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角吻
合角吻
合角吻是傳統建築脊飾之一。指重檐下檐正面和側面博脊相交處的吻。
合角吻古建築瓦作藝術構件,又稱“合角獸”。安裝在轉角處,是封護重檐屋頂形式下層圍脊的琉璃製品,其平面為直角形,有兩側相同的獸面。它與兩條圍脊和一條戧脊交匯,起防止雨水滲漏作用。 《清式營造則例》圖例中反映的“合角吻”,雖然尺寸明顯小於正吻,但“合角吻”形象與正吻很相似。“合角吻”出現於在宋以後的建築上,多層建築是“合角吻”產生的基礎,明清的大式建築中普遍使用。明代“合角吻”的劍把,向內彎曲,清代的垂直,是兩個時期的不同風格。
在重檐結構的下層屋檐中,正面側面博脊交接處安砌合角吻。
合角吻工程量以份計算,(每角算一份)。合角吻定額以其安砌(高在60cm以下、60cm以上)的數量設項,合角吻按其安砌規格及其數量計算工程量,套用其相應定額項目。
正吻是用於正脊兩端的構件,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龍形,又稱大吻或龍吻,面飾龍紋四爪騰空,龍首怒目,張口吞住正脊,龍背上插著一柄寶劍。另一種是獸形頭朝外,似乎在望著什麼東西,故稱為望獸,嚴格地講,望獸應屬於獸類,不能稱吻,但因其功能完全與吻相同,故多混用,不過有等級區別。在宮殿、廟宇等級別較高的建築物,一般使用大吻,在城門、鼓樓等級別較低的建築物多使用望獸。
垂獸是安裝在垂脊上的飾物,其形象有似望獸,外釉中空,插入垂獸樁內。
寶頂是安裝在攢尖屋頂尖端的構件、由寶頂座及寶頂珠兩部分組成。寶頂座同須彌座一樣,由上下枋、上下梟、束腰、圭腳等構成。寶頂珠呈球體,外圓中空,也有其他形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