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2條詞條名為財政學的結果 展開
財政學
第3版
《財政學(第3版)》是201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財政學是大學本科經濟學專業和公共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同時也是財政學專業主幹課程。本書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一是財政基礎理論,包括財政的目標與評價標準、財政的起因與職能、財政決策與政府失靈、外部性等;二是財政支出,包括財政支出的規模與結構、社會救助支出、社會保險支出、成本—收益分析等;三是財政收入,包括稅收原則、稅收的轉嫁與歸宿、稅收制度等;四是專題,包括政府績務、公共企業、政府間財政關係、財政政策等。
第1章導論 1
引例現實生活中的財政問題 1
1.1財政學的概念 2
1.2混合經濟中的財政 3
1.3財政學的研究方法 6
本章小結 9
基本概念 9
複習題 9
練習題 10
第2章財政的目標與評價標準 11
引例中國面臨經濟增長之痛 11
2.1效率 12
2.1.1效率的含義 12
2.1.2生產效率 14
2.1.3產品組合效率 17
2.1.4交換效率 20
2.1.5衡量效率的簡單法則 22
2.1.6競爭性市場的效率 23
2.2公平 26
2.2.1公平的作用 26
2.2.2社會福利主義的公平準則 27
2.2.3非社會福利主義的公平準則 28
2.2.4收入不平等的度量 31
2.3效率與公平的關係 31
2.3.1效率與公平的衝突 31
2.3.2效率與公平的協調 32
2.3.3競爭性市場中效率與公平的取捨關係 33
本章小結 34
基本概念 34
複習題 35
練習題 35
第3章財政的起因及其職能 36
引例颶風的啟示:自由市場並非萬能 36
3.1市場失靈 37
3.1.1市場失靈:政府經濟活動的起因 37
3.1.2市場勢力 38
3.1.3市場殘缺 39
3.1.4市場功能缺失 41
3.2財政職能 43
3.2.1財政職能的分類 43
3.2.2配置職能 43
3.2.3分配職能 47
3.2.4穩定職能 48
本章小結 48
基本概念 49
複習題 49
練習題 50
第4章財政決策與政府失靈 51
引例“選票”變成“股票” 51
4.1財政決策機制 52
4.1.1公共選擇與政治均衡 52
4.1.2財政決策機制及其特點 54
4.1.3一致同意規則:林達爾均衡 55
4.1.4簡單多數票規則 56
4.1.5出現投票悖論的原因 58
4.1.6中間投票人定理 59
4.1.7阿羅不可能定理 60
4.2財政決策主體的行為 61
4.2.1選民的行為 61
4.2.2利益集團的行為 62
4.2.3政治家和政黨的行為 64
4.2.4官員的行為 65
4.3政府失靈 66
4.3.1政府失靈的原因 66
4.3.2矯正政府失靈 68
本章小結 69
基本概念 70
複習題 70
練習題 71
第5章公共產品 72
引例中國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72
5.1公共產品的特性 73
5.1.1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特性比較 73
5.1.2不同類型的產品 73
5.1.3關於公共產品概念的進一步說明 75
5.2公共產品的提供 76
5.2.1私人產品的有效提供 76
5.2.2公共產品的有效提供 77
5.2.3公共產品市場提供的非效率 78
5.3公共產品理論的應用(一):國防 80
5.3.1國防支出的有效水平 80
5.3.2國防支出規模的確定 82
5.4公共產品理論的應用(二):教育 84
5.4.1教育的性質 84
5.4.2教育服務的有效提供 85
5.4.3教育支出方式及其經濟效應 86
本章小結 88
基本概念 88
複習題 89
練習題 89
第6章外部性及其矯正 90
引例長三角啟動中國排污權交易 90
6.1外部性的特點及其對效率的影響 92
6.1.1外部性的性質 92
6.1.2外部性的類型 92
6.1.3外部性對效率的影響 93
6.1.4對模型的進一步探討 95
6.2外部性的私人對策 97
6.2.1道德約束 97
6.2.2企業合併 97
6.2.3明確產權和談判:科斯定理 98
6.3外部性的公共對策 99
6.3.1徵稅 99
6.3.2補貼 100
6.3.3排污權交易制度 101
