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6條詞條名為金銀島的結果 展開
金銀島
中國西沙群島之一
金銀島位於中國西沙群島永樂群島中,在永樂環礁西端,距甘泉島約7海里。經緯度的位置是16°26′47″N 和111°30′25″E。面積約0.36平方公里。該島四周有沙洲和出水礁石。西部有海南漁民挖的水井和種植的紅厚殼樹(海棠樹)。有神廟一座,東西各有石碑一方。
金銀島為中國固有領土,行政上隸屬於海南省三沙市管轄。
收復歷史:1974年1月17日南越西貢政權佔領金銀島和甘泉島(以前佔據珊瑚島),1月19-20日的西沙之戰,鄧小平提出乘勝收復三島而完成收回。
金銀島
金銀島[中國西沙群島之一]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公布名稱為錢財島;
1947年,中華民國政府公布名稱為金銀島;
金銀島
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布名稱為金銀島。
中國漁民向稱尾峙、尾島(海南島漁民稱為“尾島”,因為它不在永樂環礁之內,而是在環礁之外,有如永樂環礁的尾巴)。
金銀島得名有二說,一說是本島曾挖出不少錢幣。另一說是此地因產鮑魚和其他名貴海產品,到此捕撈獲利豐厚,由此引申得名,有些外文圖書成為Money Island。
金銀島實為一小環礁西面礁盤上的一個沙島,在島東南有兩個小沙洲,西南有3個小沙洲。這個小環礁中部有一淺湖,隔淺湖,東北面礁盤上還有四個沙洲。淺湖並不象羚羊礁那樣呈封閉狀態,而是有缺在西南面,缺口可入小舟及帆船。低潮時,礁盤水淺,人們可以行走其間。大潮時沙洲每被淹沒,因而樹木不生,只長耐鹹水草。
島周有沙洲和出水礁石。島的周圍高,中間低,中部原是乾涸之瀉湖。有井數口,水帶泥味,可飲用。島南己疏浚一航道,可通小船。
金銀島
島上樹木茂盛,普遍有草海桐林,斷續有麻楓桐林,成片海岸桐林生長在硬碟磷質石灰土上,北岸有水芫花岩生植被。鳥類繁多,鳥糞資源豐富。
西部有海南漁民挖的水井和種植的紅厚殼樹(海棠樹),有神廟一座,東西各有石碑一方。
樹木只出現在金銀島上,白避霜花與竿海桐叢生,茂密非常,故本島鳥糞豐富。島上人工植的海棠樹已很高大,樹下有水井,井水可供飲用。但味不甘。
金銀島
1974年在本島之西南角出土有三隻相疊在一起的清初青花龍紋瓷盤,在礁盤上發現一批元、明清時代的瓷器。
本島開發歷史很早。在島上發現有元代青釉龍泉窯瓷盤,明代的青花大盤、青白釉盆、青花鳳紋盤等,清代的花碗、青花龍紋罐等文物,島上還有漁民建造的小廟。
金銀島[中國西沙群島之一]
如今的金銀島,滿島皆綠色,無處不花香。課餘時間,戰士們可以下棋、打球,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在區域網上“談兵論戰”。連隊的全面建設也不斷躍上新台階,連續多次被上級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支部、軍事訓練和後勤管理先進單位。
建設金銀島基地
裝修后的法國樓
1974年1月17日南越西貢政權佔領甘泉島和 金銀島(以前佔據珊瑚島), 1月19-20日的西沙之戰,因鄧小平要求乘勝收復三島而被收復。1月19日國防部長葉劍英和總參謀長鄧小平指揮西沙海戰、他們在總參作戰部指揮室坐了一天,19日大勝趕跑了南越軍艦。——鄧小平當時起了特別作用:上海電視台錄製的上海紀實頻道節目《1974西沙之戰(上下集)》(下集)倒數第三分鐘(即第21分鐘半)時任海軍副司令的孔照年講述:當時大家沒去想收回三島問題,是鄧小平首先提出繼續擴大戰果,收復被南越侵略軍非法侵佔的珊瑚、甘泉、金銀島,(19日下午2點發命令而)於20日開戰、一舉收回了西沙永樂三島。(後來世人評論:1974年沒有鄧小平的要求就沒有西沙海戰第二階段即收復失島戰役的發生,1988年沒有陳偉文的不吃虧個性就沒有南沙海戰的發生)。
金銀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