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漈頭村的結果 展開

漈頭村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葛坑鎮下轄村

漈頭村是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葛坑鎮下轄村,位於葛坑鎮東部,與桂陽鄉涌溪、洪田、彭坑村,楊梅鄉安村村毗鄰。全村土地總面積18.5l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58畝,林地24674畝,毛竹林2644畝,果園170畝,油茶500多畝,共2個自然村,設6個村民小組。1999年末全村共有179戶750人,均系漢族,其中男399人,女351人,勞動力383個。

村情


漈頭村地勢高低不平,海拔658米,塊狀聚落,境內氣候變化明顯,年平均氣溫18℃,年降雨量1650毫米左右。主要經過溪流為涌溪,牛坪侖山腳下是涌溪水庫。

歷史沿革


史載,李乾龍於宋紹興八年(1138年)從永泰溪峙遷入繁衍族居之傳33代,至今全系李姓。村內古迹有古倉,位於下尾洋拱橋內,石狀似倉,高丈系,半鑿小洞塞一石,搖之能動不能出,傳為李公、李泗(諱“乾龍”)封存法器處,稱李公倉。十字格是中共閩中特委地下革命鬥爭時期活動區之一,設有秘密交通站,1944年6月成立中共十字格支部,支部書記李嚇鸞於1947年被國民黨政府殺害,1951年被追認為烈士。

經濟


漈頭村有豐富的林業、礦藏等資源,經濟以農業、林業和礦產開採為主,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1999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2252萬元,企業產值10萬元,村財收入1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99元。食用菌、水果、油茶等農業綜合開發得到較快的發展,主要林副產品有茶油紅菇等。漈頭村是葛坑鄉的三大黃金生產基地之一,近幾年來,加大礦藏資源開發力度,把黃金開採作為突破口,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也逐步完善,1995年開通洋山格至漈頭長8公里的公路,新村建設也初具規模,共新建住房20座,郵電通訊實現程式控制化,衛生醫療條件逐步改善。現擁有1個衛星地面接收站,電視普及率100%,有1所完小,並設幼兒班,全面實施了義務教育,農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1996年基本實現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