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效應

心理學效應之一

心理學認為,之所以會出現“標籤效應”,主要是因為“標籤”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無論是“好”是“壞”,它對一個人的“個性意識的自我認同”都有強烈的影響作用。給一個人“貼標籤”的結果,往往是使其向“標籤”所喻示的方向發展。

效應內容


定義: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後面引起的,故稱為“標籤效應”。

典型案例


心理學家克勞特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要求一群參加實驗者對慈善事業做出捐獻,然後根據他們是否有捐獻,分別說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相對應地,還有一些參加實驗者則沒有被下這樣的結論。過了一段時間后,當再次要求這些人做捐獻時,發現那些第一次捐了錢並被說成是“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被下過結論的人捐錢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說成是“不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被下過結論的人捐獻得要少。
標籤效應
標籤效應
一個人被別人下某種結論,就像商品被貼上了某種標籤。上面這個實驗說明,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自己就會做出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后而引起的,所以稱之為“標籤效應”。由此推之,當一個孩子老被家長說成笨孩子,他肯定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對自己失去信心;當一位員工被老闆認為是某些方面能力不行,他也肯定會對自己這方面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對自己失去信心,即使他有這方面的能力也不會再表現出來了,員工會認為“老闆已經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行,自己還表現什麼呀”。
員工畢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管理者並不會像父母那樣表現出太多的言語不滿。但事實上,對一個人的態度並不一定完全通過言語表現出來,當你對一個人的態度很消極時,即使你不說一句話,對這個人的態度也在你的行為中表露無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體現出那種不認可,而這些非言語的信號就足以給員工貼上標籤了。
有些管理者會說:“員工又不是孩子,又不傻,罵他笨他真的就以為自己笨,我罵他沒前途他真的就覺得自己沒前途。我這樣罵他,只是‘激將法’,是想他變得好一點而已。”這樣的觀點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就有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現,在“標籤效應”中,如果貼的標籤不是正面的、積極的,那麼被貼標籤的人也可能由於覺得不公平而產生與所貼標籤內容方向相反的行動,也就是說這種“激將法”有時是可行的。但是,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如果想貼負面的、消極的標籤而產生正面的效應,需要兩個條件:第一,被貼標籤者能夠理解所貼標籤是不是客觀、公正的;第二,被貼標籤者的獨立性要比較強。
如果你是位領導者,是否能夠反思一下自己對下屬的態度呢?那些下屬被你貼上了壞的標籤,他們的行為在你眼中真的像你預計的那樣嗎?為了更好的避免這種錯誤行為或觀念所產生的不良後果,建議在工作中我們要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員工完成目標任務的程度上,而不是把眼光停留在員工身上的缺點,因為每個人都會有缺點,這是一個不可能或很難改變的事實,你要做的就是在工作中做到讓他們揚長避短。

