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州皮影戲
復州皮影戲
據史料記載,皮影戲源於漢,興於唐,盛於宋。從前使用的影人多為紙制,後來改用驢皮,因此稱為驢皮影,亦稱皮影或影戲。復州是在什麼年月有皮影戲活動的?據《東北俗文化史》介紹說:遼寧的皮影戲是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由陝西來東北戍邊的士兵傳來的。由於影班演員少,很容易演出,後來就由軍營傳到了民間,不久又傳到女真族中去。清朝定都瀋陽后,許多王府、將軍府以及都統府都成立家庭影班進行娛樂。上行下效,民間的皮影戲也隨之更加繁榮起來。
復州皮影戲是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由陝西來東北戍邊的士兵傳來的。復州皮影戲真正活躍和盛行的時間是在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1),當時河北一帶“白蓮教”盛行,有皮影藝人也參加“白蓮教”,被清政府誣為“懸燈匪”,並下令禁演皮影戲。河北灤州皮影藝人被迫大量流入東北並進入遼南。復州皮影戲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和發展的,距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
從1932年開始,復州皮影戲被迫停止了演出,抗戰勝利后,復州皮影戲恢復。全國解放后,瓦房店地區的皮影非常活躍,最興盛時,全縣有皮影戲班43個,在群眾中影響較大的皮影藝人有20多位。
皮影,又名“燈影”。遼寧皮影最盛行、最普及的時期是民國年間,全省大部分縣城均有皮影戲。其中岫岩、蓋縣、康平、海城、凌源、朝陽等縣更為普遍。每個影班一般由7-9人組成,他們都是農民出身的半農半藝者。演齣劇目的內容大都是神話及歷史故事,經常上演的有《楊家將》、《大隋唐》、《封神榜》、《群仙陣》等四五十個劇目。經常演出連台本戲,最長能演半個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皮影戲的藝術水平有很大提高,首先是搜集整理舊影卷,剔除封建糟粕,取其民主性精華;其次是將原用油燈照影,改為電燈照影。到80年代,各縣農村仍有皮影戲演出,但演出已漸漸減少。
復州皮影戲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在傳播文化知識,保留、傳承民間有價值的歷史傳說、風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宣傳和教育的作用。從復州皮影戲所反映的內容來看,它涵蓋了社會生活,歌頌了真善美,鞭撻了假惡丑,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復州皮影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