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坡鎮

烏坡鎮

烏坡鎮位於屯昌縣南部,屬於低山丘陵地帶,東與瓊海市石壁鎮接壤,西靠楓木鎮,南與瓊中縣中平鎮相接,北與南呂鎮毗鄰,距屯昌縣城24公里,屬熱帶季風氣候。鎮域面積約77.9平方公里,管轄12個行政村和72個自然村,總人口約2.1萬人。該鎮自然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善。據統計,2015年實現全鎮生產總值5.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80元。

基本介紹


烏徠坡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屯昌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

行政單位全稱


海南省屯昌縣烏坡鎮

基本概況


烏坡鎮處於東經110°04′,北緯19°81′—19°19′,屬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乾濕季分明,年均降水量為2112毫米。土地總面積7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5083畝。直轄11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21073人,其中墟鎮人口3444人。盛產檳榔、橡膠、花生、豆角,素有“檳榔之鄉”、“花生之鄉”和“南葯之鄉”的美稱。建有烏坡中學(初級中學)和烏坡中心小學(完全小學),兩所學校相近,目前,烏坡中學和烏坡中心小學正準備合併校區,建設九年一貫制學校。

歷史沿革


據《烏坡鎮志》記載:明朝中期至清朝末期(1480年至1911年),烏坡地區曾名為呂一圖,隸屬定安縣南鄉南黎都;民國十年(1921年)撤消呂一圖,成立團董會,隸屬定安縣第九轄區;民國廿四年(1935年)取消團董會,成立鄉,下設保甲;民國三十年(1941年),日本軍隊佔領烏坡地區,設立日偽維持會,於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日本占侵者投降,日偽維持會垮台;民國十七年至三十四年,設烏坡鄉;民國三十六年,國民黨政府設立烏坡鄉民主政府,沒有固定駐地,流動在坡心、鴨塘一帶村莊辦公(1948年3月,中共海南區黨委決定成立瓊中縣,烏坡地區劃歸瓊中縣所轄)。

地區行政區劃


1949年2月,中共海南區黨決定建立定西特別區,烏坡地區劃屬定西特別區管轄;1950年5月,海南島解放,定西特別區併入新民縣(今屯昌縣),烏坡地區為新民縣第二區所轄,下設新民、新建、新坡三個鄉;1952年調整轄區,烏坡地區隸屬屯昌縣第四區轄,下設有南東、青梯、坡心等七個鄉;1957年撤區並鄉,成立烏坡大鄉;1958年9月,烏坡、南呂和楓木合併為鋼鐵人民公社,烏坡為鋼鐵公社的一個管區;1959年鋼鐵公社改稱為南呂公社,烏坡稱為南呂公社烏坡區;1961年5月,定昌縣分縣,恢復屯昌縣,建立烏坡人民公社。1983年9月恢復區鄉建置,稱烏坡區。1987年3月,撤區建鄉(鎮),至今稱為烏坡鎮,直轄鴨塘、嶺頭、烏石坡、坡心、美華、南東、青梯、從良、村仔、白毛坡、玖耐11個村委會和烏坡墟社區居委會,共72個自然村,121個經濟社。

地理環境


烏坡鎮地理位置優越,位於瓊海、瓊中和屯昌三縣交界,地屬瓊北平原和中部山區融合的丘陵地帶。同時還位於海南中線高速和萬洋高速的“黃金交叉點”上,烏坡互通距烏坡鎮墟2.5公里,是海南縱貫南北、橫越東西的交通樞紐,是通往紅嶺水庫的必經之地,可便捷地到達瓊中、萬寧、瓊海、儋州、文昌、海口、三亞等地。
烏坡不僅區位優越,而且氣候適宜,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冬暖夏涼、四季溫和濕潤、雨量豐富和日照充足等特點,鎮全年平均氣溫在23.6℃-24.7℃,均日照時數 1990h~2100h,年日照率75%-76%,平均年降水量達2112mm, 年雨日達 160 天~185天,負氧離子含量高達12000個-20000個之多,環境空氣 TSP 質量常年等級為一級。