6.3.4政府管制 102
本章小結 104
基本概念 104
複習題 104
練習題 105
第7章財政支出的規模與結構 106
引例政協委員稱我國行政管理費用25年增長87倍 106
7.1財政支出的規模與類別 107
7.1.1財政支出的規模 107
7.1.2財政支出的類別 112
7.2財政支出增長的原因及其控制 114
7.2.1財政支出增長的理論解釋 114
7.2.2控制財政支出的制度安排 118
本章小結 119
基本概念 120
複習題 120
練習題 120
第8章社會救助支出 121
引例我國救助窮人的主要項目 121
8.1我國貧困人口的規模 122
8.2農村反貧困計劃 123
8.3城市反貧困計劃 127
8.4社會救助支出的經濟效應 128
8.4.1概述 128
8.4.2最低生活保障的經濟效應 129
8.4.3負所得稅的經濟效應 131
8.4.4實物轉移的經濟效應 134
本章小結 135
基本概念 136
複習題 136
練習題 136
第9章社會保險支出 137
引例中國醫改海外獲好評 137
9.1社會保險項目的構成及其特徵 138
9.2政府介入社會保險的依據 139
9.3養老保險的含義及其籌資模式 140
9.4養老金的給付 143
9.5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及其問題 144
9.6養老保險的經濟效應 146
9.7醫療保險及其經濟效應 147
9.8失業保險及其經濟效應 149
本章小結 149
基本概念 150
複習題 150
練習題 150
第10章成本—收益分析 151
引例伊拉克戰爭的巨大代價 151
10.1公共項目評價的特點及其標準 153
10.1.1公共項目評價的特點 153
10.1.2現值 154
10.1.3凈現值標準 155
10.2公共項目評價的步驟 157
10.2.1成本—收益分析的一般步驟 157
10.2.2公共項目成本和收益的類型 158
10.2.3公共項目成本和收益的度量 159
10.2.4貼現率的選擇 162
10.2.5通貨膨脹的處理 162
本章小結 163
基本概念 164
複習題 164
練習題 164
第11章財政收入概述 165
引例中國公路收費令世界瞠目 165
11.1財政收入的形式 166
11.1.1財政收入的各種形式 166
11.1.2財政收入體系 168
11.1.3我國當前的財政收入體系 169
11.2稅收的基本概念 170
11.2.1稅收的含義與特徵 170
11.2.2稅制要素 171
本章小結 175
基本概念 175
複習題 176
練習題 176
第12章稅收原則 177
引例美國富人排著隊放棄美國護照 177
12.1稅收的公平原則 178
12.1.1稅收公平的含義 178
12.1.2在稅制中實現公平 179
12.1.3實現橫向公平 180
12.1.4實現縱向公平 180
12.2稅收的效率原則 181
12.2.1稅收的超額負擔 181
12.2.2稅收超額負擔的根源 183
12.2.3減少稅制的超額負擔 185
12.3稅收的簡化原則 186
12.4最優稅收 187
12.4.1最優稅收理論的核心 187
12.4.2最優稅收理論的基本方法 188
12.4.3最優商品稅 189
12.4.4最優所得稅 190
12.4.5最優稅收理論的啟示 191
本章小結 192
基本概念 193
複習題 193
練習題 194
第13章稅收的轉嫁與歸宿 195
引例“聞稅漲價”后的稅負轉嫁能力 195
13.1稅收轉嫁的含義與類型 196
13.1.1稅收轉嫁與歸宿的含義 196
13.1.2稅收轉嫁的形式 197
13.2稅收歸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198
13.2.1商品課稅歸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198
13.2.2要素收入課稅的局部均衡分析 201
13.3稅收歸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203
13.3.1一般均衡分析的必要性 203
13.3.2一般均衡分析模型 204
13.3.3商品課稅歸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205
13.3.4要素收入課稅歸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206
本章小結 207
基本概念 207
複習題 208
練習題 208
