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府城

台北府城

台北府城,1884年建造。在1904年被日據時期的台灣總督府拆除絕大部分,僅留下四座城門。台北城四座城門已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迹,名稱為台北府城(北門、小南門、東門、南門)。

基本簡介


這座用石材紮實建起的城池於1879年研議規劃、1882年開工,1884年才建造完畢。然而這座歷經多位清朝官員才建好的城池,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三十年。1904年,該城城牆被日據時期的台灣總督府拆除絕大部分,僅留下四座城門。
今台北城四座城門已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迹,名稱為台北府城(北門、小南門、東門、南門)。
18世紀中的清朝乾隆、嘉慶年間之後,大量泉州人移民跨海沿著淡水河靠岸定居台北艋舺,並與當地平埔族通婚後人口大增,艋舺因而大為興盛,於是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
其後,在艋舺地區1853年(清咸豐三年)分類械鬥或稱頂下郊拼落敗的泉州同安人,不得不整宗族舉家遷徙至大稻埕經商,也有所發展。此時,以艋舺與大稻埕兩地共同撐起的台北熱鬧聚落儼然成形。不過當時人口眾多的艋舺、大稻埕仍屬廳治偏遠的淡水廳管轄。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發生在與台北相隔數百公里的台灣南部牡丹社事件,是促使台北建城的遠因。因牡丹社事件緣故,喪失琉球宗主權的清朝,終於體會到日本擴張領土的準備,相對的,清廷也大幅改變對台戰略地位的觀感。清帝國終於了解,台灣是遏止日本侵略中國的前哨,於是想借台北升格來強化北台灣國防的光緒帝,於1875年批准了福建巡撫沈葆楨的『台北擬建一府三縣』奏摺,台北府正式成立。
經過
台北建府之議欽准不久,為求防務需求,試署知府林達泉於1878年(光緒四年)實地探勘,初步決定於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未開墾荒地構築台北城。並構想將重要台北府城官署、宗廟等建築設立其中。不料,林達泉未俟台北正式開府,即因積勞棄世於任。
1879年(光緒五年)台北正式開府。在首任知府陳星聚與其後1881年(光緒七年)上任的直屬長官福建巡撫岑毓英積極籌款興建,台北城終於1882年委由台灣兵備道劉璈正式開工興建。在陳星聚知府與台灣道劉璈兩相合作后,『台北城』終於在1884年正式完工。這座城市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座依風水建造的城池。
台北城完工之際,城內陸續動工的文廟(如左圖綠色標記)、武廟(藍)、聖王廟(文廟)(橘)、城隍廟(紅)、天后宮(黃)也陸續落成。除此,城內也相繼同時建造了淡水廳、台北府、布政使、台灣巡撫等衙門,此時台北城內儼然正式成為全台北甚至全台灣的宗教與政治中心。
辜開迎日
日軍進台北城想像圖;遠方可見北門1884年,清法戰爭,從基隆進軍北台灣的法軍進軍至暖暖一帶即被清軍擊退。為此趕工完成的台北城,幸運地免於受初次試練。不過,緊接著1895年的乙未戰爭,台北城卻也沒發揮本有的防禦功能。侵台日軍兵不血刃的就越過這台北城池的防務工事,輕易地進入台北城。
會如此,當時鹿港來台北經商的辜顯榮是關鍵人物。當時辜氏眼見在台任職的中國清朝官員一一離台,以清朝為宗主國的台灣民主國又頹圮不成氣候,為免城內持續動亂,於是自行請纓前往基隆帶日軍來台。這段迎日平亂過程,台灣通史則如以下描述:“林維源、林朝棟丘逢甲相率去,艋舺紳士李秉鈞、吳聯元、陳舜臣等議彈壓而無力可制。往商大稻埕李春生請赴日軍求鎮撫,無敢往者。鹿港辜顯榮在台北見事急,自赴基隆謁總督請定亂,許之,日兵遂進。十八日,能久親王至。二十一日,總督樺山資紀亦至,遂開府於此,以理軍民之政。”
