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峒,位於台灣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口附近,是晚於艋舺而早於大稻埕的台北市舊聚落,目前最早有文字記載地名為台灣荷據時期之荷蘭文Pourompon,至清初方有中文字—大浪泵。
嘉慶七年(1802年)一群業號金同成之同安人在大浪泵開墾改稱大隆同,並建立信仰中心—
大龍峒保安宮。至清道光、
同治年間,因
北台第一舉人及中試人數眾者皆在大隆同,大隆同開始有大龍峒之別名,至今仍用此別名。
大龍峒分為大龍峒街(今哈密街)與陳悅記宅兩個空間單元,大龍峒街又包括大龍峒保安宮、四十四坎(頂街、隘門內)與下街,這兩個空間單元於咸豐三年(1853年)年前分別發展,之後合稱大隆同大龍峒。
大稻埕開發時間雖晚於大龍峒,卻因商業強度高於大龍峒,使大龍峒因與大稻埕之地理及人文相近下,而在產業上開始依附大稻埕。到日人來台,日人將艋舺、大稻埕、
台北府城合為殖民都市時,大龍峒轉為支持都市中心之服務區。大龍峒保安宮主祀神—
保生大帝為同安祖籍神,從
保安宮的祭祀圈分部可了解同安人的分佈幾乎包括整個
淡水河流域與基隆河下游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