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澄之

郭澄之

郭澄之,字仲靜,太原陽曲人,東晉著名的文學家,小說家,著有《郭子》一書。

個人簡介


[約公元四o三年前後在世]字仲靜,太原陽曲人。生卒年不詳,約晉安帝元興年間(402— 405年)前後在世。太原陽曲(今太原市北)人。東晉著名的文學家,也是山西歷史上最早的小說家。

個人生平


郭澄之少年時即有才思,機敏過人。後步入仕途,開始為尚書郎,又出任南康相。時值盧循起義,攻陷豫章(今江西南昌)一帶,郭澄之流離奔波,輾轉得以回到都城建康,戰爭平息后,被劉裕任命為相國參軍。義熙十二年(416年),隨從劉裕北伐,參贊幕府。劉裕攻佔長安后,準備繼續西征,僚屬多有不同意見。劉裕詢問郭澄之,他不作正面回答,卻臉朝西背誦建安詩人王粲的詩句: “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長安。”意思是說應當撤離長安,班師南歸。劉裕於是決意率師東還,由此可見其為人的聰敏機警。后官至相國從事中郎,封南豐侯。卒於官。

個人作品


郭澄之擅長於著述,《隋書·經籍志》著錄有文集10卷,己佚。另有志人筆記體小說集《郭子》3卷,記述魏晉間名士們的言談軼事,文筆筒潔生動,不乏精彩片斷。如描述許允新婦的故事云:允的媳婦是名門阮德如的妹妹,容貌奇。婚禮交拜后,許允便搬到書房居住,寄情於詩書,決心永遠不再進入新房。友人桓范勸解他說:“阮家出嫁醜女給您,本當有用意,應該留意觀察她。”許允便到新房見面,新婦就手提著裙子出來接待他。許允對媳婦說: “婦女有德言容工四德,您有兒德?”媳婦回答說: “新婦我所欠缺的只是容貌。士人有百行,您有哪幾種品行?”許允回答說: “我全都俱備。”媳婦說: “您好色,不好德,怎麼能說全都俱備?”許允面有愧色,於是對新婦很是敬重,許允擔任吏部郎,多任用自己的鄉親鄰里。皇帝派遣虎賁武士拘捕許允,新婦急忙走出閨閣告誡許允說:“對英明的君主只能用道理說服,很難用感情求免。”許允到了朝廷,明帝核問他,他據理回答:“不是叫‘薦舉你所熟知的人’嗎?為臣我所熟知的人,請陛下考核檢查,是稱職還是不稱職?如果不稱職,為臣應該承受罪責!”經過考核檢查,許允所任命的鄉親鄰里都是官得其人。於是,很快就釋放了許允。當時許允穿著破舊的衣服,皇帝還命令賞賜給他一套新衣服。許允剛被抓走時,全家人都大聲號哭。許允媳婦自己說: “不必憂愁,他很快就會回來。”於是就做小米粥等待許允.時間不長,許允果然就回來了。這兩段文字,描述了—個德才兼備,應對敏捷、處變不驚,料事如神的新婦形象,筆墨簡潔精鍊而又生動傳神,雖然尚未脫離筆記體記實窠臼,但可以說已深得小說文體之意趣。尤其是作者通過新婦高大形象的描述,有意讚頌了我國占代婦女高尚的品質,獨立的人格和驚人的才華。而對比之下所謂鬚眉丈夫反為之相形見絀。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作品評價


《郭子》一書,唐代猶存,賈全曾為之作注,可惜後來佚失了。魯迅先生《古小說鉤沉》中輯有80餘則佚文,可見《郭子》全書的概貌。可以看出稍晚出的《世說新語》,就有不少的故事取材於《郭子》,文字也間或相同。《郭子》在中國小說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視的。