除此之外,台灣總督府大志也有以下記載:“台北有如活地獄般混亂,士紳們決定派遣商人辜顯榮迎接日軍進城。七日,日軍終於兵不血刃地進入台北城。”
1895年6月7日,辜顯榮帶隊的日軍到達北門城下,城內老婦人陳法與家眷冒著城內動亂登上北城城牆,放下竹梯打開城門,日軍於是輕易進了台北城。同日,日軍舉行「始政式」,象徵日本正式統治中國台灣。
拆城見三線
2000年,使用台北城舊有石材作成,狀似台灣的現代藝術品。此作品現位於站前地下街。入台北城后的日人統治者,對於以守備日本為主的台北城存在價值,抱持不同看法。在1897年成立的「台北市區計畫委員會」就研議拆除城牆。隨即在1899年公告第一次市區改正計畫中,台灣總督府以街地整理與貫通道路為由,連同城內文廟、武廟一起,開始動手拆除部分台北城牆。 1900年,台灣歷史首次正式實施的都市計劃裡面,台灣總督府所進行的市區改正之「台北城內市區計畫」中,不但將所有護城河填平,將台北城垣至護城壕間的空地規劃為公園,並以增闢九個城門為由,開始小規模拆除妨礙道路貫通的台北城牆,西門也就是此時開始被拆除。
台北城門拆下后所做的台北監獄圍牆。
真正大規模拆除城牆,應該是1901年「第二次市區改正計畫」正式公告前後。該計劃重點乃加快本來就進行中的拆除城牆工事。該計劃中,台北城的所有城門本應該全數拆除,不過,因為拆除西門後的民意反彈,讓總督府改變了心意,留下了還沒拆除的北、東、南、及小南門。不久的1904年底,除了刻意留存的四座城門之外,台灣總督府幾乎已將台北城所有城牆拆除。其拆除下的石材則大多運往東門附近,建造後來名為台北監獄的台北刑務所與永久兵營(前陸軍總部所在,后改建為中正紀念堂(台灣民主紀念館)。此段圍牆現為市定古迹─台北監獄圍牆遺跡,也有一部分可以看到為北署﹙現在的台北市警察局大同分局﹚南側牆壁建材。
1909年以本有城牆路線與基石為準,興建寬度四十公尺的「三線路」正式完工。而之所以稱為三線路,是因為道路上設置兩大綠地,將路區分為「三塊」的原因。而多少描繪台灣人喪失城牆依靠的台北小調,對此三線路有所描述:「獨自無精打采,榕樹成排,連月兒影子,對等待的人都顯得纖細如柴。徬徨的心,也繞三線路徘徊。明知是你不舍,我不放的情愛。」
城廓特色
台北城實際參與建築者知府陳星聚與台灣兵備道劉璈皆頗信風水,所以立城處所及其方位乃按地輿傳統。東北西南稍傾斜的台北城,不僅北依大屯山與七星山峰,其城內中心軸線且與北極星象相連接。
對中國風水獨有見解的德國學者Alfred Schinz對此解讀為:「台北城基本上以大屯山為背,淡水河為水的風水觀而設計的;因為城廓東北有高山主凶,整座城廓乃向東旋十三度,用以避凶。東、西兩牆延伸線相交於七星山,而城府的中軸,仍不偏不倚的對準玉皇大帝、北極星君。」
除了講究風水,建城處所也相當巧妙的立在三邑人與同安人之間。這種考量除了可供聯絡兩地之外亦顧及到向兩方鄉紳籌募建城款項。也因為這種不偏倚的建城地點,讓包含兩地的當時望族,包含板橋林維源、士林潘成清、大龍峒王廷理、大稻埕陳霞林及王玉華、葉逢春、李清琳、陳鴻儀、潘慶清、王天賜、廖春魁、白其祥、林夢岩、陳受益等等皆輸銀相助。雖然中間有所募款上的插曲,終究還是順利募得了建城所需的30萬銀兩。
規模大小及特色
台北城模型該城是中國台灣史上唯一全部用優良石條所建的石城,也是唯一的長方形城池,更是清代最後一座風水石城。
其他特色如下:
城高:約5m。
城寬:約4m。
南北:約1.3Km。
東西:約1Km。
面積:約1.4K㎡
主要建材:
城牆石材主要來自內湖金面山,打石工作則由該山南側山腰處的「北勢湖清代打石場」負責。而石材材質則為火成岩的安山岩(少量為唭哩岸石)。
因為城池所在地層較軟,地基亦用一尺長及三尺長的石材墊實。算下來,台北城共約使用三十餘萬根石材左右。
