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侯鍾

應侯鍾

應侯鍾,青銅樂器,於陝西藍田出土。

簡介


西周著名青銅樂器。1974年3月陝西藍田出土。鐘有甬、干、旋、枚,是西周中期發展起來的甬鐘的形式。鍾通高26厘米。在兩銑及鉦間有銘文,已開晚期鍾銘的格式。據銘文可知鍾為恭王時期的器物。由於甬鍾出土不多,且大多沒有銘文,所以此鍾對研究西周金文及鐘的發展有重要價值。

《應侯鍾》發現


日本美術家兼文物收藏家中村不折(1968—1943)收藏的《應侯鍾》和1974年陝西藍田考古發現的《應侯鍾》雙鍾連銘,兩銘連讀,得見“見工”乃應侯之名,是初封應國武王之子應叔的曾孫。銘文中有“雁侯見工遺王於周。”“朕皇祖雁侯。”“子子孫孫永寶用”等語。此鍾為周昭王時所鑄,按照何光岳先生的考證,是周昭王準備移封應侯見工之時,舉行了隆重的移封典禮,並在鎬京附近鑄鐘紀念。《應侯鍾》銘文多“雁”字,《路史·國名記·戊》釋:“雁,今作應。”從中國古文字“六書”的造字方法來說,依清代學者王國維的解釋,“雁”與“膺”、“應”是互通而同意的,都從鳥從月(肉)。從古音韻方面講,它們是同音同聲,是符合同音同韻相轉的音變規律的。從古文字考古學的角度看,郭沫若同志經考證甲骨文及1958年出土的《應監?》之銘文“雁監作寶尊彝”也認為:“雁即應國之應”。“應國之器已見著錄者”,如《應公鼎》、《應公彝》等,其字皆作應,是知周初第一代應侯之後,應君有稱應公的。“膺”字在其後的演變中,又把下面的“肉”換為“鳥”字,衍生出“鷹”字來。這一字體的演變,在其後的考古發現中,又多次得到佐證。1986年,在平頂山市新華區薛庄鄉北滍村西滍陽嶺上,發現了以兩周時期應國和楚國貴族墓地為主兼有兩漢時期的墓地,經過連續十年的發掘,出土了上萬件文物,其中大多數是周代青銅器。該墓地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特別是在墓冢內出土了大量有關應國貴族婚嫁、封賞、往來、葬禮等器物以及上面的銘文,其中有“應伯壺”、“應伯盤”、“應公鼎”、“應事爵”、“應事鼎”、“應事簋”、“應事觶”,以及有關古鄧國國君的銘文銅器,為研究古應國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