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郭樓鎮的結果 展開

郭樓鎮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下轄鎮

郭樓鎮,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地處汶上縣西北部,東平、梁山、汶上交界處,東連郭倉鎮,南接寅寺鎮,西隔古運河與梁山縣韓崗鎮相望,北與東平縣沙河站鎮接壤 ,行政區域面積58.76平方千米 。

明代時期,郭樓鎮境域屬遵議鄉;清代時期,郭樓鎮屬北鄉;1958年3月,撤區並鄉,成立郭樓鄉;1958年11月,郭樓鄉與寅寺鄉合併成立運東公社;1960年1月,運東公社西北部劃歸梁山縣;1961年3月,重新劃歸汶上縣;1962年4月,一分為二,南部為寅寺公社,北部為郭樓公社;1984年4月,改為郭樓區;1985年12月,改為郭樓鄉;1996年8月,改為郭樓鎮 ;截至2018年末,郭樓鎮有戶籍人口50815人 ;截至2020年6月,郭樓鎮下轄41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郭樓村 。

2011年,郭樓鎮財政總收入3974萬元,比上年增長1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496萬元,比上年增長10%,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46萬元,增值稅402萬元,企業所得稅13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8306元,比上年增長20.3%,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3290億元,比上年增長16.7%;各項貸款餘額1.8697億元,比上年增長7% ;2018年,郭樓鎮有工業企業104個,規模以上企業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個。

基本概況


郭樓鎮位於汶上縣西北部,西接水泊梁山,北依東平湖畔,在東平、梁山、汶上三縣兩市交界處,縣距縣城11公里,面積58.31平方公里,人口50815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轄41個行政村,東臨105國道、西通京九鐵路、南連兗梁公路、濟菏高速、濟徐高速(未通車,2012年底通車)、汶東公路穿鎮而過,地理位置優越,全鎮公路村村相通,交通便利。西臨東平湖,北與東平縣毗連,南與寅寺鎮交界,東與郭倉鎮連接,西與梁山縣隔京杭大運河相望。面積58.3平方千米。轄40個行政村【擬將郭樓、古城、營牆、林黃、萬庄、梁庄、蔚村、鄭村、小趙莊、董趙莊、高庄、關庄、侯倉、姜店、小古、大古、陳樓、丁廟、東海寺、范廟20村合併為溫馨家園社區(鎮駐地),西李庄、王壩口、張壩口、林廟、王樓、陽城壩南、陽城壩北7村合併為陽城和諧家園社區,楊集、李村、陳海、毛廟、大李庄鄧庄、孫庄、王府庄7村合併為碧水雲居社區,馬店、郝營、西海子、張辛庄、胡廟、張馬庄、后煙店、后沙、張庄、康村、水口、崔園11村合併為靚景明居社區(暫名)】。地勢東高西低,略呈長方形,屬沖積平原。古迹有春秋時的陽城、古城遺址。
該鎮地勢東高西低,略呈長方形,屬沖積平原,土壤屬中性黃土和少量酸性黑土,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良好,耕地5.2畝,農作物以棉花、小麥、玉米、大豆為主,古迹有春秋時的陽城、古城。主要盛產棉花、魯西黃牛小尾寒羊、蘆花公雞、板材等,其中煤炭、木材資源十分豐富,已形成煤電聯產、板材加工、傢具製造、化工生產、建材銷售等支柱產業,基礎建設突飛猛進,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素質教育連續8年全縣名列前茅,計劃生育工作連續多年全縣位居前列,多次受到省、市、縣表彰,被評為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市“文化先進鄉鎮”、縣“五好先進黨委”、“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鄉鎮”等稱號。群眾文化生活豐富活潑,社會發展氛圍秩序井然,全鎮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傑地靈、政策優惠、環境優越,是投資興業的理想天地。