自然資源


獨特的區位和宜人的氣候,孕育出烏坡豐富的自然資源。鎮域及臨近有奇山異石、山河水泊等自然獨特風景,在烏坡東南邊界群山連綿起伏,有屯昌第二高峰南呂嶺(海拔765米)、官沖嶺(海拔164.87m)、打鼓嶺(海拔380m)、九宛嶺(海拔469m)、興修嶺(海拔 479m),在山嶺環抱中分佈著聞名的滿昌園、南葯和合力等水庫,萬泉河上游兩條支河道(美滿河、青梯河)如兩條玉帶穿過烏坡鎮域,尤其是青梯河,河道曲折蜿蜒,兩側有各種大小石頭散佈於其中,河道兩側原始植被濃密,河水從濃蔭的林中穿過,與清澈蜿蜒的河水交相輝映,動靜相宜,令人流連忘返。
同時烏坡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探明的有鉬礦、溫泉、飲用礦泉水和花崗岩礦等,已開採的有鉬礦、花崗岩和飲用礦泉水。青奧溫泉是全省僅有的未開發溫泉資源,日出水量約為2000立方,溫度為36.5-47度,經海南地礦局勘明,溫泉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鍶、鋰、溴、碘等微量元素,均達到國家醫療礦水濃度標準。
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的南葯種植生產基地-海南藥材場坐落烏坡東南部,該場森林覆蓋率高,生態質量環境良好,是我國最早最大的南葯種植基地。曾引進和種植南藥包括“五香”和“四大南葯”等藥材品種多達 350 余種,其中南葯初代種源200餘種,至今保存著海南最早的人工種植面積最大的沉香林。

經濟情況


烏坡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檳榔、橡膠和用材林是烏坡鎮的三大經濟支柱產業。經濟發展具有很明顯的區域性,東部以鴨塘村委會為中心,重點發展檳榔種植,帶動了嶺頭、烏石坡村委會;南部以坡心村委會為中心,重點發展橡膠種植,帶動了美華村委會;西部以村仔村委會為中心,發展瓜菜種植,有效地帶動了南東、從良村委會;北部以玖耐村委會為中心,重點發展糖蔗種植和芋頭加工業;中部以烏坡墟社區居委會為中心,重點發展檳榔加工業和第三產業。
多年來烏坡人憑藉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已成功地樹立起了一批在屯昌地區具有影響力的農產業加工品牌,如:烏坡檳榔乾果、加朗芋頭梗、烏坡花生種子、烏坡花生餅等,對烏坡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2015年全鎮林業產值3355萬元,增長率10%,人均林業產值增加值142元。橡膠種植面積4.5萬畝,新增面積0.3萬畝,收割面積2.9萬畝,干膠年產量2664噸,單產提升18公斤,單產產量增長率9%。檳榔種植面積1.98萬畝,新增面積0.2萬畝,收穫面積0.85萬畝,年產鮮果2356噸,單產提升75公斤,單產產量增長率4%。2015年烏坡鎮繼續加快檳榔加工園區建設,新引進檳榔加工合作社1家,園區累計檳榔加工企業達7家,實現年加工檳榔青果2000萬斤,園區年產值1.8億元,帶動勞動就業約500人,促進農民增收3000元。
2015年全鎮水稻種植面積1.96萬畝,水稻單產提升23公斤,單產產量增長率7%。全年瓜菜種植面積7800畝,增長率10%,種植品種有:苦瓜、毛節瓜、紅茄、豆角、青椒等,年生產瓜菜2.6萬噸,年產值6500萬元。
據2015年統計數據,烏坡墟有商戶242家,其中餐飲服務類73家,大型超市4家,家電傢具類10家,藥店及嬰幼兒用品8家,農產品加工經營12家;經營服務人員約550人,農產品收購、加工等服務人員2500人,實現商業服務業總產值達3500萬元,人均產值增長率達11%。
亮點農業項目。烏坡鎮是傳統橡膠種植大鎮,目前橡膠價格低迷,為促進農民增收,鎮委鎮政府以循環農業理念加快發展林下經濟,推進生態養殖小區建設。一是加快林下經濟發展。在2014年成功完成羅田村50畝林下竹蓀試點種植的基礎上,2015年採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推廣種植110畝,其中青梯仔村80畝,羅田村30畝。另外還發展了林下種植沙姜益智,食用菌培育等項目,烏石坡村退休軍人張英創業發展林下食用菌培育年產30達萬斤。二是養殖小區建設。投資200萬元建設循環建生態生豬養殖小區,形成立體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打造養殖業和種植業的良性循環農業發展。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2015年4月,經過海南省住建廳專家評審,烏坡在15個申報鄉鎮中脫穎而出,成為海南省2015年重點建設風情小鎮;2015年10月,烏坡南葯養生產業小鎮成為海南省第一批特色產業小鎮;2015年11月,烏坡位列海南省第一批城鎮化試點鄉鎮。
未來5年,烏坡鎮根據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依託南葯、溫泉等資源優勢,按照“一心兩帶三區”的發展規劃布局重點發展南葯休閑養生產業。“一心”指烏坡南葯養生風情小鎮商服中心,“兩帶”指青梯河和美滿河兩條美麗鄉村休閑旅遊帶,“三區”指南葯種植觀光體驗療養區、溫泉康健休閑度假旅遊區和南葯(檳榔)加工園區。
烏坡南葯養生風情小鎮於2015年9月破土動工,另外,依託鄰近烏坡鎮的海南第三大水庫紅嶺水庫建成使用、正在建設中的萬寧至洋浦橫線高速路途經鎮區的重大機遇,烏坡鎮正迎來前所未有加快發展的好機遇。烏坡鎮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凸顯,必將帶動烏坡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展望未來,烏坡鎮將成為屯昌縣東南部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商貿物流中心和具有特色的旅遊風情小鎮,有效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文化教育