突破自我


二戰期間,美國心理學家在招募的一批行為不良、紀律散漫、不聽指揮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試驗:讓他們每人每月向家人寫一封說自己在前線如何遵守紀律、聽從指揮、奮勇殺敵、立功受獎等內容的信。
結果,半年後這些士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真的像信上所說的那樣去努力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標籤效應”。
學習中大多數學生都曾遇到過失敗和挫折,這些經歷對個人的自信心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幾次失敗后,有的同學就給自己貼上了消極的標籤,認為自己就是這個樣子。如果以後再遇到挫折,他們就會認為失敗是理所當然的;即使遇到了成功,他們也很難藉此機會來提高自信心。
如何利用“標籤效應”來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呢?一個有效的方法是,實施積極的自我暗示訓練。實施積極的自我暗示,除了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可分解的學習目標和可操作的學習計劃外,以下環節不可忽視:
標籤效應
標籤效應
按階段設置暗示語
在實施自我暗示前,必須根據自己的情況設置積極的暗示語言。這些暗示語言不外乎是一些給自己打氣的話,如“我一定行!”、“我能做得更好!”等,但要注意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如果有幾門學科比較薄弱,就要按照先易后難來。語文和數學相比,如果數學更難攻克,你可以先從語文下手,暗示自己“我一定能提高作文水平”等;如果你剛學習進行自我暗示訓練,可以給自己的目標定低些,如“我很高興,我今天能記住8個英語單詞”。以後逐漸提高,自信心也會水漲船高。經過一段時間的暗示訓練,當你發現自信心有所提高,每天很充實、快樂時,你就該考慮重新設置自我暗示語了。這個階段的暗示語不必那麼具體,但一定要根據你現階段的狀況提出較高要求。暗示語設置好之後,要熟練地背下來,牢記於心。
實施積極的自我暗示
當暗示語設置好之後,就要著手準備實施。早上起床,你精神飽滿地站在鏡子前,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感受一下自己的狀態。如果感覺自己不是很清醒,可以先暗示自己“我感覺很精神,很飽滿,狀態很好!”而後,看著鏡子中的自己一會,想象那種振奮的感覺由內而外散發出來,自己都感覺到那擴散出的氣息了。
下一步,伴隨一些體態語(可以握緊拳頭,揮舞兩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大聲說出事先想好的鼓勵自己的話語,聲音一次比一次高。每說一次,你會感覺底氣更足一些,感覺內心的自信和力量更充滿一些。這樣說幾遍后,你會感覺心裡很暢快,很輕鬆,很有勁頭。每天可以連續說3—5次。
剛開始訓練時,需要你的意志進行控制。一旦養成行為習慣,每天早起你就會自然而然地這樣去做。你每天的信心也會自然而然保持得很充足,逐漸地你會成為一個自信、向上的人。
把暗示融入學習生活中
早上鏡子前的自我暗示只是一個開始,如果不把積極的自我暗示與日常的學習、生活相結合,可能只是鏡中月、水中花。因此,非常重要的是,要學會放大自己對成功的感受,讓積極自我暗示落到實處。
有些同學自我評價方式不當,習慣於靠下次考試來證明自己這一段時間努力學習的效果。如果考得好,就認為自己這段時間努力了,成功了;如果考得不如意,就會全盤否定自己近期的付出。
上述做法其實不可取。學習是一個過程,任何結果不過是過程中的一點。因為一點,而否定了大部分,是一種狹隘的評價方式。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從平時學習中積累那種成功、自信的感覺,就會使自己保持一種渴望、充實的心情,而不至於感覺學習那麼枯燥無味和難以忍受。

操作實務


教育是一種人與人互動的社會活動,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存在多種社會心理學現象,如果這些現象得到有效利
標籤效應
標籤效應
用,對教育活動的展開將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反之則會阻礙教育活動的展開,甚至導致教育的失敗。本文就心理學中的“標籤效應”談談其對教育的啟示。心理學中,把這種給某人貼上某種“標籤”,從而容易導致此人產生與標籤相一致的行為的現象,稱為“標籤效應”。比如說,有的教師對學生期望值太高,而孩子卻反應遲鈍,思維能力較差,學習成績總是不盡人意,為此常受到老師的斥責,父母也稱自己的孩子是“大笨蛋”、“不是讀書的料”,時間長了,孩子便會產生自己確實不行的感受,自信心也就越來越差,學習成績越來越糟,最後,任意放縱,破罐子破摔。原來“標籤效應”就是一種期待效應和暗示效應,明確了其內涵,我們就可以談談其對教育的啟示。
一、在學校教育中提倡以正面教育為主。
針對心理學中的這種“標籤效應”,無論是父母還是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千萬不要對一時有缺點和不良行為的孩子進行經常性的貶低和訓斥,從而不自覺地給孩子貼上一枚“黑標籤”,以至於誤導孩子向不良方向發展,最終使“黑標籤”變成了誰也不願意接受的事實。相反,做教師的要儘可能的去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大張旗鼓的表揚,也就是有意識的給孩子貼上一枚“紅標籤”,這也是教育界常說的一句話:“對於孩子要多表揚,少批評,表揚要在課堂上,批評要在辦公室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常常認識到自己身上的優點,長處,意識到自己按好的“標籤”去要求自己,約束自己。久而久之,這枚“紅標籤”便起到了使孩子強化了好行為,淡化了壞行為的作用,“壞孩子”和“落後分子”也就成了“好孩子”和“積極分子”了。
二、統一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
不僅在學校教育中會出現“標籤效應”,在家庭教育中同樣也會出現此效應,而且情況更為嚴重。在家庭中由於家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對於孩子的教育常常出現過急的現象,孩子出現了一點小問題,就被放大,從而給孩子貼上了“黑標籤”。而在學校的教育中,教師相對於家長有更多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更能給孩子以正面的教育。可是一面是反面的教育,一面是正面的教育,這使孩子處於了矛盾的境地,他們也搞不清自己到底是怎麼的人。這不僅不利於孩子向正面的發展,更可能讓孩子失去自我統一性,從而貼上更“黑”的標籤。因此,要想利用“標籤效應”就必須統一學校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讓孩子在不同的場合都能獲得相同的“紅標籤”。此外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統一,可能是孩子的“紅標籤”得到強化,收到好的效果。
三、社會教育應該提供一個正確輿論導向。
社會教育是教育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順利展開有賴於社會教育的支持。同樣我們在教育要想有效的利用“標籤效應”就必須依賴社會教育。試想如果社會中瀰漫著一種歧視問題兒童的氣息,即使我們給某個暫時有些小問題的孩子貼上了“紅標籤”,面對社會環境的壓力,我們的“紅標籤”很快就會失去其作用,甚至被替換成一個“黑標籤”。因此社會教育應該提供一個正確的輿論導向,讓人們可以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任何一種教育的成功,都有懶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如果想利用“標籤效應”對教育產生促進的作用,同樣也離不開這三個方面。

