腸通便。用於經閉,痛經,癜瘕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秘。常用量5-10克。
含苦杏仁甙(amygdalin)、苦杏仁酶(emulsin)、脂肪油等。
山桃仁種子呈類卵圓形,較小而肥厚,邊緣不薄,長0.9-1.5cm,寬約7mm,厚約5mm。種皮紅棕色或黃棕色,表面果粒狀突起較粗而密。以粒飽滿、完整者為佳。
顯微鑒別:山桃仁種皮表面觀:石細胞類圓形,紋孔明顯,直徑42-300μm,常可見到石細胞因扁壓而呈同心圈或一側有突起的頂端。粉末中石細胞黃色,多數成基部膨大的三角形,頂端略尖或圓,少數平截,並有類圓形、窄長圓形,高70-300μm,寬42-150μm,無孔溝的一端壁厚6-10μm,薄壁一端,紋孔明顯,單細胞毛梭形,毛罕見,長100-570μm。
本品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原名桃核仁,列為下品。《名醫別錄》記載:今處處有,京口者亦好,當取解核種之為佳,又有山桃其人不堪用。《圖經本草》載:"京東陝西出者尤大而美,大都佳果多是圃人以他木接根上栽之,遂至肥美,殊失本性,此等葯中不可用之。《本草衍義》載:"山中一種,正是月令中桃始華者,但花多子少,不堪啗,惟堪取人。數種入葯,惟以山中自生者為正"。《本草綱目》記載:桃品甚多,易於栽種,且早結實。惟山中毛桃,即爾雅所謂榹桃者,小而多毛,核粘味惡,其仁充滿多脂,可入藥用,蓋外不足者內有餘也。
據上所述,古時所使用的桃仁,多以桃為主,有經過嫁接的桃和沒有嫁接的桃,認為以沒有嫁接的桃仁為佳,而山桃仁則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