第14章稅收制度 209
引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方案出爐 209
14.1稅收體系 210
14.1.1稅收體系的構成 210
14.1.2稅收分類 212
14.1.3稅制結構設計 213
14.2流轉課稅 216
14.2.1流轉課稅的特點與類型 216
14.2.2增值稅 218
14.2.3消費稅 222
14.2.4營業稅 224
14.3所得課稅 226
14.3.1所得課稅的特點 226
14.3.2所得課稅的類型 227
14.3.3個人所得稅 228
14.3.4公司所得稅 231
14.3.5社會保險稅 232
14.4財產課稅 233
14.4.1財產課稅的特點與類型 233
14.4.2一般財產稅 235
14.4.3特種財產稅 235
14.4.4財產轉讓稅 236
14.4.5中國的財產課稅 236
14.5中國現行稅制 237
14.5.1現行稅制一覽 237
14.5.2其他稅種 238
本章小結 240
基本概念 240
複習題 241
練習題 241
第15章政府債務 242
引例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超10萬億 242
15.1政府債務的概念及其分類 243
15.1.1政府債務的概念界定 243
15.1.2會計學視角的政府債務分類 244
15.1.3公共風險視角的政府債務分類 246
15.2債務償還能力與債務負擔 248
15.2.1借新還舊與債務償還 248
15.2.2利息支付的稅收負擔 248
15.2.3以通貨膨脹的方式拒絕償還債務 249
15.3政府債務與後代負擔 250
15.3.1新古典模型 250
15.3.2世代交疊模型 250
15.3.3李嘉圖模型 251
15.3.4總的看法 251
15.4政府債務風險及其管理 252
15.4.1政府債務風險及其分析框架 252
15.4.2財政對沖矩陣 252
15.4.3構建政府債務風險管理的基礎制度 254
15.4.4控制政府債務風險的主要措施 256
本章小結 257
基本概念 258
複習題 259
練習題 259
第16章公共企業 260
引例最賺錢央企仍索要巨額財政補貼 260
16.1公共企業存在的原因 261
16.1.1公共企業存在的一般原因 261
16.1.2公共企業存在的具體原因 262
16.2政府與公共企業間的財政關係 264
16.2.1政府對公共企業的投入 264
16.2.2政府從公共企業取得的收入 266
16.2.3公共企業赤字與政府財政 266
16.3公共企業的政府管制 267
16.3.1政府管制的理由 267
16.3.2政府管制的主要措施 268
16.3.3政府管制的效果評估 270
16.4公共企業的績效及其改革 270
16.4.1公共企業績效低下的原因 270
16.4.2公共企業績效問題的經驗證據 272
16.4.3公共企業的改革 273
16.4.4結論 275
本章小結 276
基本概念 276
複習題 276
練習題 277
第17章政府間財政關係 278
引例加拿大財政醫療支出的層級劃分 278
17.1財政分權的理論依據 280
17.1.1地方轄區的形成及其最優規模的確定 280
17.1.2蒂伯特模型 281
17.1.3財政分權的優勢與不足 282
17.2政府間的支出劃分 284
17.2.1政府間財政職能的分工 284
17.2.2政府間支出責任的分工 287
17.3政府間的收入安排 290
17.3.1政府收入安排的原則 290
17.3.2政府間的收入劃分 291
17.4政府間轉移支付 293
17.4.1政府間轉移支付的概念和形式 293
17.4.2政府間補助的經濟效應 294
本章小結 297
基本概念 298
複習題 298
練習題 298
第18章財政政策 300
引例我國出台新一輪積極財政政策 300
18.1經濟波動的特徵及其機理 301
18.1.1經濟波動的特徵 301
18.1.2經濟波動的機理 303
18.2財政政策與經濟穩定 306
18.2.1財政政策的效應 306
18.2.2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與配合 307
18.2.3財政政策的論爭及其發展 308
本章小結 310
基本概念 311
複習題 311
練習題 311
辭彙表 312
參考文獻 326
財政學(第3版)
目錄
XVIII
X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