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家花園

自然風景區

葉家花園位於原江灣跑馬廳之旁,政民路507號(今上海市第一肺科醫院內)。花園為浙江鎮海巨賈葉澄衷之子葉貽銓(字子衡)建造。清宣統二年(1910年)江灣跑馬廳建成后,葉從所獲利潤中籌款,建造了這座花園,主要供賽馬賭客休息遊樂。花園在民國12年(1923年)春初步建成對外開放,佔地77.636畝。內設:彈子房、瑤宮舞場、電影場、高爾夫球場等遊樂場所。時人稱之為夜花園。

歷史沿革


葉家花園
葉家花園
花園開放后不久,其毗鄰英商祥茂肥皂公司主人以人聲喧囂、煩擾住宅安寧為由,向市政當局提出抗議。因懾於英人淫威,市政當局遂勒令花園停業。
葉子衡早年曾在聖約翰大學求學。他的業師,是當時國立上海醫學院院長顏福慶。民國22年2月他們相見,在互敘別情時,顏向葉談及醫學院亟需籌建一所專門醫治肺結核病人的醫院。葉聞后深為感動,加之其熱心教育,於是慨然將此園捐贈給國立上海醫學院建立第二實習醫院。經過幾個月籌建,醫院於是年6月15日正式成立。為紀念葉的先父,乃取名為“澄衷肺病療養院”,首任院長即為顏氏;葉這一善舉曾獲當時的教育部褒揚。
民國26年8月,抗戰軍興。11月,上海淪陷,園被侵華日軍佔領。侵華日軍將領岡村寧次與土肥原一度僭居於此。民國29年,日軍又將該園交給日本恆產株式會社管理,並對外開放,名為“敷島園”。但由於花園地址偏僻,營業不振,不及一年即行關閉,后即為日本特務機關駐地。
同年9月,偽上海特別市政府向日本特務機關與登部隊司令部提出申請,欲將此園收歸政府,成立本市第一公園,結果遭到日方拒絕。
民國34年8月,抗戰勝利,花園由國立上海醫學院收回。由於受經費及其它條件的限制,原澄衷肺病療養院直至民國36年4月才恢復收治病人。
1949年5月,上海解放,7月中旬,療養院由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1950年4月初劃歸上海市衛生局領導;1959年,療養院改為上海市第一結核病防治院,現為上海市第一肺科醫院。今天,花園仍為醫院的組成部分。

花園設計


葉家花園
葉家花園
園系日本人設計,布局別具一格。“卧龍岡”與“伏虎嶺”橫卧在花園南北兩側,環抱著園中的湖泊池塘,構成一個整體;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山石洞壑,則錯落有致地分佈在這岡阜懷抱之間和綠島土丘之上,形成了一幅園林勝景。
花園大門處是一座跨門樓,裡面可以住人,樓的兩頭分別連接了“卧龍崗”和“伏虎嶺”。房樓下黑色挑花大鐵門華麗氣派,兩邊有廂房,南面一間曾是理髮室
靠近正門南北兩邊的是“集靄渚”與“潛龍池”兩個池塘。潛龍池中有一座小島,矗立一怪石,上面鐫刻著“犀牛觀天”的字樣。
離開池塘,向前十步許,是一座怪石壘成的“小廬山”,聳立在“荷塘仙跡”的荷花叢中。山頂上花木蔥蘢;山腳下水平如鏡。
繞過假山,意境豁然開朗。這是園內最大的島嶼,主樓即建造於此。那晴濤橋、羲象橋、柳浪橋、金鎖橋、玉帶橋、匹練橋、四恭橋等七座小橋,分別沿著“澄路”與“康莊”這兩條小徑,飛架在“葉湖”兩岸。它們有的與葉湖邊上的牡丹亭毗連,與吟月亭山相依,有的與卧龍岡上的小天台相望,與邀月洞相通、湖濱小憩緊挨。山、湖、橋、亭,自然分佈,相映成趣。
登上伏虎嶺四顧,延爽館、武陵源、回波亭、琉璃閣、棲雲洞、百態亭、四恭亭、題襟閣、聽泉亭、吟月亭等羅列園中,盡收眼底。作為花園主樓“延爽館”,是二層樓的西式建築,底層東南、西三面環廊,廊柱為圓形水泥柱。背山面水,登上平台,可以眺望全園勝景。她與獨處於湖邊的水榭——武陵源遙遙相對。
延爽館的東南是全園第二島嶼,名曰:小羅浮。島上林木成片,沿階而下,即見山洞,穿洞而過,兩側有六角琉璃亭一座。緣小羅浮東行,即進入園中第三個島嶼。島上有鞦韆架,四周圍以欄柵,頂上為露天平台,可以緣梯而上,觀賞四周景色。
花園後門,卧龍岡的最高處,有一處人工瀑布,名為“銀河倒瀉”。站在匹練橋上,舉首遙望,銀河倒懸,飛流直下。瀑布瀉入八仙過海的池塘中,八位仙子,假山疊成,駐足水中,栩栩如生。池塘周圍砌上犬牙交錯的太湖石,像龍游熊蹲,形態不一。岡上有一座四角十二柱的水泥亭子,八一三抗戰時,張治中將軍曾在此指揮將士們,英勇抗日。人去亭在,豐碑永駐。
花園呈東西向的橢圓形,由三個島嶼環繞交錯而成。島與島,島與環路,均以亭橋相連,構成全園勝景。園多水杉、桂花、玉蘭、雪松、龍柏、櫻花、紅楓香樟與竹叢等木本花木。山重水複,柳暗花明。花園以湖泊、假山取勝,為當時私人花園之佼佼者。
花園自民國12年建成后,迄今已歷60多個寒暑,其間雖幾經戰亂,但當年那些山、水、亭、台,有的景物依舊,完好保存;有的雖有損壞,但蹤跡清晰可辨;整座花園風姿綽約,秀色依舊,風韻仍不減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