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

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

《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英文名:The Fighting Temeraire)是英國畫家約瑟夫·瑪羅德·威廉·透納於1839年創作的一幅帆布油畫,現藏於英國國家美術館

《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描繪了無畏號從希爾內斯被拖曳至海斯解體的場景,表現了約瑟夫·瑪羅德·威廉·透納對無畏號英雄歷史的肯定和紀念以及作者的愛國之情。

畫家簡介


畫家約瑟夫·瑪羅德·威廉·透納的肖像
畫家約瑟夫·瑪羅德·威廉·透納的肖像
約瑟夫·瑪羅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年—1851年),生於倫敦科文特花園附近,英國藝術家,19世紀上半葉英國學院派畫家的代表。他1789年進入皇家學院,1790年,他的水彩畫作品在學院的夏季畫展展出,1796年,他的油畫作品《海上漁夫》被展出,1840年,他遇到了評論家約翰·羅斯金,他成為了透納作品的捍衛者。透納對絢麗的色彩感興趣,因為它是他的風景和海景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作品包括水彩畫、油畫和版畫。雖然他一直忠於風景的體裁,但隨著他事業的發展,他對物體和景觀的細節關注越來越少,更多地關注對光線和色彩的影響,他對自然和大氣元素越來越著迷。透納對光和自然的基本力量的抽象描繪為印象主義和後印象主義奠定了基礎。

畫作內容


圖中這艘船的三根較低的桅杆完好無損,船帆捲起,船上仍有部分裝置。作者還用白色和金色取代了原有作品中的黑色和黃色油漆,使船在泰晤士河玻璃表面滑行時有了幽靈般的存在。當無畏號向上游移動時,它經過一艘小河船,船帆無精打采地掛著,方格帆正駛過。該圖中的無畏號已不再懸掛聯邦國旗,因為它已不再是海軍的財產,拖船的白色商業旗幟從高高的桅杆上飄揚,這增加了畫作的哀傷色彩。雖然無畏號被兩艘拖船拖走,但透納只描述了一艘拖船,第二艘拖船在遠處就能看到,他還故意改變拖船的結構,把它的黑色漏斗放在桅杆的前面,讓一股濃煙向後吹過。
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
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

創作背景


裝備著98門船炮的無畏號(Temeraire)在1805年的特拉法爾加海戰(the Battle of Trafalgar)中為尼爾森的勝利立下了功勞,之後該戰船被譽名為“戰艦無畏號”(The Fighting Temeraire)。該戰艦服役至1838年,退役后,從希爾內斯(Sheerness)被拖曳至海斯(Rotherhithe)解體。透納不太可能看到被拖走的船無畏號,當時他或許還沒在英國,但他在經過希爾內斯時可能見到過這艘船。他用當時的相關報道創造性地再現了這一場景,該圖國旗的缺失是透納從托馬斯·坎貝爾的詩中改編而來的。有關這艘船命運的消息激起了他的愛國熱情。透納曾在一幅1806年的畫作中看到了特拉法加戰役中的這艘船,並肯定它的行動,確認這場戰役能夠在藝術中被紀念,所以他創作該圖不止因為無畏號是海軍部因拆船而出售的最大的船,是被抬到泰晤士河上游高處的最大的船,還因為透納知道它在特拉法加戰役中的功勞。

藝術鑒賞


構圖

畫作右面三分之一的落日是這幅畫哀傷基調的基礎,無畏號桅杆的修正提高了畫作場景的戲劇性。烏雲中熾熱的銅色與拖船熾熱的煙霧相呼應,太陽的白色圓盤也被右下角的暗浮標抵消,這種創作產生了使人們身臨其境的效果。當太陽下山時,一個蒼白的新月從左上角升起,凸顯了過渡的觀念。在太陽下,一片蒼白的桅杆隱退到遠處。
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 3張
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

色彩

該圖不僅比較了傳統海船與現代化蒸汽船之間的不同價值,特納還選擇了“黃昏”這一具有鮮明象徵意義的時刻,暗示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化時代的大過渡;選擇“新月”作為新紀元的象徵;選擇藍、粉、紅、黃等明亮的色彩,意在兩艘船與下沉的夕陽之間製造出一條自然的分界,隱喻著新舊交替時代的轉變。

作品爭議


該圖所描繪的場景中具有一些錯誤,圖中顯示無畏號是下午到達羅瑟希特的,太陽落在了錯誤的方向,並且這艘駛上泰晤士河的船向西駛去,是不可能在東邊有夕陽的,所以圖中透納對太陽的定位也在泰晤士報中引起了爭論。

歷史傳承


1856年,該圖被購入英國國家美術館,收藏號:NG524,現藏於英國國家美術館。

重要展覽


1839年,該圖首次在皇家學院展出,評審團把它挑出來供人稱讚,許多人注意到的是它的詩意和愛國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