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力代羊

偶蹄目牛科的羊品種

考力代羊主要是用英國長矛型林肯、萊斯特及邊區萊斯特等公羊為父本與美利奴母羊為母本,雜交育成的一個肉毛兼用型半細毛羊品種。

2020年5月29日,考力代羊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

產地


原產於紐西蘭。用美利奴羊與英國幾個長毛型品種雜交育成。

品種適應性


肉質優良。繁殖力中等,體質強健,但適應性較低,要求有較高的飼養管理條件。

育成過程


系1880~1910年間,以英國長毛型林肯羊、萊斯特羊為父本,美利奴羊為母本雜交培育而成。1910年成立品種協會。

體型外貌


頭寬而大,額上覆蓋著羊毛,雌雄均大多無角,個別公羊有小角。被毛白色。頭寬,頸短,肋部開張。頭、耳、四肢帶黑斑,嘴唇及蹄為黑色。頸短而粗,皮膚無皺褶,胸深寬,背腰平直,體軀呈圓桶狀。肌肉豐滿,后軀發育較好,四肢結實。腹毛著生良好。被毛白色,閉合緊密。

綿羊體重


成年公羊體重100-115公斤
成年母羊體重60-65公斤
公羊剪毛量10-12公斤
母羊剪毛量5-6公斤
羊毛長度為12-14厘米,細度為50-56支,勻度良好,強度大,彎曲明顯,油汗適中,凈毛率為60-65%。
產羔率為125%

生產性能


具有早熟、產肉和產毛性能好的特點。體重成年公羊100-105千克,母羊45-65千克;4月齡羔羊可達35-40千克。剪毛量公羊10-12千克,母羊5-6千克,凈毛率60%-65%。產羔率110%-130%。毛長,成年公羊為10.7~13.8厘米,成年母羊為11.4~11.7厘米。羊毛細度,成年公羊為31.52微米,成年母羊為30.22微米。屠宰率成年羊可達52%。細度56支。

利用情況


我國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首次從紐西蘭引入近千隻,分別飼養在江蘇、浙江、山東、河北、甘肅等省。60年代中期及80年代後期又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引入,飼養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安徽、山東、貴州、雲南等省、自治區。除進行純種繁育外,用來改良蒙古羊西藏羊等,使本地羊質量的改善和新品種類群羊的培育均獲得明顯效果。作為父系參與培育了東北半細毛羊、陵川細毛羊、貴州半細毛羊、雲南半細毛羊品種群。作為母系與林肯公羊雜交,後代被毛品質和肉用體型明顯改進。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29日,考力代羊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