歷史沿革


鎮以駐地自然村而得名。民國屬四區(林堂)。1953年組織互助組,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成立高級社。1958年春撤區並鄉,成立郭樓鄉。1958年秋郭樓鄉與寅寺鄉合併成立運東公社。1960年運東公社西北部劃歸梁山縣,1961年重新劃歸汶上縣改為寅寺公社。1962年一分為二,南部為寅寺公社,北部為郭樓公社。1984年改為郭樓鄉。1996年改為郭樓鎮,面積50平方千米,人口4.5萬人,轄郭樓、李村、北楊集、陽城壩南、陽城壩北、侯倉、姜店、范廟、小趙莊、鄭家村、東海寺、董趙莊、北高庄、梁龐庄、營牆、西海子、張辛庄、胡廟、馬店、張馬庄、后煙店、陳海、北孫庄、大李庄、毛廟、鄧庄、張壩口、王樓、小西墩、大古墩、丁廟、蔚村、萬庄、林黃、陳樓、古城、郝營、東張庄、崔園、水口、北王府庄、王壩口、林廟、西李庄、康村、后沙河涯、關庄47個行政村。2010年,面積58.3平方千米,人口4.59萬人,轄40個行政村,24個自然村。
明代時期,郭樓鎮境域屬遵議鄉。
清代時期,郭樓鎮屬北鄉。
1958年3月,撤區並鄉,成立郭樓鄉。
1958年11月,郭樓鄉與寅寺鄉合併成立運東公社。
1960年1月,運東公社西北部劃歸梁山縣。
1961年3月,重新劃歸汶上縣。
1962年4月,一分為二,南部為寅寺公社,北部為郭樓公社。
1984年4月,改為郭樓區。
1985年12月,改為郭樓鄉。
1996年8月,改為郭樓鎮 。

代碼分類


370830105:~200121郭樓村~201220后沙河涯村~202220東張庄村~203220康村村~204220古城村~206122營牆村~207122林黃村~208220萬庄村~210122梁龐庄村~211122蔚村村~213220鄭家村村~214220小趙莊村~215220董趙莊村~216122北高庄村~217220關庄村~218220西李庄村~219220王壩口村~220220林廟村~221220張壩口村~222220王樓村~223220陽城壩南村~224220陽城壩北村~225220候倉村~227220姜店村~228220小古墩村~229220大古墩村~230220北楊集村~231220李村村~232220陳海村~233220毛廟村~235220大李庄村~236220北孫庄村~237220北王府庄村~238220水口村~239220崔圓村~241220張馬庄村~242220胡廟村~245220馬店村~246220郝營村~247220辛庄村

行政區劃


郭樓鎮
郭樓鎮
截至2011年末,郭樓鎮下轄40個行政村:郭樓村、李村、北楊集村、陽城壩南村、陽城壩北村、侯倉村、姜店村、小趙莊村、鄭家村村、董趙莊村、北高庄村、梁龐庄村、營牆村、胡廟村、馬店村、張馬庄村、陳海村、北孫庄村、大李庄村、毛廟村、張壩口村、王樓村、小古墩村、大古墩村、蔚村、丁萬村、林黃庄村、古城村、郝營村、東張庄村、崔園村、水口村、北王府庄村、王壩口村、林廟村、西李庄村、康村、后沙河涯村、關庄村、辛庄村 。
截至2020年6月,郭樓鎮下轄41個行政村:郭樓村、后沙河涯村、東張庄村、康村、古城村、營牆村、林黃村、萬庄村、梁龐庄村、蔚村、鄭家村、小趙莊村、董趙莊村、北高庄村、關庄村、西李庄村、王壩口村、林廟村、張壩口村、王樓村、陽城壩南村、陽城壩北村、候倉村、姜店村、小古墩村、大古墩村、北楊集村、李村、陳海村、毛廟村、大李庄村、北孫庄村、北王府庄村、水口村、崔圓村、張馬庄村、胡廟村、馬店村、郝營村、辛庄村 ;鎮人民政府駐郭樓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郭樓鎮地處汶上縣西北部,東平、梁山、汶上交界處,東連郭倉鎮,南接寅寺鎮,西隔古運河與梁山縣韓崗鎮相望,北與東平縣沙河站鎮接壤,距汶上縣城9.4千米 ,行政區域面積58.76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郭樓鎮境內東西長而南北窄,地勢東高西低 。

