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技能的結果 展開
技能
漢語詞語
技能(jì néng),掌握並運用專門技術的能力。《管子形勢解》:“明主猶造父也,善治其民,度量其力,審其技能,故立功而民不困傷。”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然吾聞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閑如通其術,則吾不能知矣。”也作伎能。
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練習而形成的一定的動作方式或智力活動方式成為技能。它包括初級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前者是藉助於有關的知識和過去的經驗,經過練習和模仿而達到“會做”某事或“能夠”完成某種工作的水平。後者則要經過反覆練習,完成一套操作系統已達到自動化的程度。根據技能的性質和特點,可分為運動技能和心智技能。在進行較複雜的活動時,這兩種技能都是需要的。但對於不同職業和不同任務來說,這兩者的要求有所側重。高水平的技能是人們進行創造性活動的重要條件。
按其性質和特點的不同,技能可分為動作技能、智力技能和熟練。兩者的區別在於動作技能和熟練主要表現為外顯的肌肉骨骼的操作活動,如打球、騎自行車、織毛衣之類的技能和熟練;智力技能和熟練主要表現為內隱的認知操作活動,如心算、寫作構思、工程設計之類的技能和熟練。二者又有密切的聯繫,智力技能和熟練是動作技能和熟練的組成成分和調節者,而動作技能和熟練又是智力技能和熟練的體現者。在實踐活動中,可根據誰佔優勢,確定和判斷它是屬於何種技能和熟練。實踐活動既需要動作性的又需要智力性的技能和熟練的參與。
通過練習獲得的一定的活動方式稱為技能。由外部動作構成的技能為運動技能,如踢球、騎車、彈琴、寫字等;由頭腦內部完成的心智活動構成的技能為智力技能,如心算、閱讀、文章構思、疾病診斷等。運動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區分不是絕對的,許多運動技能都包含有智力技能的成分,如修車、安裝收音機等;在運用運動技能過程中,常有許多障礙或事故要排除、新的情況要處理,這就需要智力技能與運動技能的統一,如在交通擁擠的路上開汽車。
運動技能是通過練習逐漸形成的,一般要經過以下階段:①認知定向階段。即學習有關知識和原理,並對正確的動作模式形成鮮明的視覺表象的過程。在此基礎上,能基本完成單個動作,但呆板、不協調,不能形成連貫的系統。②動作系統初步形成階段。這階段開始掌握連貫的動作,注意力從認知轉向運動,從個別動作轉向動作的協調與組織。③協調完善階段。這階段動作已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連貫穩定的動作系統,速度和準確性提高,緊張及多餘動作消失。更重要的,這階段意識對動作的控制減弱,達到自動化的水平,調節動作的反饋方式由視覺控制轉化為動覺控制。這樣,動作的完成擺脫了對視覺及整個意識的依賴,使我們有更好的條件去處理其它的信息(如一邊看稿子一邊打字、一邊開車一邊做導遊),使我們能更順利地完成更複雜的任務,也利於根據不斷變化的情況靈活地運用技能。
技能的成績隨練習的次數與時間增加而提高,主要表現為動作錯誤次數的減少和動作速度的增加。練習成績隨時間提高的趨勢有以下幾種:①勻速增長。先快速增長以後增長變緩,增長先慢后快等;②較為常見的是高原現象。即在練習的中期,練習成績的提高發生停頓,此後又繼續提高,不少技能形成都表現為初期成績迅速提高、逐漸停頓、再提高、再停頓等一系列波浪前進的過程;③高原現象同練習中的疲勞有關,而更可能因為技能的進一步提高,要求舊有技能結構發生改變,這些都是培養技能時應注意的。有效的練習應遵遁學習規律,如確立明確詳細的練習目標、給予充分和及時的反饋、適當分散練習時間以防疲勞、注意遁序漸進等,並根據動作特點決定是採取分解練習還是整體練習。練習還應同原理的掌握、示範動作的表象的建立相結合。
教育學的基本概念之一:指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練習而形成的智力動作方式和肢體動作方式的複雜系統。技能帶有一定的操作技術性質,它以動作(行為)方式為人們所掌握,技能與能力不同。
1、技能是個體身上固定下來的複雜的動作系統,而能力則是個體順利完成活動任務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徵;技能是對動作和動作方式的概括,而能力則是對調節認識活動的心理活動過程的概括,是較高水平的概括。
2、學校教育的任何一個教學科目,不僅要教給學生系統的知識,同時還要形成一定的技能,知識和技能都是具體的教學內容,而能力則是教育所要達到的目的。
3、知識、技能的掌握,並不意味著能力的高低。在學校教育中,出現所謂“高分低能”的現象,說明了在教學過程中,反映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分數可能很高,而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卻仍有可能很低。
技藝才能。
1、《管子·形勢解》:“明主猶造父也,善治其民,度量其力,審其技能,故立功而民不困傷。”
2、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然吾聞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閑如通其術,則吾不能知矣。”
3、宋陸遊《丁未除夕前二日休假感懷》詩:“怨謗相乘真市虎,技能已盡似黔驢。”
5、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一:“文儒近臣不當崇尚技能,師法夷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