相關實驗


羅森漢恩實驗和“標籤效應”
標籤效應
標籤效應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的教授羅森漢恩博士於1972年進行了著名的羅森漢恩實驗(後來也被稱為“假病人實驗”)。羅森漢恩博士招募了8個人(三女五男)扮演假病人,他們分別是一位二十多歲的研究生,三位心理學家,一位兒科醫生,一位精神病學家,一位畫家,一位家庭主婦。所有的假病人都告訴精神病醫院的醫生,他們幻聽嚴重。但是除了這個癥狀以外,他們所有的言行完全正常,並且給問診者的信息都是真實的(除了自己的姓名和職業外)。結果,他們8人中有7人被診斷為狂躁抑鬱症。被關入精神病醫院后,這8個假病人的所有行為都表現正常,不再幻聽,也沒有任何其他精神病理學上的癥狀,但是卻沒有一個假病人被任何一個醫護人員識破。當假病人要求出院時,由於他們已經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籤,醫護人員都認為這些病人“妄想症”加劇。精神病院的醫務人員甚至發明了一些精神病學上的新術語來描述這些假病人的嚴重“病情”:假病人與人聊天被視為“交談行為”,他們甚至認為假病人做筆記都是一種精神病病情的新發展,以至於“做筆記”被護士當作病人的病狀以“書寫行為”記錄在他們的病歷中。
羅森漢恩的研究有力地揭示了診斷標籤的危險性——標籤效應:一旦醫護人員認定某一個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就會把他的一切行為和舉止視為反常。其實,有時,“病人”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倒是“醫生”的眼力和判斷力。這個心理學實驗在教育學上的意義是:當一個孩子被貼上了“壞孩子”“差生”“笨蛋”等符合某個心理條件的標籤時,那個標籤將掩蓋他的所有其他品質,甚至優點。無論那個孩子做什麼,老師和家長都認為那個孩子“差”“壞”“苯”。人們歧視性的眼光和態度會迫使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向著人們的偏見——標籤所指的方向發生偏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對孩子的“標籤”態度不及時轉變,最壞的結果就會發生:我們對孩子的負面看法(或者說,負面期望)可以變成孩子的自我確定,導致一個當初也許並不壞、並不差的孩子真的會成為一個“差生”或“壞”孩子。

效應預防


標籤效應
標籤效應
高血壓患者要防“標籤效應”
有學者對高血壓患者和健康人進行了對照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不如健康人。所謂生活質量是指平常的不適感、情緒、思維、生活滿意度、工作狀況、社會支持等,特別是在睡眠和記憶力方面明顯不如健康人。
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高血壓患者本身疾病造成;另―方面,“標籤效應”起了很大作用。人們發現,高血壓這一慢性疾病,沒有診斷出時,癥狀並不明顯,患者也不感覺很不適。然而,一旦確診並告之,患者便被貼上“高血壓病人”的標籤,立即緊張起來,出現頭痛、頭漲,甚至手腳麻木、睡眠不良、食慾下降等種種不適。如遇到點挫折或煩心事,癥狀更突出了,並會形成惡性循環———這就是“標籤效應”的結果。
預防和減少“標籤效應”的關鍵是全面正確地認識高血壓。高血壓並不可怕,初期被診斷為高血壓,完全可以通過“非藥物療法”得到控制,如低鹽飲食、運動、減肥,良好睡眠、控制脂類食物等。心理上要適應和接納高血壓這一事實,貼上“標籤”后也不要驚慌失措。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完全可以戰勝它。在心理上把“標籤效應”減到最低程度,你將會獲得極大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