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平儀
簡平儀
簡平儀分三重:上重盤為北地平盤,外周圈刻十二月份,每月30°,次內刻十二時辰,盤中心為北極,上附時刻盤。中重盤為天盤,其一面為北極恆星盤,上刻陰曆日、赤道十二宮、周天360°、二十四節氣、赤經線、黃道、銀河系,沿赤道布列二十八宿,並按一至六等星標註。
目錄
名稱:御制銅鍍金簡平儀時間:康熙二十年(1681年)類別:宮廷科技儀器製作:清宮造辦處直徑:星盤直徑32.1cm原屬:清宮舊藏現藏:故宮博物院介紹天盤的另一面為赤道南極恆星盤,除星象圖有變化外,其餘與北極恆星盤大致相同。下重盤為南地平盤,盤心象徵著南極,中心設時刻盤、大游標,盤面刻有更線、節氣線、日出沒線等。簡平儀頂端附提環,上端鐫刻“簡平儀”,下端鐫刻“康熙二十年歲在辛酉仲夏制”銘文,為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所製造。簡平儀未設置窺管,無法進行實測,但通過演示可求日出、日落時刻,日出、日入五更時刻,某時刻上中天的星,某時月在某方等。如求某時刻上中天的星(上中天的星即指某星通過子午圈的現象),即將北極恆星盤向左旋轉,使當日太陽所在的赤道經度對準該時刻,視天盤午正位置上停留的星,即為所求該時刻上中天的星。中世紀時,配方廣泛使用星盤來測量天體高度,元初曾傳入中國,但由於與中國傳統的赤道坐標不相宜,一直未能引起重視。直到明末,傳教士利瑪竇等來華,再次將星盤傳入中國,與此同時,傳教士熊三拔編譯了相關的理論書— 《簡平儀說》 ,李之藻等人編著了《渾蓋通憲圖說》,才引起了有關學者的關注。參考資料
[1]中華收藏網 http://news.sc001.com.cn/collection/01/12/20070903/0421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