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盤草
錦葵科苘麻屬植物
磨盤草(Abutilonindicum(Linn.)Sweet),又名:金花草、唐擋草。一年生成多年生、直立、分枝,亞灌木狀草本,高0.5~2.5米,全部皆被灰色短柔毛。生於沙地、曠野或路旁。
分佈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福建、台灣等地。常生於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帶,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氣候,生長適溫在25-30℃,有藥用價值。
磨盤草[錦葵目錦葵科植物]
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達4厘米,近頂端具節,被灰色星狀柔毛;花萼盤狀,綠色,直徑6-10毫米,密被灰色柔毛,裂片5,寬卵形,先端短尖;花黃色,直徑2-2.5厘米,花瓣5,長7-8毫米;雄蕊柱被星狀硬毛;心皮15-20,成輪狀,花柱枝5,柱頭頭狀。果為倒圓形似磨盤,直徑約1.5厘米,黑色,分果爿15-20,先端截形,具短芒,被星狀長硬毛;種子腎形,被星狀疏柔毛。花期7-10月。
磨盤草
產台灣、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等省區。分佈於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斯里蘭卡、緬甸、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熱帶地區。
用種子繁殖。造成熟飽滿種子,翌年3月直播,按行株距35cm×30cm開穴,每穴播種子3-4顆,覆土3cm,播后澆水保濕,7-10d即可發芽出苗。
苗高5cm左右時間苗,每穴留壯苗1-2株。
間苗后追1次稀薄氮肥。以後每月中耕除草及追肥1次,施肥後進行培土。雨季注意排水防澇。
藥材
乾燥全草主幹粗約2厘米,有分枝,外皮有網格狀皺紋,淡灰褐色如被粉狀,觸之有柔滑感。葉皺縮,淺灰綠色,背面色淡,少數呈淺黃棕色,被短柔毛,手捻之較柔韌面不易碎,有時葉腋有花或果。氣微。
產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甘,性平,無毒。"
②《本草求原》:"葉:甘澀,微溫。"
功用主治
清熱,利濕,開竅,活血。治泄瀉,淋病,耳鳴耳聾,疝氣,癰腫,蕁麻疹。
①《生草藥性備要》:"散風、排熱。耳鳴、耳聾,煲雞、肉食亦可。"
②《本草求原》:"健脾,止瀉,同米擂煮黃糖食。"
③《嶺南採藥錄》:"能升清降濁,開竅活血,又搗敷搭手、癰瘡。"
④《廣東中藥》Ⅱ:"治小腸疝痛,腎虛餘瀝,小便刺痛或小便渾濁,腮腺炎,骨蒸勞熱。"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2兩;或燉肉。外用:搗敷。
選方
磨盤草
附方
①治赤白痢:磨盆草子實,炒研為末,每次一錢,每日三次,飯前蜜湯送服。
②治癰疽腫毒:磨盤草子實一枚,研末,開水沖服;另取鮮葉與蜜或紅糖搗敷患處。(功用主治以下出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磨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