烏坡鎮各村委會都建設起了文化室,農村文化網路建設不斷完善,群眾的精神生活品位有所提高;烏坡鎮現有初級中學一所,完全小學10所,村級教學點7個,在校學生2987人,在校教職工178人,其中居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師145人。10所完全小學和初級中學實現了遠程教育, 2005年底,全鎮所有的學校和教學點全面完成了危房改造。

醫療衛生

烏坡鎮區現有衛生院一所和12個村級衛生所。烏坡鎮衛生院現有醫務人員27人,其中醫師6人,護士8人。全院現設1個門診部,6個醫(科)室,配有X光機、心電圖機、B超機等醫療設備;各村衛生所的設置和業務水平都達到了衛生部門的基本要求。2015年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人員18078人,參保率達87%,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734人,參保率達100%。

新農村建設


文明生態村建設。烏坡鎮歷屆領導班子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工作。依照十六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方針,根據省政府和縣委、縣政府要求,按照群眾主動、政府推動、社會聯動的工作原則,掀起文明生態村建設的高潮,以點帶面推動全鎮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工作。目前,全鎮已建成文明生態村坎井新村、滿昌園村、加朗村、從良內村等41個文明生態村。
美麗鄉村建設。
一是以青梯河兩岸景觀整治為契機,打造青梯仔村美麗鄉村。青梯河道景觀整治建設護岸2.2公里;溝道清淤疏浚395米。目前青梯仔美麗鄉村已經完成休閑棧道、索橋、防護欄、環村路、排水溝,遊客到訪中心等設施建設,以及美麗青梯農家樂項目,於2015年4月開張迎賓。
二是以苗族文化為特色打造牙石鋪美麗鄉村。建設苗族風情式住宅樓13幢,塔樓(文化活動室)1幢。目前已經完成工程量的60%,預計2016年8月竣工。
三是以生態循環農業為核心打造從良高田坡村美麗鄉村。以生態循環農業為核心的村容村貌改造、文體配套設施和年出欄2000頭生豬的循環農業示範項目。

行政區劃


烏坡社區、白毛坡村、村仔村、從良村、南東村、青梯村、美華村、坡心村、烏石坡村、鴨塘村、嶺頭村和玖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