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李波

查爾斯·李波

查爾斯·李波(Charles M. Lieber),1959年4月9日出生於美國費城,物理化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哈佛大學約書亞—貝絲·弗里德曼(Joshua and Beth Friedman)校級教授、化學與化學生物系主任。

1981年查爾斯·李波從富蘭克林馬歇爾學院畢業後進入斯坦福大學;1985年獲得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後進入加州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后工作;1987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先後擔任助教,副教授;1991年被哈佛大學聘為正教授;1999年成為哈佛大學馬克·海曼教授;2002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04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09年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同年擔任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系主任;2017年成為哈佛大學約書亞—貝絲·弗里德曼校級教授,同年當選為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

查爾斯·李波主要研究內容為納米科學和技術,包括從事原子力顯微鏡、隧道掃描電鏡、高溫超導材料、納米電子學、納米材料的研究。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查爾斯·李波
查爾斯·李波
1981年,查爾斯·李波畢業於富蘭克林馬歇爾學院,獲得化學學士學位,並獲得Magna Cum Laude化學榮譽。
1985年,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之後進入加州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后工作,並成為NIH博士后研究會成員。
1987年,結束博士后研究之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先後擔任助教(1987年-1990年),副教授(1990年-1991年) 。
1991年,被聘為哈佛大學正教授(至1999年)。
1999年,成為哈佛大學最高終身馬克·海曼(Mark Hyman)教授(至2017年)。
200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2004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同年被聘為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首屆學術委員會顧問。
2005年,被聘為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顧問。
查爾斯·李波 演講
查爾斯·李波 演講
2009年,“武漢理工大學-哈佛大學納米聯合重點實驗室”成立,查爾斯·李波擔任實驗室主任。同年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
2011年11月,受聘於武漢理工大學戰略科學家。
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同年擔任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系主任。
2014年7月,受聘為南開大學名譽教授。
2017年,成為哈佛大學約書亞—貝絲·弗里德曼(Joshua and Beth Friedman)校級教授。同年10月,當選為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查爾斯·李波的研究領域主要是一維納米材料的合成、性能及應用。他在國際上最早開始納米線的研究,開創性的建立了多種合成及控制一維納米結構的方法。在功能納米材料、納米電子及光電器件、納米生物技術等研究領域都做出了原創性的貢獻,其研究成果引領和推動了納米化學和物理化學領域的發展。
查爾斯·李波的跨學科研究集中在關於生命科學、納電子系統、可再生能源中納米材料的合成、基本物理性能和應用。他開創了多種納米材料的合成和物理性質表徵,發展了納米線的分級組裝方法,並將這些材料在納米電子學、納米計算、生物化學感測器、神經生物學和納光子學等領域作了示範性的應用。他還開發並應用了一種新的化學敏感的顯微鏡,用於在納米和分子尺度探測有機和生物材料。
• 學術論著
截至2015年,查爾斯·李波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了370多篇高水平論文,其中包括33篇Science、20篇Nature和24篇Nature子刊等。論文被他人引用總次數超過82 000次,H因子高達129。他在美國Thomson Reuters發布的2000年—2010年全球頂尖百位化學家中排名第一。
• 學術交流
查爾斯·李波與中國多所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密切的合作與交流關係,並擔任多個科研單位和高校的名譽教授和或學術顧問,如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武漢理工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

人才培養

自1987年到2015年,查爾斯·李波先後培養出60多名中國籍博士和學者,包括45名教授和副教授。他們都活躍在國際化學和納米科技研究的第一線,如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楊培東教授、美國斯坦福大學戴宏傑教授和崔屹教授等。其中有8位科技工作者已經回國並工作在中國科技戰線第一線,如清華大學范守善院士,武漢理工大學麥立強教授等。1990年-1995年,獲得Camille 和 Henry Dreyfus教師學者獎。

榮譽表彰

時間名稱
2017年10月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
2015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9年中國政府友誼獎(表彰他多年來對中國科技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
2004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02年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2001年納米技術費曼(Feynman)獎(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領域最高獎項)
1996年美國科學基金創造獎
1995年美國化學會Leo Hendrik Baekeland獎(材料化學最高獎項)
1994年-1995年哈佛大學George Ledlie獎
1994年英國哥倫比亞大學材料科學3M演講獎
1994年富蘭克林Marshall學院Merck講師獎
1993年材料研究學會傑出青年研究獎
1992年美國化學會純粹化學獎
1992年Dinkewalter獎
1990年威爾遜(Wilson)獎
1990年-1992年斯隆(Alfred P. Sloan)研究員
1988年-1993年David和Lucile Packard研究員
1988年-1993年先進青年研究獎
1987年Dreyfus 基金傑出才能獎
1981年美國化學家協會傑出資格獎
1981年Theodore Saulnier研究獎
1981年卓越化學貢獻Pentathalon 獎章
1981年Phi Beta Kappa 化學獎
參考資料來源: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85年Joseph W. Richards電化學會成員
1996年美國物理學會會員
1997年美國先進科學協會會員
2000年國際聯合純粹應用化學會研究員
2002年復旦大學名譽教授
2004年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首屆學術委員會顧問
2005年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顧問
美國化學會會員
材料研究學會會員
《NanoLetters》共同主編
參考資料來源: 

人物評價


查爾斯·李波對中國和中國科學界一直懷有美好的感情,為培養中國高級科學人才和推動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促進中美科技交流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中國科學院評)
查爾斯·李波是國際公認的納米科技領域的開創者之一。 (《渤海早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