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鄉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下轄鄉

建設鄉,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下轄鄉,地處達日縣西部,東與吉邁鎮接壤,南與莫壩鄉相鄰,西與桑日麻鄉相連,北依黃河。行政區域面積1479.13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建設鄉戶籍人口有3338人。截至2019年10月,建設鄉下轄4個行政村。

建設鄉畜牧業以飼養牲畜為主。2011年,建設鄉人均牲畜39隻(羊單位)。2011年,建設鄉建立3個牧民委員會專業合作社。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建設鄉常住人口為3506人。

歷史沿革


1956年,為建設鄉。
1958年,成立建設公社。
1962年設建設鄉。
1969年改設建設公社。
1984年改設建設鄉。
建設鄉
建設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建設鄉下轄4個行政村:沙日納、側日哇、達日龍、長查;下設14個牧業合作社。
截至2019年10月,建設鄉下轄4個行政村:測日哇村、沙日納村、達日龍村、長查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建設鄉地處達日縣西部,東與吉邁鎮接壤,南與莫壩鄉相鄰,西與桑日麻鄉相連,北依黃河。行政區域面積1479.1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建設鄉平均海拔4100米左右。

氣候特徵

建設鄉屬典型的大陸性高原氣候,年平均氣溫-0.3℃,全年無絕對無霜期,年降水量平均540毫米。冷季9個月,夏季烈日暴晒乾旱,年日照2000小時,牧草生長期短,植被稀疏,草產量低,草場退化較嚴重,黑土灘面積逐年擴大,鼠害日益嚴重。牧草從4月下旬開始返青,生長期150天左右。
最高氣溫絕對值為24.6℃,最低氣溫絕對值為-34.5℃,晝夜溫差10℃—20℃。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建設鄉轄區總人口2806人。總人口中,男性1397人,佔49.8%;女性1409人,佔50.2%。
截至2018年末,建設鄉戶籍人口有3338人。
建設鄉是全民信教的藏族聚居地,全鄉有4個牧委會,4座寺院,14個牧業合作社,665戶。
根據達日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建設鄉常住人口為3506人。

經濟


建設鄉土地總面積2218640畝。其中黑土灘面積887654畝,佔全鄉土地總面積的40%,草場面積1331148畝,佔全鄉土地總面積的60%。
建設鄉,距縣府駐地28千米,以藏族為主。
建設鄉有草場面積133.1萬畝。畜牧業以飼養牲畜為主。2011年,人均牲畜39隻(羊單位)。畜種改良牛1660頭、羊2493隻。飼草基地種植41.5萬畝。新建貯草棚1.49萬平方米。牲畜暖棚新建16.6萬平方米。2011年,建設鄉建立3個牧民委員會專業合作社。
2006年末,完成多年生大面積種草1處,共計2000畝,圈窩子種草任務為每戶每處都需種草。圈窩子種草100處,圍欄草場面積575處143750畝,打儲飼草150000公斤,定居點245戶,14700平方米。共修建暖棚476座、98120平方米。全鄉各類牲畜存欄37472頭(只、匹),其中:牛25527頭、羊11652隻、馬293匹,適齡母畜20508頭(只、匹),其中:牛15916頭、羊4512隻、馬293匹;人均佔有牲畜15頭(只、匹)。
全鄉國民經濟總收入591.2158萬元,其中:牧業收入320.517萬元;副業收入264.3917萬元,戶均純收入為5684.6元,勞均收入為4271.45元,人均收入為1516.34元。人均收入最高的合作社為二大一小,人均收入2140.32元,人均收入最低的合作社為一大二小,人均收入1304.50元。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建設鄉有六年寄宿制小學1所,在校生284人,教職工40人,專任教師29人。校舍建築面積2498平方米。圖書2000冊。15—50周歲非文盲率96.04%。

醫療衛生

2011年,建設鄉有衛生院1個,全年門診治療1103人(次),住院就診34人。牧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16—59周歲牧民參合887人;60周歲以上226人,參合率62%。

社會保障

2011年,建設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189戶,人數372人,年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1萬元;五保戶62人,發放五保供養金4.34萬元。

交通


建設鄉境內有S101公路穿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