城門磚瓦:內湖(大直)的北勢湖與枋寮(今 中和)庄磚窯場
石灰:大稻埕河溝頭石灰窯,另外使用糯米與糖混合成的黏著物當作石材接著劑。
城門
舊西門位址的城門出口約在台北捷運西門站六號出口,畫箭頭的地方一帶。而城門入口處約在“寶成門舊址”石碑,也就是於箭頭東方約80米處,即北向公車專用道所在位置一帶。城門共五,分別為北門“承恩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
相傳台北城落成初期,只有四座沒有城樓建築的拱形“門洞”,后經士紳輸銀捐助,才得以興建各城樓。這裡面,以居住西門外,艋舺地區的三邑人捐款興建的西門最為華麗。至於小南門,則是後來因應新起枋橋(今板橋市)聚落所設。(林衡道,鯤島探源)
北門為主城門。至於正式名稱為「承恩門」,乃因為遙望滿清北京朝廷,承受皇恩的意思。該城門建築模樣是台灣城郭少見的碉堡型建法且具城碟與槍孔。城門前本有引自河溝口的護城河,建城過程建材經由淡水河再接護城河到達施工處所。
承恩門雖在日據時期被拆除外廓、接官亭等建物,但仍是台北城門現存最完整,也是現在台灣當局的“國家”一級古迹。為了這古迹,台北市政府還在1990年代特地拆了一小段通往延平南路但交通量偏低,足以破壞北門的高架橋。另外日據時期當成“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玄關腳踏石的原“巖疆鎖鑰”石碑已在1998年放回北門城畔(之前曾放置於台北新公園)。
西門亦稱寶成門,為台北城五個城門裡面最華麗的城門。取此名,應是該城門所在附近的艋舺三邑人,想用雕樑畫棟的『寶物成就』維持艋舺的流通興旺。1900年市街改正的拆牆過程,台灣總督府相中西門附近廣大土地計劃作為日人活動場所,以致不顧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長山中樵建議,堅持拆除。也是因為拆除此門后的民意反彈,致使台灣總督府拆除其他四座城門的計劃叫停。因此西門成為台北城五個城門裡面,唯一被拆除殆盡的。為紀念此門,設有“寶成門舊址”石碑一座於西門圓環處。
另外,五城門中的大南門是台北城門最大的城門。與大南門同樣位於城池南側的小南門是通往艋舺與板橋的開放式(打開可環看四周)城門。而五門當中居城池東邊的景福門,則為應付戰鬥的封鎖式結構。以上這三座城門本都為閩式建築的城樓,均在1966年,被“國民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改建成風貌完全不同的北方式建築。
建城120周年
1993年,意外挖出的舊石材
台北城古今對照略圖
1993年,台北捷運施工時,意外的在忠孝西路地下,發現一千多根1M*1M*3M的台北城基石遺跡。石材遺跡挖掘出來之後,台北市政府特別在捷運所在地下街興建面積約百坪的台北府城古迹特區,並使用此石材於中山區遼寧公園建成石牆供參觀旅客緬懷。另外在2004年,台北市還更以建城120周年為主題,興起一陣探索古城的熱潮。
大略來說,以台北四面古城牆路線興建的日據時期四條三線路,是最容易探索台北城的最佳指標。中山南路(東城牆)、愛國西路(南城牆)、中華路(西城牆)、忠孝西路(北城牆)所圍繞成的長方形,即為台北城的舊址。而這區域現今仍為繁華的政經要地,城內包含了眾多日本統治時期的建築,如台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台灣地區司法機構、台灣銀行“總行”、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國立”台灣博物館、土地銀行、台北郵局、中山堂等等。城外附近亦有中正紀念堂、台灣地區行政機構、台灣地區監察機構、台灣地區立法機構、台灣煙酒公賣局等重要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