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抗毒素的結果 展開
- 抗毒素
- 免疫毒素
抗毒素
抗毒素
抗毒素(antitoxin):1、對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異性抗體。2、能中和某種毒素的抗體或含有這種抗體的血清。應用類毒素進行免疫預防接種,使機體產生相應的抗毒素,可以預防疾病。抗毒素產生於免疫球蛋白尚未明確分類的早期,是一類免疫球蛋白的總稱。這種動物來源的抗毒素血清,對人體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對病人提供了特異性抗毒素抗體,可中和體內相應的外毒素,起到防治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具有抗原性的異種蛋白,能刺激人體產生抗馬血清蛋白的抗體,以後再次接受馬的免疫血清時,可能發生Ⅰ型超敏反應(速髮型超敏反應),7-14天後還可能發生急性血清病,屬Ⅲ型超敏反應。
antitoxin
抗毒素
相對應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機體經產生外毒素而致病的病原菌,如白喉、破傷風、氣性壞疽等菌感染,即能產生抗毒素。外毒素經甲醛處理后,可喪失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成為類毒素。在醫療實踐中,應用類毒素進行免疫預防接種,使機體產生相應的抗毒素,可以預防疾病。在免疫治療中,常用細菌的外毒素、類毒素或其他毒物(如蛇毒等)對馬進行免疫注射,使馬產生抗毒素,然後取其血清,經濃縮提純製成抗毒素,這不僅可以提高效價,而且可以減輕副作用。
抗毒素產生於免疫球蛋白尚未明確分類的早期,是一類免疫球蛋白的總稱。這些免疫球蛋白現已歸入新的分類。
植物抗毒素是植物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在激發子作用下植物抗毒素生成機理及其作為生物農藥的先導是當前的研究熱點,但植物抗毒素除固有的抗菌免疫作用外,同時也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如大豆抗毒素具有抗氧化性、類雌激素作用等。近年來,因植物抗毒素在植株體內可被誘導合成的特性,其作為食品功能性成分研究受到關注。
常見的植物抗毒素和抗菌素主要包括萜類、酚類、吲哚類、雙苯類、香豆素類、醌類、內酯類、苯並呋喃類以及生物鹼類等。
以往對於植物抗毒素的研究主要在於植物抗病性、及其在植物體內的合成機制和途徑,也有人通過生物技術(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工程等)培育具有抗蟲、除草等作用的植物農藥。不斷增加的研究證明,植物抗毒素對人體同樣具有多重生物學活性,但其在健康的植株中不存在或是存在含量很低,通過在產中和產後經過外界的刺激和誘導在植株中可大量生成和富集。以植物抗毒素為功能性成分,利用其“可被誘導性”,篩選合適的誘導手段,提高其在植株中的含量,直接獲得具有高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天然食物及功能食品加工原料,為功能性食品的製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工程化手段。
櫻花素
櫻花素屬於黃烷酮類植物抗毒素,黃烷酮類化合物生理活性各種各樣,結構與活性關係密切。在A環和B環上被不同基團取代或相同取代基取代在不同的位置均會引起該類化合物的生理活性發生較大的差異,天然產物中的取代基多為羥基甲氧基、異戊烯基、苄氧基、糖苷配基以及香葉基(Geranyl),薰衣草基(Lavandulyl)等。
生物活性
植物抗毒素具有多種生物活性,但在健康的植株中沒有或含量很低,給抗毒素作為功能性食品添加因子的利用帶來困難。因植物抗毒素受到外界生物或非生物等激發子誘導后在植株中合成的特性,若能篩選合適的激發子對植株進行誘導,使功能性植物抗毒素在植株內大量合成,植株體即是功能性成分的天然加工廠,可獲得具備高生物活性的直接利用的天然產物,如富含白藜蘆醇的葡萄、富含大豆黃酮及大豆抗毒素的大豆等;也可獲得高質量的加工原料,提高功能性食品的加工效率,如功能性葡萄酒、豆製品等。
植物抗毒素濱蒿內酯(scoparone)是香豆素的衍生物,具有血管舒張、抗過敏等活性。捲心菜中含量豐富的brassinin是一種吲哚類植物抗毒素,具有抗癌作用。苯並呋喃類(benzofuran)植物抗毒素具有抗高血糖作用,且對肝轉移癌細胞和纖維肉瘤細胞有細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