氣候

郭樓鎮境內屬暖溫帶季風氣候。

自然資源


郭樓鎮境內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和林業資源。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郭樓鎮轄區總人口4.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874人,城鎮化率10%,另有流動人口3840人,總人口中,男性2.4萬人,佔52%;女性2.3萬人,佔48%;14歲以下0.7萬人,佔15.8%;15—64歲3.4萬人,佔71.6%;65歲以上0.6萬人,佔12.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6958人,佔99.9%;有回族1個少民族,共4人,佔0.1‰,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7.4%,人口自然增長率4.6% 。

經濟


綜述

2011年,郭樓鎮財政總收入3974萬元,比上年增長1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496萬元,比上年增長10%,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46萬元,增值稅402萬元,企業所得稅13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8306元,比上年增長20.3%,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3290億元,比上年增長16.7%;各項貸款餘額1.8697億元,比上年增長7% 。
2018年,郭樓鎮有工業企業104個,規模以上企業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個 。

農業

2011年,郭樓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4.8萬畝,人均1.0畝,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3241萬噸,其中小麥1768萬噸,玉米1473萬噸,農業總產值達3.3億元,速生林1.6萬畝,共栽植樹木52.8萬株,畜牧業以飼養生豬、肉牛、雞為主,畜禽存欄達到200萬頭(只) 。
郭樓鎮
郭樓鎮

工業

2011年,郭樓鎮工業以化工、板材、建築建材、傢具、煤炭等五大產業為主,工業總產值達2.3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0%,木材加工企業170家,其中板皮加工企業130餘家,傢具製造企業近4家,年銷售收入達到3000萬元,實現利潤600萬元,安置勞動力2000餘人,境內現有大型企業陽城煤礦及電廠等,年銷售收入達數十億元,煤炭相關產業20多家,化工企業5家,建築建材銷售大戶15家,企業年收入達到2.6億多元,利稅2000萬元 。

商貿

2011年末,郭樓鎮有商業網點340個,職工150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7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300萬元 。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郭樓鎮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820人;小學6所,在校生3569人,專任教師15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 。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郭樓鎮有市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 。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郭樓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中心4個,各類圖書室14個,藏書40000冊 。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郭樓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40個,病床90張,固定資產總產值343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8名,其中執業醫師19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10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8712人次,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06/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

社會保障

2011年,郭樓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66戶,人數1594人,支出12.8萬元,比上年增長8%,月人均80元,比上年增長5%;醫療救助2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率達95%,比上年增長1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7.0萬元,敬老院床位8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79人,慈善分會9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0萬元,使4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6萬人,參保率達89% 。

農村建設

郭樓鎮針對秋季秸稈禁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早行動,採取多種措施,變“堵”為“疏”,力爭打好秸稈禁燒工作攻堅戰。
郭樓鎮
郭樓鎮
提前消化秸稈。該鎮充分利用蒙牛集團在汶上縣建立的養殖基地,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積極與蒙牛集團協商簽訂收購合同8000多畝,不僅保證了蒙牛集團的飼料貯備,又切實增加了種地農民的收入,同時還能為種植冬小麥提前騰出了地塊,真正收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推廣機械化使秸稈還田。該鎮一方面多層次多渠道宣傳秸稈禁燒、秸稈還田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國家對購買大型農機具的補助政策,積極引導和動員廣大農民購買大型農機具,全鎮已購買大型收割機17部,秸稈還田機19部,為全鎮秸稈禁燒、秸稈還田提供了物質保證。
推廣“一池三改”吃掉秸稈。為切實做到秸稈綜合利用,該鎮在國家補助政策的基礎上,又拿出專項資金,積極鼓勵農民進行“一池三改”。2008年上半年,全鎮共建沼氣池309個,不僅為處理秸稈找到了新路子,同時還為農民提供了新能源,有力地促進了全鎮新農村建設。

招商引資

郭樓鎮把招商引資作為富民強鎮的一條捷徑,構築載體,發揮優勢,重點突破,探索出一條靠項目帶動、政策吸引的招商引資新路子。2008年一季度,全鎮共簽訂外資合同項目11個,引進資金8000萬元,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2個。
引建並舉,超前運作,狠抓引資項目建設。該鎮把資金到位和加快項目建設作為招商引資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堅持簽約一個,落實一個,建設一個,見效一個。已引入恆隆酒業、力輝工貿、金鑫礦選鑄造等11個項目,已開工項目3個。
產業發展
郭樓鎮
郭樓鎮
山東省汶上縣郭樓鎮積極抓好“高、精、尖”項目,以大項目建設帶動小項目建設,多渠道增加農民致富點,充分調動農民致富積極性,促進了該鎮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該鎮圍繞煤炭、木材、勞動力等資源優勢,積極開展了“項目建設年”活動,加快“高、精、尖”項目的引進與建設,實施資源招商、強項立鎮的大轉變、大發展。在縣工業園區內,重點引進規模大、實力強、技術含量高的高新項目,努力把縣園區作為發展郭樓的平台,宣傳郭樓的窗口,提高經濟發展實力,力爭儘快進入經濟強鎮方陣。2008年,全鎮共引進外資項目22個,合同利用外資3.8億元,其中引進投資4000萬元以上項目4個,投資額1000萬元至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0個。在“長三角”招商引資活動中引進投資5660萬元的山東汶上重汽專用車製造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正開工建設,天津客商投資4300萬元的建輝建材有限公司也已建成投產,日本客商投資500萬美元,建立了千畝有機蔬菜基地,投資14億元的陽城熱電廠已奠基開工建設。資源優勢正變成經濟優勢,支柱產業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該鎮在郭樓農業園區,建立了近1000畝的以圓蔥為主的有機蔬菜種植基地,大大提高了土地產出效益,形成了輻射帶動周圍各村的新型產業,充分調動了周邊村莊群眾種菜的積極性,擴大了蔬菜種植面積,連同特色農業制種業成為了郭樓鎮農業生產中的支柱產業。建輝建材有限公司建成投產運營后,年內可安排富餘勞動力260人,年可增加農民收入120餘萬元,農民農忙進田,農閑進廠,既可照顧孩子上學,又不耽誤農閑時掙錢。

黨政建設

郭樓鎮
郭樓鎮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轉變幹部作風,深入開展“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郭樓鎮在全鎮各機關部門中全面開展創建“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文明型、廉潔型、和諧型”機關活動(以下簡稱為“六型機關”活動)
通過開展“六型”機關爭創活動,全面落實了機關管理制度,明確了機關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工作目標和工作規程,建成了一支勤於學習、善於創新、行為文明、辦事高效、遵紀守法的機關工作隊伍,實現了機關工作程序化、行為規範化、管理標準化,形成了“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工作運行機制,不斷開創郭樓鎮工作的新局面。各機關部門把“六型機關”工作基本要求和本部門實際相結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發展,在鎮黨委政府的全局工作中找准了機關工作和發展的位置,在實施構築郭樓鎮經濟發展的規劃中找准了機關部門規範化管理和高效工作的切入點,使機關各項工作更好地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文明,貼近和諧,服務發展。

文化


地名由來
郭樓鎮,因鎮政府駐郭樓村后而得名 。

交通


2011年,郭樓鎮境內有濟荷高速公路、濟徐高速公路2條高速公路,其中濟徐高速公路與225省道公路幹線交匯 。
郭樓鎮
郭樓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